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五四青年节,读到《中国教师报》推发的刘俐宏撰写的文章《做永远年轻的教育人》。让我更加坚定了一些教育设想,其中之一便是多思考、多写作。 什么样的人是年轻人?我有着与刘老师一样的设问。年轻人,一定是以年龄划分吗?只有20岁上下才叫年轻人吗? 我不这样认为,一个人拥有一颗年轻的心,那么他就可以称作年轻人。 很开心,我与刘老师一样,也是19岁参加工作,今年是我工作的第28个年头。如此算来,我比他年长3岁。一样地,我时常觉得自己就是20多岁的年轻人。 每两年一届的全县初中数学青年教师综合大赛,我是一届不落。每届,总有熟人调侃:“你怎么又来了?应当把机会让给年轻人。”每每此时,我总是乐呵呵地回答:“我就是年轻人啊!” 当我哼哼小唱行走在校园里时,孩子们总会捂着嘴笑,他们会聚在一起谈论我这样一位老师。其实,我唱不了一首完整的歌。哼唱的仅仅是每一首曲子里那最熟悉的几句,但总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他们觉得老师特别有趣。 当我迈开步伐,奔跑在校园运动场上时,孩子们见我健步如飞,一个个投来赞赏的目光。在我的带动下,他们也纷纷加入,于是,运动场热闹起来。 我的手机相册里,一样装有丰富多彩的日常。有篮球场上孩子们争抢的身影,有运动场上孩子们奔跑的画面,有双休日孩子们登山的情景,有校园的春夏秋冬,有孩子们的书法、绘画作品,有孩子们的日常作业,更有我与孩子们在一起的精彩瞬间。 三年前,我决定参加选调进城时,一位校友曾开玩笑说还有十六年就要退休。言下之意是我已不再年轻,何必凑这个热闹。而我却认为他是在鞭策我,毕竟已是名师的他还在搭建更好的平台。 一名教师,想要在孩子们面前保持吸引力,必须得有一颗年轻的心。如何才能拥有一颗年轻的心? 对生活,要充满热爱。教师的生活不应只有课堂和学生,还应有万物和四季,更应有家庭和朋友圈。一个成天只关注课堂的教师,他一定特别在意学生成绩,一个把学生成绩看作生活全部的教师,他必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去紧盯学生分数。于是,他的生活便失去了生机与活力。 热爱生活,需要放松自我。要有恰到好处的放手,不要在周末和假期过多地干预家庭教育以及孩子们的自我学习。要知道,每个人的成长都是有序的。利用假期,陪伴家人,走进自然,更多地领略秀美河山。心中有世界,世界才可爱。 对工作,要充满激情。教师的工作是周期性的反复,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唯有不断地自我调整,才能更好地面对。要与孩子们更多地交流,理解他们就能感动自己,越是与孩子们走得近,就越年轻。没有不喜欢孩子的老师,更没有不喜欢老师的学生。 对孩子,要充满爱心。孩子,是家长的心头肉,在我们如他们一般年纪时,一样希望被老师放在心上。爱学生,心态便年轻。 对教研,要充满冲动。教师,一是教学,二是教研。现实中,很多教师只关注教学,疏于教研。教研,是年轻的体现,需要一股冲劲。我一直以为,凡是有教研活动,都应冲在前列,如武松打虎。 引用刘老师的话,结束今天的文章:教育没有老去的故事,只有常新的篇章,我们以初心对待每个教育日常,岁月自会为我们停留在最美的教育年华。我们是永远年轻的教育人。 教师,需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为自己、为孩子、为教育、为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