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池穴,作为大肠经的合穴(五行属土),是中医界公认的“万能穴”! ♀️皮肤暗黄、高血压、湿疹痤疮、便秘口臭……只需每天按揉这个“肘窝宝藏”,就能轻松实现美白嫩肤、稳压降火、祛湿排毒,效果堪比医美+养生舱!📍一、曲池穴档案:位置+功效+原理 🌿穴位定位 - 位置: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成直角时,肘横纹尽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 取穴口诀:屈肘横纹外侧找,凹陷中央是曲池,按之酸胀窜全身,清热祛湿显神威!
🌟核心功效 - 美白润肤:调节大肠经气血,改善皮肤粗糙、暗沉、痤疮(肺主皮毛,大肠与肺相表里)。
- 降压稳压:清泻阳明热毒,平肝潜阳,辅助调理高血压(尤其肝阳上亢型)。
- 祛湿解毒:通利水湿,改善湿疹、荨麻疹、关节肿胀(大肠经主津,曲池为合穴主逆气而泄)。
- 清热退烧:针对外感高热、咽喉肿痛、牙龈出血(泻阳明实热)。
📚中医原理 - 五行属性:曲池为大肠经合穴,五行属土(土生金),泻阳明之热,健脾胃之土,调和气血津液。
- 古籍出处:
▶️《针灸甲乙经》:“曲池主肩肘中痛,手臂不举,喉痹不能言。” ▶️《千金要方》:“曲池主目不明,身热惊狂,痤疮疥癣。”
✨操作方法:可刮,可灸,可按, ✅ 按揉法:食指中指指腹,顺时针揉按曲池3分钟,配合拍打大肠经(从手到肩)。 ✅ 艾灸法:艾灸罐悬灸或者刮灸曲池穴10分钟,每周3次(适合虚寒型皮肤暗黄)。
✅刮痧法:用砭石板刮曲池穴,可出痧或不出痧都可以,不出痧的话,每天可以刮10遍左右,如果出痧了,等痧退了再刮。 - 降压稳压:高血压患者每日点按曲池+太冲穴(肝经原穴),力度稍重,每次5分钟。
- 祛湿解毒:湿疹发作时,用三棱针点刺曲池出血3-5滴,配合艾灸阴陵泉(脾经合穴)。
🌿黄金配穴
- 美白祛斑:曲池 + 足三里(胃经) → 双穴调和气血,提亮肤色。
- 降压降火:曲池 + 太冲(肝经) → 清肝泻火,稳压护心。
- 湿疹痤疮:曲池 + 血海(脾经) → 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 高热不退:曲池 + 大椎(督脉) → 刺络拔罐,退热如神。
📖真实案例(来源《国际针灸临床报告》) 案例1:女性面部痤疮反复,每日按揉曲池+血海,配合清淡饮食,1个月后痤疮消退80%。 案例2:高血压患者(160/100mmHg),每日按压曲池+太冲,2周后血压稳定在135/85mmHg。 🍲食疗助攻:内调外养的黄金搭配
1️⃣绿豆薏米百合汤(美白祛湿): - 食材:绿豆30g、薏米20g、百合10g、冰糖适量。
- 做法:食材浸泡2小时,煮至开花后加冰糖,每周3次。
2️⃣决明子菊花茶(降压明目): ⚠️注意事项 - 刺血建议:消毒后操作,出血量不超过5滴,每周1次。
- 长期调理:配合低盐饮食(降压)、防晒(美白)、忌辛辣油腻(祛湿)。
🔔马上动手,曲池穴作为大肠经的合穴,以“一穴通调阳明”之力,从皮肤到血压,从湿毒到高热,一穴搞掂。也可以整条大肠经拍打起来。
💥记住收藏好今天的穴位,而且一定要用在自己身上,好又快,又省钱还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