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417)

 小楼听雨诗刊 2025-05-05 发布于浙江

公平 公正 公开 公益

第八届【人间要好诗·感怀】征稿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417)


·张志和《渔歌》中的“西塞山”在哪里?(续三)

渔 

[]张志和

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网友露洗遥峰月未沉问:钟教授您好!我是一名大学生,想向您请教一桩聚讼颇多的学术公案:张志和《渔歌子》中“西塞山前白鹭飞”的“西塞山”究系湖北黄石、浙江湖州抑或宜作宽泛意义理解?有论者认为:通过梳理,黄石西塞山也是名胜之地,白鹭飞、绿蓑衣的意象在张志和前已经存在于西塞山的诗歌中。您是否赞同?谢谢!

钟振振答:(接上期)我倾向于张志和《渔歌》中的“西塞山”在今湖北黄石,而非今浙江湖州。

为什么?因为张志和是唐人。对其作品中的地名进行考证,须以先唐及唐代文献为准。特别应以唐代文献为准。“以唐证唐”,是最科学的考据方法。

在上三期的“答疑”中,我已论证,先唐及唐代文献里的“西塞山”,有一多半用例可以确认或基本可以确认是今黄石西塞山;还有一小半用例虽不能确认是黄石西塞山,但至少可以排除其为湖州西塞山的可能性。

没有历史文献可以证明,湖州西塞山在唐代已被称作“西塞山”。换言之,到唐代为止,湖州西塞山是否被称作“西塞山”,本身还是一个需要论证的问题。

退一步说,假定湖州西塞山在唐代已被称作“西塞山”,且张志和《渔歌》中的“西塞山”真指湖州西塞山,由于“信息不对称”,唐代大多数读者读到“西塞山边白鹭飞”,第一反应也会认为是黄石西塞山。在地理专名所指过于“小众”,与大众地理常识不相符的情况下,诗人通常会用“自注”的方式加以说明,以免读者误会。但张志和并没有这样做。因此我们只能认为,他所谓的“西塞山”,还是唐代大众地理常识范围内的那个“西塞山”——黄石西塞山。

遵循“以唐证唐”的原则,本来,关于张志和《渔歌》里的“西塞山”究竟是今黄石西塞山还是今湖州西塞山这个问题的考论,应该结束了。但为了弄清楚张志和《渔歌》里的“西塞山”指今湖州西塞山的错误说法是什么时代产生的,我们不妨再追踪下去。

唐以后是五代十国,但这一时期的历史文献解决不了问题,还得继续往下追踪到宋代。

〇北宋初年,李昉等所编《太平御览》卷四八《地部》一三《南楚诸山·西塞山》引《江夏风俗记》曰:西塞山,高一百六十丈,周回三十七里,峻崿横江,危峰断岸,长波所以东注,高浪为之西翻。

按,《江夏风俗记》,时代、撰人不详。“江夏”,即今武汉市江夏区一带。可知此“西塞山”仍指今黄石西塞山。而湖州西塞山,不见于《太平御览》。

〇北宋后期,苏轼檃栝张志和《渔歌》为《浣溪沙·渔父》词,其上片曰: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按,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三三《江南西路·兴国军·景物下》曰:散花洲,在大冶县大江中流之南。世传周瑜败曹操于赤壁,吴王迎之至此,酾酒散花,以劳军士。故谓之“吴王散花洲”。

“大冶县”,即今黄石市大冶县级市。故此“西塞山”仍指今黄石西塞山。

〇北宋末,李颀《古今诗话》曰:磁湖镇道士矶,即西塞山也(转引自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三〇《故事门》)

按,磁湖镇”在湖州。今存历史文献中,关于湖州“西塞山”的记载,似始见于此。然而,该条并没有明确地说,这就是张志和《渔歌》里的那个“西塞山”。

〇南宋前期,赵次公注苏轼《又书王晋卿画》诗四首其四《西塞风雨》曰:此张志和事也。“西塞”乃湖州磁湖镇道士矶(转引自旧题宋·王十朋《东坡诗集注》卷一二《书画》下)

按,今存历史文献中,明确说湖州磁湖镇道士矶”就是张志和《渔歌》之“西塞山”的,或以赵次公为第一人。

赵次公是龙游县(已废入今四川乐山)人,生平不显。四川、浙江,一西一东,路途遥远,他未必到过湖州。他说湖州磁湖镇道士矶”就是张志和《渔歌》里的“西塞山”,并未交代何所据而云然,故不足以采信。

还有一事十分可疑:唐·王周西塞山》诗二首自注曰:今谓之道士矶,即兴国军大冶县所隶也。而宋·赵次公曰:“西塞”乃湖州磁湖镇道士矶也。二山同名为“西塞山”,并不奇怪,可以说是偶然巧合;二山同名为“道士矶”,也不奇怪,也可以说是偶然巧合;但二山既同名为“西塞山”,又同名为“道士矶”,就奇怪了,怎么会有这样高度一致的“偶然巧合”?

·王周时代在前,宋·赵次公时代在后。要说“可疑”,值得怀疑的不该是前人,只能是后人。

(未完待续)

作者/钟振振   编辑/冯 晓

编后语:

欢迎楼友们继续在公众号专辑后面,留言您想请教钟教授的有关诗词方面所有问题。答案会在本刊陆续公布。

钟教授语,读者关注阅读就是支持,投桃报李,非以为报也,永以为好也!

点击回顾
小楼周刊(444):2025年第17期
每周试玉(439)|嘉宾【安全东 赵宝海 江南雨 何其三】
周文彰等联名推荐|《小楼听雨(2016-2020)》开售了
《小楼听雨》诗词平台|2025年(1-3)月目录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416)


小楼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游盖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盖青青竹,风描水墨图。

孤身随细雨,踩痛落花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