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夏·四月八【乡居笔记】

 懒人阿哥 2025-05-05 发布于广东

晨抄,抄宋代赵友直的《立夏》诗: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看到赵友直这名字,不禁想到我国当代著名连环画家、线描大师。贺友直的代表作连环画《山乡巨变》。

薛原老师的《贺友直的视野与“边城”》文章开头,借用陈丹青等人的话来介绍和概括贺友直在连环画的艺术造谐:

“陈丹青说,1949以后,中国绘画以连环画为最好;连环画中,又以贺友直为代表。刘旦宅说,中国的连环画是一座金字塔,几十年积累的作品和画家是基础,从而成就了六十年代那一批顶尖的高手,又把贺友直推上了顶峰……贺友直的连环画代表作又首推《山乡巨变》连环画。叶浅予在1960年代初就对学生说,谁说连环画不能出大家,贺友直就是当今的美术大家。并让学生重点学习《山乡巨变》连环画的人物形象和环境描绘。”

看日历,发现今日是立夏,《月令采奇》言:
何谓夏?《礼记》曰:南方曰夏。盖南为长物之方。《鹖冠子》曰:斗指南,天下皆夏。
《事类赋注》里云:
《三礼义宗》:夏,大也。养万物,令长大者也。

晨读的书,是福建友人马平川老师《岁时·节气》,其中《立夏》一文写道:

立夏日,各地都有“做夏”的习俗。杭州人立夏吃乌米饭,苏州人“立夏见三新”(樱桃、青梅、麦子),福州人吃鼎边糊做夏。
鼎边糊是福州著名风味小吃,立夏过后,就要进入农忙时节了,福州人便会煮一锅鼎边糊,邀请邻居一起品尝。
福州古语说,“金厝边银乡里”,吃过一碗鼎边糊,平日里所有的磕磕碰碰、恩恩怨怨一笑而过,邻里之间的情谊更深厚了,农忙时可以互相搭把手。

读到马老师写到立夏各地“做夏”的习俗,各地的立夏日的美味佳肴各有不同。

图片来自书友舒兄

“聊书”微信群里,浙江衢州的季米老师说:

今天立夏,本来我应该吃个烧饼夹油条的,但是一想到还有钟楼底老巷现磨豆浆的小笼包,马站底慧贞菜包的十种小菜,东门菜市场的光头生煎包,斗潭菜市场的戴氏水煎包,南湖菜市场的天津煎饼,大南门御膳包子铺的豆腐包,兰溪或者欧阳的煎饺,坊门街的意如馄饨,府山脚下的搁袋饼,蛟池街的小烤饼,南海路项记的大烤饼,松原菜市场的米多花卷和玲堡堡,世纪大道的糯米团,还不包括吃不到的njzy 家的小麦饼和微芬家的葱花馒头……我只有一个肚子,就么想想吧,只好排队吃一夹烧饼油条吧!

内蒙赤峰的郭兄问季米老师:“立夏为啥要吃烧饼油条?北方不管啥节日,吃饺子准没错。”

杭州建德的许兄说:“立夏的早上我们一般吃红枣桂圆鸡蛋汤。”

季米老师转来《柯城发布》的公众号推文《“五一”假期最后一天,它来了!》说,立夏吃什么是有传说的。这篇推文里介绍了江一带民间立夏的吃风俗:

立夏吃蛋是中国古来有之的习俗,根据《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衢州市歌谣谚语卷》记载,衢州有“吃了夏蛋,不怕流汗”的说法。立夏这一天衢州各地分别有食用茶叶蛋、白煮蛋桂圆鸡蛋、咸鸭蛋等习俗
吃搁袋饼,衢州立夏有“不吃饼,困不醒”的说法。而搁袋饼则是柯城人最喜爱的立夏传统美食之一。

吃立夏饭“吃了乌米饭,蚊子不叮咬”在柯城立夏日有吃乌米饭的习俗。

说真的,在我的家乡立夏却是没有说吃什么的风俗习惯。

常在北京、长沙、海口三地跑的舒兄在群里发出猪头肉的照片:“立夏食”。

立夏日吃猪头肉是首次见,以前在珠海时,家乡是汕尾陆南的友人老杨,曾请我和几个人去遂道北的香柠的一家潮汕卤水店,吃卤水猪头肉猪耳朵等,老杨吃得津津有味,我和其他人却没有动筷。吃得满嘴都是油的老杨说,为什么不吃?

图片来自书友舒兄

今日除了是立夏外,又是农历四月初八。《武林旧事》记载:

四月八日为佛诞日,诸寺院各有浴佛会。僧尼辈竞以小盆贮铜像,浸以糖水,覆以花棚,铙钱交迎,遍往邸第富室,以小杓说灌,以求施利。是日西湖作放生会,舟楫甚盛,略如春时,小舟竞卖龟鱼螺蚌放生。

马明博老师今日的推文《今天是浴佛节:你知道佛陀为什么从母亲右肋出生吗?》云:
5月5日,是乙巳年农历四月初八,汉传佛教尊奉的释迦牟尼佛的生日。2500多年前的今天,悉达多王子来到人间。他长大后,结婚生子:29岁那年,放弃王位,出家修行,在森林、雪山中苦修六年,最终在菩提树下觉悟成佛。“佛”,也又称“佛陀”,这个词的本意,是“觉者”、“觉醒的人”。伟大的佛陀,不是创造世界、主宰世界的神,是和你我他一样的人,在生活中同样离不开空气、水、阳光……

小时四月初八,随母亲到外婆家吃四月八。小镇有言:一年一个四月八。意思大约是:一年才一次这样的日子。

八十年代末,外婆村每年四月八这日,做木偶戏,后改为做粤曲。四个舅父家里做一二桌饭菜招待亲友,母亲是外婆最小最疼的女儿,故四个舅父特疼母亲,每年的四月八,从六舅父家按大小顺序吃饭吃到十舅父家。

昨日,与众师友小城后山庄山寺后一处幽静之地喝茶,应算送春迎夏之事。

乙巳年立夏,整理于陋居三楼“曲尺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