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黄在任宝坻知县期间,为解决粮食生产严重不足的问题,决心从南方引种水稻。为了指导生产,他亲自编写了一部农业生产专著《劝农书》,介绍新的作物品种、耕作技术及开垦荒地等方面的经验。并亲手绘制了翻车、木筒、架槽等插图。该书经过推广后,“随地教民,积年荒地皆开成美田”。当时,翰林杨起元在见到《劝农书》时很是高兴,认为:“非宝坻兴而谁与?”并称将携此书归江南,劝说家乡推广实行,以兴当地。此书一直为农史学者所重视,王毓瑚《中国农学书录》、日本天野元之助《中国古农书考》均有著录。
他还对京津地区的各水系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写成了一部极为重要的专著《皇都水利考》。全书记录了诸水系追根溯源的查考,还有相关流域的土地使用、农田灌溉和粮食产量等情况的调查记录,为水利建设及土地利用提供了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为农业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专家称,《皇都水利考》对当今京津地区的生态保护和水利建设,仍具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万历二十一年(1593),袁黄从朝鲜战场上被罢官回乡。由于嘉靖年间嘉善深受倭寇之害,“方策旧章、遗编故牒,悉付之灰烬……致使考核无凭”,风气民情为之大变。嘉善知县章士雅正为编修县志发愁。袁黄知道后,即拿出自己家藏资料,说县志的十分之六七已经具备了。章士雅“遽然色喜”,邀请袁黄担任主笔。万历二十四年(1596),由章士雅主持重修、袁黄担任主笔的《嘉善县志》十二卷刊印。全志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创绘全县二十区详图,为现存嘉善县志之佳作。
袁黄是历史上有名的《嘉兴藏》刊刻的发起人。《嘉兴藏》又名《径山藏》《方册藏》,是汉文大藏经诸多版本中内容最为丰富的一部。又是我国第一部方册本大藏经,标志着经本形式的改革,是佛经向现代化过渡的呈现。此藏经由袁黄发起,在紫柏禅师的协助下,由幻余禅师负责,道开法师等人一起进行。自明末至清初,由几代僧人,前后历经二百年才刊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