日前, 同里湿地科普馆 入选全国首批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场馆。 🔻 本次评选活动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共同举办,旨在充分利用各类场馆资源,发挥其在研学实践、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及科普方面的重要作用,为青少年提供课外活动场所,推动他们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经过严格的征集、初审、终审和公示程序,同里湿地科普馆从众多候选场馆中脱颖而出,成为首批入选的场馆之一。 科普馆建筑设计灵感,来自于“盛开的莲花”。建筑俯瞰好似同里湖荡中绽放的睡莲,娴静美好,它以“莲说”的抽象语言表达了科普馆围绕湿地生态而展开的主题内容。 科普馆总面积约4060平方米,建筑层高为地上和地下二层。馆内设“水润同里”常设展览,通过“湿地变迁”、“湿地探秘”和“水乡生活”三条主线。三条主线介绍了同里湿地的诞生、发展及其自然生态和水乡人文等,展现了富有江南特色的水乡湿地文化。 场馆采用多媒体控制技术与艺术场景相结合的方式,打造智能化湿地生境。通过情景还原、沙盘模型、生物标本等多种呈现方式,全方位多角度使用声、光、电,还原一个神秘且美轮美奂的自然世界。游客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沉浸式与 “生物”互动,全方位了解湿地科普知识。 科普馆作为同里国家湿地公园自然教育基础建设的重点项目,为打造一流科普教育基地,打响“同里新生态”品牌具有重要意义。自同里湿地科普馆开馆以来,累计接待游客量近40万人次。 同里国家湿地公园的前身是肖甸湖森林公园,于2020年1月正式挂牌国家级湿地公园,是全国23个重点建设的国家湿地公园之一,也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唯一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公园总面积972.18公顷,湿地面积830.33公顷,湿地覆盖率高达85.41%。北含澄湖、南接白蚬湖、内有季家荡,水网交错,湖泊沼泽星罗棋布,是城市化水平高度发达长三角地区为数不多,保存较为完好的自然湿地系统。 湿地好不好,鸟儿说了算,湿地野生鸟类多样性的观测数据是国际公认的评估湿地生态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据统计,经过科学的生态修复,同里国家湿地公园的鸟类种数明显增加,从2014年91种,至目前累计观测种数245种,其中国家二级以上保护鸟类37种,鸟类种数位居苏州地区同类湿地公园之首。 近几年,公园先后获评为“全国精品自然教育基地”“全国林草科普基地”“江苏省生态文化宣传示范点”“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湿地生物多样性专家工作站”“江苏省生态文明实践基地”“苏州市首届“十佳湿地生态修复案例”“苏州市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苏州市湿地宣教基地”“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首批注册自然学校”等诸多荣誉。 同里湿地的形成,不仅是时间的积淀,同时也是自然与人类共同作用的结果,看了这么多,有没有心动呢?快到同里国家湿地公园科普馆更多精彩与美好等你相遇。 来源:《苏州吴江发布》公众号 2025-05-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