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天天一起看电影,我是喜欢看电影的笨熊。 虽然《水饺皇后》称霸五一档,但是口碑和票房实在是不尽人意,影片首日票房1.83亿,上映近一周票房才1.93亿,基本上就是原地踏步,豆瓣评分才6.9分,估计要不是马丽主演,评分很有可能不及格。 《水饺皇后》主创团队都很强大,导演是《无间道》三部曲的刘伟强,编剧是《我不是药神》的主笔韩家女,主演是马丽和惠英红,配角也都不简单有王祖蓝、薛凯琪、谢天华、潘斌龙、袁富华、 还有黄金配角张达明、邵氏时代的顶流姜大卫、 影后鲍起静、 《食神》里的唐牛谷德昭、动作片大佬卢惠光。 随便拎一个出来都能撑起半片天,《水饺皇后》怎么就搞砸了呢? 关键问题出在 “不接地气”。影片聚焦 80 年代的香港,但内陆观众对当时两地的社会背景本就陌生,剧情又没把关键信息交代清楚,这就导致很多人对于女主为什么不回内陆,执意住在香港这个关键问题感到困惑。 这是因为当时香港和内陆贫富差距巨大,而且当时内陆的社会环境对女单亲家庭也非常不友好,这些电影都没有展开细说,导致女主动机不明,影片的根基不稳定,那对于后面的剧情观众也就信服不了。 还有就是影片展现女主创业的过程太过于理想化,基本上遇到的全是好人,开场给女主通风报信的手工店夫妻,给女主宽限三个月房租的包租婆,各种友好的邻居,后面夸张到就连阿sir和帮派大佬都对他特殊照顾……这开挂的剧情让女主的艰苦奋斗的价值被弱化,让强调纪实的传记片显得很童话。 看过麦当雄导演的《省港旗兵》、林家栋和任贤齐主演的《树大招风》就清楚,当时的香港治安混乱,很多流窜过去的悍匪持枪抢劫。编剧韩家女肯定知道这些背景,可能为了保证影片顺利上映,只能安排大佬收保护费这种浅尝辄止的情节,既想保留冲突又不敢深挖,最后两边都没讨好。 对比她的成名作《我不是药神》,同样是敏感题材,却把尺度拿捏得恰到好处 —— 聚焦药品价格矛盾,将根源指向厂商,既让观众情绪有出口,又避开了敏感地带。所以即便当时是新人导演操盘,首日票房也能爆到 3.58 亿,首周狂揽 12.76 亿,这才是现实题材该有的张力啊! 《水饺皇后》的尴尬,说到底还是没平衡好 “真实” 与 “创作”。最后笨熊想说:宝子们觉得,现实题材该坚持原汁原味,还是为了上映适当妥协? ![]() |
|
来自: 昵称2855642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