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常通透的一段话:如果你过得好,就什么都不要晒,藏是最保险的方式。如果你过得不好,什么都不要说,因为看笑话的人太多

 临江崖 2025-05-05 发布于山西

你身边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人:

生活富足,恨不得天天在朋友圈晒美食、晒旅行;

感情甜蜜,恨不得时时在微博秀恩爱、秀礼物;

工作顺利,恨不得逢人就夸自己升职加薪、前途无量…

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越是高调炫耀的人,越容易遭遇意想不到的变故。

其实,当你经历过人情冷暖,看透了世事无常,便会明白:炫耀不如沉默,张扬不如内敛。

人生越往后走,越会懂得,真正的智慧,莫过于“藏”。

01

藏锋以避祸

看过一项数据统计:

古代战场上,冲锋在前的士兵,存活率往往低于后方督战的将领。

比如项羽破釜沉舟,身先士卒,虽能以一当百,却最终兵败垓下,自刎乌江。

而刘邦深谙用人之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虽不善于冲锋陷阵,却最终成就帝业。

人在乱世,要生存,要发展,但更重要的是先保全自己。

恰如古人说:藏锋,为立身之本。”

学会把自己的锋芒隐藏起来,韬光养晦,避免树大招风,就是最好的生存之道。

三国时期的司马懿,早年才华横溢,深受曹操赏识。

但曹操也深知他野心勃勃,难以驾驭,便处处提防。

司马懿心中明白,自己若锋芒毕露,必将引来杀身之祸。

于是,他开始收敛锋芒,装病示弱,韬光养晦。

曹操死后,他继续辅佐曹丕,小心谨慎,步步为营。

曹丕死后,他辅佐幼主曹叡,更是如履薄冰,谨言慎行。

他隐忍数十年,终于等到机会,发动高平陵之变,夺取了曹魏政权。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战火纷飞,平均寿命极低。

但司马懿却活到73岁,寿终正寝,为司马氏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道家言:大巧若拙,大智若愚。

真正聪明的人,懂得隐藏自己的锋芒,不轻易暴露自己的实力。

只要把锋芒藏好,就能在乱世中保全自己,最终成就大业。

一切荣辱都过眼云烟,一切成败皆是虚妄。

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就是最好的护身符。

02

藏器以待时

前段时间重温了一遍《琅琊榜》,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梅长苏能最终复仇成功。

当年,赤焰军蒙冤,梅长苏侥幸存活,却身中剧毒,容貌尽毁,武功尽失。

他背负着血海深仇,却无力复仇,只能隐姓埋名,蛰伏江湖。

为了复仇,他必须重返朝堂,但他深知自己现在的处境,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于是,他没有急于行动,而是韬光养晦,苦心经营,一步步为自己铺路。

他化名苏哲,成为琅琊榜首,以“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的名号,吸引了各方势力的注意。

但他并没有立刻选择辅佐哪位皇子,而是静观其变,等待时机。

誉王和太子为了争夺他,明争暗斗,互相倾轧。

梅长苏则巧妙地周旋于他们之间,利用他们的矛盾,一步步削弱他们的势力。

他看似身不由己,实则暗中操控着局势,将他们玩弄于股掌之中。

靖王萧景琰,是梅长苏复仇的关键。

但他当时的处境十分艰难,不受皇帝重视,也没有任何势力。

梅长苏并没有急于接近他,而是暗中观察,等待时机。

直到靖王表现出正直和坚韧的品质,梅长苏才决定辅佐他。

他帮助靖王一步步崛起,最终扳倒了太子和誉王,为赤焰军洗雪了冤屈。

梅长苏的复仇之路,充满了艰辛和危险。

但他始终保持着冷静和耐心,藏器于身,等待时机,最终取得了胜利。

我们常说:厚积薄发,水到渠成。

人生漫漫,谁都有困境,有挫折,有无奈,有迷茫。

能忍一时,方能成一世。

困境的时候,收敛锋芒,积蓄力量,才能避免进一步受挫,等到时机成熟,自然可以一鸣惊人,实现目标。

03

藏心以养生

中国人讲:心静自然凉,心宽体自胖。

意思是说:真正懂得养生的人,选择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宽容,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不忧不惧,百病不侵,不嗔不怒,福寿绵长。

南宋诗人陆游,一生坎坷,壮志难酬。

但他却活到了85岁高龄,在那个年代堪称长寿。

陆游的养生秘诀,并非山珍海味,而是“藏心”。

他屡遭贬谪,仕途失意,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他写诗抒怀,寄情山水,将内心的苦闷和烦恼都释放出来。

他热爱生活,享受美食,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他与人为善,宽容待人,不计较得失,不抱怨命运。

正是这种“藏心”的智慧,让他得以在动荡的年代保持身心健康,安享晚年。

古人说:养生先养心。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要学会守护自己的内心,保持平静和安宁。

苏轼一生颠沛流离,屡遭贬谪,但他却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

无论身处何地,他都能随遇而安,享受生活。

他写诗作画,品茗赏月,与朋友谈笑风生,将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他曾被贬到荒凉的黄州,但却在黄州找到了乐趣,自号“东坡居士”,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他曾被贬到海南,但却在海南发现了美食,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豪迈诗句。

所有的长寿秘诀,说到底都是心态平和。

人生无常,烦恼和忧愁在所难免。

但是面对烦恼的方式里,藏着一个人能活出的质量。

藏心养性,修身养德,如此人生才能在风雨中屹立不倒,活出精彩。

《菜根谭》有云: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人生在世,懂得“藏”,是一种智慧,一种修养,一种境界。

善藏,才能在复杂的社会中明哲保身;

善藏,才能在机会来临时厚积薄发;

善藏,才能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点个“👍+ ❤”吧,愿余生,我们都能学会“藏”好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更加从容,更加精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