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菖蒲 “剃头” 那些事

 老友mk09qda3vs 2025-05-06
---有深度的阅读,尽在菖蒲研究院---
图片

最近有蒲友咨询菖蒲“剃头”后,出现发黑、发黄的现象,咨询应该如何应对等问题。进入到春天,许多蒲友陆续开始给菖蒲“剃头”,目的是为了菖蒲更加“有型”,更有利于赏玩,这是好事。为了更好的分享菖蒲“剃头”后,如何养护的经验,特将早些时间剃头的菖蒲,日常养护的方法进行了整理,供大家参考。

3月初,笔者专门写了一篇《菖蒲“修剪”正当时》的原创文章,这篇文章也是基于对菖蒲“剃头”的过程,进行了还原,并分享给大家。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养护,当时剃头的菖蒲,已长势“喜人”,菖蒲的状态极佳,甚是喜欢。在菖蒲“剃头”后的这一个多月时间里,笔者是如何养护的呢?

图片

一是对浇水的“控制”。菖蒲“剃头”后,叶片及根部都进行了修剪,菖蒲整体所需的水分需求也同比例下降,也就是说菖蒲对水的需求降低了,因此,要把握好浇水的节奏。

这里也要分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菖蒲刚“剃头”后的一周时间,是菖蒲服盆的关键时间节点,在这个阶段,要保持菖蒲植料一定的湿润度,有利于促进菖蒲更快服盆。另一个阶段是菖蒲服盆后,进行快速发芽生长阶段,土壤水分不易过多,相对控制浇水频率,有利于促进菖蒲根部的生长,进而促进叶子发芽生长。

图片

二是对通风的“苛刻”要求。菖蒲“剃头”后,由于叶片和根部有被剪断的“伤口”,极易引起“腐烂”。因此,笔者采取的是保持自然通风的环境,促进其“伤口”的愈合。菖蒲“剃头”后的通风环境,要求还是很“苛刻”的,相对于整棵的菖蒲,笔者会将剃头后的菖蒲,放置在整个养护环境更加通风的位置。

图片

三是对环境湿度的要求。菖蒲的生长,其实很重的一个因素是湿度环境。土壤保持相对的湿度,也是提供此类环境。笔者由于在小环境中,养护多盆菖蒲,形成了自身微循环的湿度小环境,菖蒲的长势就较好。对于多数蒲友来说,根据自身养护环境来维持一定湿度,在菖蒲剃头后的一段时间,还是有必要的。

图片

四是多观察。对于剃头后的菖蒲,也需要多观察。如出现腐烂、发黑的情况,要及时处理,避免影响整颗菖蒲。及时对腐烂等情况的处置,可以让菖蒲渡过剃头后的“危险”时期。

图片

当然,菖蒲“剃头”的那些事,写写有这么多,其实真做起来,并不难。教给大家最简单实用的“剃头”成活经验:菖蒲“剃头”选择温度相对不高时展开(一般15-25度适宜);高温不剃头(养护高手除外);多观察,快处置;勤通风,适度水。菖蒲“剃头”的那些事就不是事了。

THE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