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中,95%的散户最终沦为“韭菜”,而少数赢家却能持续盈利。为什么?核心差异就在于是否拥有成熟的交易系统。
没有系统的交易,就像蒙眼狂奔:偶尔可能撞上好运,但长期注定伤痕累累。今天我们拆解五大经典交易系统的核心逻辑,让你从“凭感觉交易”进阶为“用规则盈利”,开启稳定盈利的蜕变之路!
最早的趋势跟随交易策略形成于20世纪早期,主要利用移动平均线买入、持有、卖出,是高频交易被曝光前最流行和热门的交易系统。
趋势跟随系统盈利的假设是股票或期货市场正在形成一个较强的上升或下降趋势。通常我们认为较强的上升或下降趋势是指价格沿着大于35°角的上升或下降通道运行,并且回撤较小。例如在上升趋势中,调整幅度较小且获利平仓盘不明显。
根据历史数据,市场在30%-35%的时间都处于趋势行情中。在趋势行情中,投资者会在上升趋势中更为贪婪、下降趋势中更为恐惧,投资者的这些极端情感和行为会导致市场价格快速变化。趋势跟随系统就是利用这样的优势,在较短时间年内获得丰厚的利润。
那么趋势跟随系统的劣势是什么呢?作为一个趋势交易者,你需要在趋势性较强的市场或带有一定速度的投机市场中进行交易,震荡行情或是无趋势的市场将会是这些交易者的噩梦。
趋势系统主要有:摆动系统、当日交易系统、动能系统、其他较快节奏的交易系统。
止损往往伴随着各种趋势交易系统,因为趋势交易系统的理念就是不断亏小钱以捕捉几次赢大钱的机会。因为作为趋势交易者,你必须具有承受这些风险的能力,并且有足够多的资金去抵消这些交易损耗。
综上所述,趋势交易吸引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它只能应用于市场出现趋势时。如果交易者尝试将趋势系统应用于快速震荡行情中,那么他们一定会连续亏损直至退出。假设交易者不能认识到市场是否适合趋势交易,那么他们将损失大量的金钱和时间。
适用场景:
反趋势交易系统是与市场的主流趋势、长期趋势相反交易的系统。通常认为,最佳判定主流趋势的方法是利用周K线而不是日K线。反趋势的核心逻辑是“买在无人问津时,卖在人声鼎沸处”,即在市场超买或超卖时反向操作,捕捉短期反转机会。
作为一个反趋势交易者,通常需要再市场中有长期丰富的经验。一般来说,振荡交易者、日内交易者、短线交易者是反趋势交易的主体。反趋势交易成功的关键在于反趋势指标、特殊的K线图以及相当充足的交易经验。反趋势交易者通常在趋势转换前做出预判。
由于反趋势交易者是逆向交易,因此通常伴随更大的交易风险。所以,作为反趋势交易者,必须具备更好的止损素质或止损策略,这是因为主流趋势往往是势不可挡的,而反趋势的交易机会瞬间即逝并且带有更为严重的投机倾向,很有可能存在连续做错方向的情况。
适用人群:
突破交易系统适用于市场在建立调整平台之后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价格突然向上(或者向下,但是向上突破的交易系统使用更为广泛)运行的情况。
在投机氛围并不浓厚的情况下,市场基于本身的内在价值往往会构筑一个平台或者说箱体。之后,交易者尤其是大户根据基本面的突变会抢入很多筹码,这就使得价格突变上升并且加速上扬。
与趋势交易系统相比,突破交易系统的优势在于突破交易系统可以应用于无趋势或者剧烈震荡的市场中。作为突破交易系统的应用者,理解跳空缺口并且知道它的影响显得尤为关键。跳空缺口往往是突破交易系统巨额利润的开始。
但突破交易系统的缺陷在于,它在具有强烈趋势的市场中表现的并不尽如人意。因为在强烈的趋势市场中,并不存在很明显的箱体形态。
根据无趋势市场或者箱体市场的特性,一般我们把止损点设置在箱体的上方(如果向上突破的话)。与趋势跟随系统相比而言,这样的设置有较好的支撑位。趋势跟随系统很可能存在连续错误的情况,而突破系统较少存在这样的情况。
据统计,趋势跟随系统在40%-50%的实践中都是有效的。
适用场景:
价格区间交易系统是20世纪后半叶发展起来的,当时市场在一个大的区间内上下波动。
适用于价格区间系统的市场通常发生在经济停滞的时间段中。从历史情况来看,一般市场出现崩盘后会进入到一个价格区间中,此时市场处于经济转型期。
价格区间市场有别于无趋势市场,处于该状态的市场振荡幅度较大并且有明显的最低和最高值。因此既不适用趋势跟随更不适用于突破系统,通常认为最小波动区间至有10%才能称为价格区间市场。
价格区间系统是利用在价格区间内波段循环的特点:持有头寸直到最高价被触发,然后卖空头寸等待股票价格下跌。价格区间系统交易者在价格上升时买入,在价格下跌时卖出。在市场处于价格区间状态下,这是一种完美的盈利模型,并且能为有经验的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利润。
价格区间系统的局限性在于:首先市场通常不处于一个价格波动区间内,除非正处于一个特殊的经济时期;其次价格波动区间不会总是精确的,可能本次的高点比上一次高,也可能比上一次低。价格区间交易者总是默认为价格的走势会重复之前波段的走势,因此这种类型的交易者需要大量的市场经验。
适用场景:
对冲系统的成熟和流行是由于20世纪末机构交易者的加入。机构交易者由于有巨额的资金量,单边投机存在较大风险,因此多个股票商品的组合成为他们规避风险的最佳手段之一。
对冲系统的交易者在买入某一个商品或者股票后会卖出另一个商品或者股指来规避单边持仓的风险。比如在期货市场中,交易者会买入家畜卖出玉米;在外汇市场中,交易者会买入一种货币卖出另外一种货币;股票市场中,交易者买入股票卖出股指。
相对于上述4种交易系统,对冲系统更为复杂并且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交易者的背景知识不仅局限于交易的股票信息,更需要了解相关的商品、货币走势以及期权情况,因此对冲系统并不适用于初级交易者。
专业的交易者利用对冲系统去解决不同的周期持仓,比如短期和中期情况。而初级交易者则往往适得其反,只是利用对冲系统去控制他们的损失而已,甚至是扩大损失——这也是对冲系统所存在的缺陷。对于没有专业教育背景和市场知识的投资者,对冲系统只会加大他们的损失,给他们带来更大的伤害。
适用人群:
交易系统发展至今已经将近一个世纪,根据不同市场状况,各个交易系统都曾兴衰和没落。在今后的市场发展中,不同的交易系统也会有不同演变,也会有诸如高频交易这样的新型系统崛起。只有充分了解系统如何运作、如何发展、何时运用,我们才能明智地选择适合当前市场的状况的交易系统。
系统不是圣杯,而是你与市场对话的语言。无论选择哪种系统,纪律性和持续优化才是盈利的核心。如果你还不能稳定盈利,那么可以尝试只专注一种战法,时间久了,或许能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