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点睛之药”:30余年老胃痛1周治愈

 沧海一滴水8uba 2025-05-04 发布于河北

王某,男,62岁,2020年10月30日初诊。诉胃痛30余年,患者30年来胃痛反复发作,多次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近半年来,胃痛加重,每天发作,饭后及夜间明显,喜欢热食,凉食后疼痛明显,痛时喜按,按则痛减,伴有反酸,胃胀,活动后乏力,大便偏烂,夜间小便多,舌质淡,苔薄,脉沉。此前在当地医院就诊,服用中药治疗,效果不佳。

方药:党参10g,炒白术12g,姜半夏9g,茯苓12g,干姜4g,陈皮10g,苍术9g,延胡索10g,炒白芍15g,制香附15g,厚朴10g,炒薏苡仁15g,羌活6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2次空腹分服。

2020年11月7日二诊:胃痛明显好转,仍有胃胀,上方加苏叶10g,炒麦芽15g。


7天后三诊:胃痛痊愈,上方去羌活,继续服用7剂巩固疗效。


民国名医张简斋善用羌活治疗胃病及其他诸疾,笔者近来再次研读张先生医案后,悟出了张先生临证不忘气机升降,着眼郁于久病,用羌活等药物疏肝气升脾阳,调整全身气机,这也是李东垣先生补中益气汤加柴胡、升麻之义。东垣称之为风药,少量的风药可以升清气,降浊气,调整人体表里的气机,也可以协助增强补药的力量。

本案中患者久病脾胃功能减退,虚寒之证明显,服用理中汤等方后无效,结合脉证后考虑气机郁滞,在前医方子基础上加用羌活风药,一方面调整气机升降平衡,另外还可以增强补益药物效果;当然,临证需要注意的是,风药虽可用于脾胃内伤之证,但毕竟其性辛散升浮,有较强的发散作用,妄用会耗正气,这也是东垣所说的“诸风药损人元气而益其病”。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作者王进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