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软枝黄蝉:美丽与危险并存的“自然精灵”

 植物游记樊蓉 2025-05-05 发布于贵州

在植物的奇妙世界里,软枝黄蝉是一种极具特色的存在。

作为夹竹桃科黄蝉属的常绿灌木,它不仅拥有明艳动人的外表,同时也暗藏着令人警惕的毒性。

软枝黄蝉植株具乳汁,花序梗短,橙黄色的花冠宛如灿烂的小喇叭,在春夏之际热烈绽放,硕大而美丽的花朵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种原产于巴西的植物,已在中国广西、广东、福建等地扎根,成为当地植物景观中的常见品种。

它偏爱温暖、湿润且阳光充足的环境,耐高温、耐旱,不耐寒,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尽情舒展身姿。

软枝黄蝉是“天然杀虫剂”。

软枝黄蝉提取物对椰心叶甲5龄幼虫有着很强的毒杀、杀卵作用,还能抑制其生长发育;对螺旋粉虱也有较好的田间防治效果。

软枝黄蝉树皮甲醇提取物对松材线虫同样有着强烈的毒杀效果,在农业生产和园林绿化中,为害虫防治提供了天然环保的新思路。

软枝黄蝉因其枝条柔软、花苞形似蝉蛹而得名,因花朵中间看似空空无“芯”,在一些地方,它被叫做“好男人花”,谐音“不花心”。

其实,它并非真的没有花芯,只是将花芯深藏于冠喉之中,需剖开才能得见,非但不花心还有毒。

然而,在欣赏和利用软枝黄蝉时,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它全株有毒,乳汁毒性最强,茎叶、花朵、乳汁、树皮、种子一旦被误食,就会引发呕吐、下痢等症状。

其毒性会刺激心脏,阻碍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正常运作,妊娠动物误食甚至会导致流产。

正因如此,本草专著未将其收录,仅将其作为生物杀虫剂使用。

与众多夹竹桃科植物一样,软枝黄蝉是美丽却危险的存在,人们在与其接触时,尤其是身上有伤口时,切不可随意触碰,以免遭受毒害。

软枝黄蝉,这朵在自然中绽放的“矛盾之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同时也用自身的毒性警示着我们。

在探索植物世界的奇妙时,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在欣赏与利用的同时,不忘做好自我保护,与这些美丽又危险的“自然精灵”和谐共处。



      找了一份旅行社的工作,有想来云南玩的小伙伴可以找我哦,可以针对客户需求,定制旅游路线。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2]百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