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黏膜内癌的定义与区别

 桐桐i48yyv8bov 2025-05-05

一、核心定义

  1. 不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

定义:形态学描述的术语,指细胞或组织结构异常,可能为肿瘤性(如癌前病变)或反应性(如炎症修复性改变)。

性质:诊断不确定时使用,不直接等同于肿瘤性病变,无需区分低级别或高级别。

适用范围:中国文献常用,需结合临床内镜表现综合判断。

图片

  1. 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 异型增生(Dysplasia)

定义:明确的肿瘤性病变,局限于上皮内,无间质浸润(如无腺体融合、单个细胞浸润等)。

性质:癌前病变(原位癌范畴),需100%确认肿瘤性。

分级:两分法(低级别/高级别),但区分意义有限,诊断重点在于鉴别肿瘤性与非肿瘤性。

  1. 黏膜内癌(Intramucosal Carcinoma)

定义:肿瘤细胞突破基底膜,浸润至黏膜固有层或黏膜肌层,但未累及黏膜下层。

性质:早期浸润癌,需具备明确浸润特征(如腺体融合、促纤维间质反应等)。

诊断标准:WHO标准强调浸润证据;日本标准中部分“异型增生”可能直接归为癌。


二、关键区别总结


术语

定义核心

性质

分级

浸润性

诊断标准差异

不典型增生

形态学异常,可能为肿瘤性或反应性

非确定性病变

无分级

中国常用,需结合临床内镜综合判断

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

明确的肿瘤性病变,局限于上皮内(无间质浸润)

癌前病变

两分法(低/高)

WHO标准视为原位癌或癌前病变

黏膜内癌

肿瘤细胞突破基底膜,浸润至黏膜固有层或黏膜肌层(需具备浸润特征)

早期浸润癌

无分级

日本标准中部分病变直接归为癌


三、补充说明


  1. 活检局限性:活检诊断为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可能低估病变,实际术后可能升级为癌。
  2. 浸润特征:黏膜内癌的浸润标志包括腺体融合、促纤维间质反应、筛状坏死等。
  3. 临床意义:

不典型增生:需随访或结合临床干预;

上皮内瘤变:建议内镜下切除(如ESD);

黏膜内癌:需评估浸润深度,可能需扩大治疗范围。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