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课主讲人:冷阳,《内圣心源神针疗法》创始人,中国针灸学会会员,创立了关东冷四针。 五输穴施治,疑难皆有法,万病皆四针。 原理(标本兼治): 简单问诊(症状)→归经落脏→四针治疗 所用针具:0.25*25或0.20*25,一寸的针,进针很浅,1分到5分,而且不需要强烈的针感,不分男女。 一,排寒三针(升阳三针)老寒腿,手脚凉,怕冷,脚凉。 调理思路:温阳(本)+散寒(标) 针灸穴位: 1太渊穴:土穴,温肾阳,调补肾气,补命门之火。补一身阳气,温暖之穴。 2足三里:足阳明胃经土穴,以大补气血,调补正气,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大敦:地部,排寒气,能去除地部之寒气,排除寒气。 用针原则: 足三里下,太溪上,大敦下(脚尖方向) 上午:太溪右,足三里左,大敦右。 下午:针刺方向不变,穴位左右调换过来,太溪左,足三里右,大敦左。 中午:11点到1点之前不扎针。 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针刺角度45度,针刺深浅以有针感,提插找针感,忌讳捻转。留针时间45分钟以上。孕期,经期,心脏病以及危重患者不扎针。 二,下肢水肿 调理思路:温阳散寒+利水消肿 针灸穴位: 太溪穴,足三里,大敦,阴陵泉(点刺利水) 用针原则: 阴陵泉点刺 太溪穴往上扎,足三里往下扎针,大敦穴往脚尖方向扎针,阴陵泉可以先点刺二到三下挤出一点血。 上午:太溪右,足三里左,大敦右,阴陵泉右。 下午:针刺方向不变,穴位左右调换过来。 中午11点到1点之间不扎针。 注意事项同上。 三,更年期手脚心干热四针 调理思路: 滋阴(本)+清热(标) 针灸穴位: 阴谷:滋阴,在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 阴陵泉:脾经的穴位,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然谷:清热 阳陵泉:散热 用针原则: 针法:阴谷往上,阴陵泉往上,然谷往下脚趾方向,阳陵泉往上。 上午:阴谷右,阴陵泉右,然谷右,阳陵泉左 下午:针刺方向不变,穴位左右调换过来。 午时不扎针。针具,角度,留针时间,注意事项同上。 四,胃寒四针 调理思路: 温中(本)+散寒(标) 温中阳为本: 胃寒无论外寒还是内寒,时间稍久都会损伤中阳,造成中阳不足,补中阳,解决的是根本,治的是病根。 散寒治的就是标:标本兼治,一次见效,疗效稳定。 胃寒四针,五输穴施治: 取穴: 足三里:以大补气血,调补正气,土穴在这里温里治寒邪。 阳陵泉:土穴,温中 内庭穴:胃经的一个寒穴,驱寒 少商穴:除寒阴阳平衡。 用针原则: 足三里往下扎针,阳陵泉往下扎针,内庭穴往上足心方向,少商穴往上指根方向扎针。 上午:左足三里,左阳陵泉,左内庭穴,右少商穴。 下午:针刺方向不变,穴位左右调换过来。午时不扎针。 ![]() ![]() 针具,针刺角度,深浅,留针时间同上,禁忌:孕妇,经期,心脏病以及危重患者不扎针。 五,膝关节凉痛 调理思路: 通络温阳(本)+散寒(标) 取穴:足三里,阳陵泉,内庭,少商,内外膝眼。 用针原则: 针法: 内外膝眼刺络拔罐 足三里往下,阳陵泉往下,内庭穴往上,少商穴往上。 上午:左足三里,左阳陵泉,左内庭穴,右少商穴。 下午:针刺方向不变,穴位左右调换过来。午时不扎针。 ![]() 六,外阴瘙痒四针(滴虫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 调理思路: 清热利湿(本)+止痒(标) 取穴: 曲泉:滋阴清热 尺泽:滋阴清热 太冲:清热利湿 阳谷:清热利湿 用针原则: 针法:曲泉往上,尺泽往下,太冲往下,阳谷往下。 上午:右曲泉,右尺泽,右太冲,左阳谷。 下午:针刺方向不变,穴位左右调换过来。午时不扎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