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体内存在可有可无的组织,因病摘掉这5个,对健康或许更有益处

 熊猫医学 2025-05-04 发布于湖北

人体就好比一台精密运转的高端仪器,各个器官与组织充当构件与仪盘表,共同协作下维持着整体的高质量工作。然而,就如同不少精尖设备存在“冗余”一般,人体之中并非所有器官都有其功效,特别是这5处位置,若是出现了病变,可能给健康带来不利,而割除或许也并无影响。

1.阑尾

阑尾位于人体消化道系统盲肠的末端,其功能直到今日都未能得到阐明。部分医学家认为,盲肠是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能够调节消化道内部菌落群的分布与组成,但更多人觉得,盲肠就是一处“多余”的器官。

而且相较于其它部位,盲肠似乎更容易出现细菌感染炎症与非细菌性炎症,且一旦病发,可能致使严重感染,并诱发多种并发症状,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因此,出于自身健康考量,若出现阑尾炎症,还是应当“快刀斩乱麻”,在医生建议下,该手术的还是得手术。

2.扁桃体

扁桃体即俗称的小舌头,张开嘴巴发出“啊”音后即可通过镜子观察。一般认为,扁桃体在免疫过程中有作用,但其实际功效微乎其微。而且,扁桃体直接同外界空气相接触,容易遭受细菌感染,并表现为大众熟知的“扁桃体发炎”,这不仅会让吞咽动作变得困难,还会影响到呼吸过程。

此外,慢性咽炎患者也会时常感觉到来自扁桃体的不适症状,对生活质量影响不小。因而,多数医生会建议,倘若扁桃体总是出现病变,不如进行切除,这对机体的整体健康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3.鼻窦

鼻窦位于鼻腔周围的骨头中。在人体内有四对主要的鼻窦,即额窦、筛窦、蝶窦和上颌窦。这些鼻窦与鼻腔相通,经由黏膜排泄出鼻腔内产生的黏液,辅助保持呼吸道的湿润和清洁。

也正因鼻窦所处的特殊位置,其容易遭受环境中病原体的侵袭,并诱发鼻窦炎,影响呼吸质量,对患者产生明明显影响。医学上建议,如若鼻窦炎反复出现,且过于易发的话,可以考虑切除鼻窦,以绝后患。

4.智齿

智齿即第三磨牙,是人体生长的最后一组恒牙,因为其出现时间晚,口腔内部的空间可能已经不足以支撑其正常生长,因此智齿可能出现畸变、错位等问题,并诱发诸如牙龈囊肿、牙周炎等众多疾病。

考虑到智齿在口腔中的实际作用有限,因此当智齿生长异常时,可以考虑将其拔出,或通过正畸手术的形式改变其生长态势,这对整个口腔健康较为重要。

5.尾椎骨

尾椎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逐渐退化的一段脊骨,在不同人身上表现也不同,大致为3-5块细小的骨骼。从结构来看,不再长有尾巴的人类几乎不需要尾椎骨,其实际作用仅限于对骶骨提供一定支撑,并成为少量盆底肌肉的附着位置,几乎可以忽略。

相反,由于坐姿或步姿问题,尾椎骨反而可能出现骨折与病变症状,给人们的日常活动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通过手术拔除尾椎骨,对部分人群而言反而是一种改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