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庄有座三毛茶楼

 苏迷 2025-05-05

       到周庄古镇,七转八弯,来到中市街上,走着走着,看到一家“三毛茶楼”。因为文学的缘故,当眼睛里映入三毛茶楼的瞬间,脑子里即刻想到了《三毛流浪记》的三毛和台湾著名作家三毛,脚步自然就停下来了。

       走进三毛茶楼,先问工作人员,此茶楼与台湾作家三毛有无关系,获得的回答是肯定的,而且还意外听到了一则令人感动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

       1989年4月13日,这天周庄下起了雨。绵绵细雨中,周庄迎来了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据说当时三毛还是悄悄的来到周庄的。烟雨江南、如诗似梦的意境,周庄这个“中国第一水乡”给了三毛十分深刻的印象,“此地景色人情一流,风采世界”。有人请她谈谈感受,她说只能用“难忘”两字来形容。

       当地作家张寄寒先生,起初并不知道三毛来过周庄,但后来得知三毛来过周庄的消息后依然怦然心动,并根据三毛到周庄的足迹撰写出了散文《三毛在周庄》,表达对三毛的敬意。

       次年初夏,台湾文友陈达镇来到周庄;当听说张寄寒先生正在找三毛的通联地址时,陈达镇说他有。无巧不成书,原来这位陈先生与三毛正巧是邻居,于是张寄寒获得了三毛在台湾的通联地址,随那把刊有《三毛在周庄》的刊物寄给了三毛。三毛读到张寄寒写的文章后很是激动,当即回信,表达了对张寄寒先生的感激之情。从此,三毛与张寄寒就有了书简交往。

       三毛给张寄寒先生的第一封信上说,真好,周庄有你在。第二封信上说,我要再来周庄,在你的故里,大街小巷走个够!“下回我再来,我去找你。”“下回我来了,烦你替我找个小客栈,住下来,好不好?住个三五天再走。”“请告我,寄寒,十月二十日左右来,有没有蟹吃?”……世事难料,1991年1月4日,从岛内传来了三毛自缢身亡的噩耗。

       张寄寒以及许多周庄人为三毛的离世而悲伤难过。为了纪念三毛与周庄的情缘,于1994年1月4日,三毛逝世三周年的纪念日,特意在周庄中市街111号开设了三毛茶楼。迄今已有三十多个年头了。

       ——只是我很奇怪,在这三十多年里我至少三次来过周庄,却一直没留意到三毛茶楼,直到这次到周庄做“兼职导游”,才看到三毛茶楼。不过,相遇虽晚,总还是相遇了,缘分来的虽迟,总是还有缘。能在周庄三毛茶楼听到这么一段三毛与周庄及周庄人的故事,也是幸事。

       如今可以看到,三毛茶楼里三毛的书籍以及周庄书刊,令茶楼更丰盈、更生动,也让周庄多了一份情意。想起三毛写过以茶喻人生的诗:“人生就像是茶一样,第一道茶苦苦地和生命一样,第二道茶香甜地像爱情,第三道茶淡淡的味道就像是清风。”茶如人生,喝茶品人生,人生也就有趣多了。

       三毛茶楼几十年如一日,不改初衷,保持着茶香、刺香的特色,是周庄古镇的一块净土,成为了海内外文人墨客的打卡地。我这回到周庄来去匆匆只有两小时,听完故事就离开了茶搂。我跟工作人员约定,下次专程到周庄的三毛茶楼来喝茶。

原创:俞富章

古鉴随笔公众号  25.5.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