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直立行走后,人体腰骶部承受上半身的压力,这个地方有个穴位叫腰阳关。而在腰骶部受力继续向下肢分解时,有穴位叫会阳穴。继续下行,至腘窝处,有穴位叫委阳,之下还有合阳穴,再之下有承山,但承山之下是飞扬。能够飞扬,定能承山之重,而且还可以飞扬,这个就是踵。 之前翻越古书,想从中找到治疗麻木的东西,在医学纲目里,麻木之因为湿,一下打开思路。内经讲,阳化气,阴成形。黄元御说,一切湿证,皆因阳虚。关于麻木之因,似乎清晰起来。 每天看颈肩腰腿疾病,检查结果千篇一律,椎间盘突出。现在很多时候,我都懒得检查,除非发觉异常的。何为突出?单从压迫考虑,无法突围此病。张锡纯活络效灵丹,也是在行气活血的思维组方。我的思维,升阳是打开此病的第一钥匙,其次祛湿,再次活血通络,合而成方。若是用针灸治疗,思路亦是如此。升阳穴,合截用法截,合担用法担,一穴挑二经,升阳之根。对于针灸治疗可以快速缓解症状,但真正升阳,需要补肾。 再看压迫,压迫是结果,而压迫的原因为何?人体升性小于降性,就开始出现压迫。压迫早期,没有症状,检查显示膨出。经络早期诊断,在升阳穴处,此处出现累或酸或痛,提前预防,治未病,方为上工。 人体本身是本天书,从书本回归自然再回到人体,是内经思维模式,从现代医学回到人体,是思维的突破,中医思维高度,从象思维开始,内观反思,窥破天机,自然得心应手。从病到人到生命力,看似无关的操作,竟然是神来之笔。道法自然,大道至简,风轻云淡,气定神闲。叶天士以梧桐落叶助产,取其降,因其象,更因其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