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古传说(6)--颛顼帝喾

 陆一2 2025-05-06

    上回说到黄帝击败了蚩尤,由此天下归服,炎帝也对黄帝佩服的五体投地,于是天下人共同推举,黄帝成为了天下之主。

     黄帝有25个儿子,产量大,其中得到黄帝姓氏的人有14个,至于剩余11个为什么没有得到姓氏,那不知道。不过后人解释为建立自己姓氏者14人,那所谓建立姓氏,应该就是发展为独立的部族,也就是说这14个儿子分家了,单干去了,这样解释似乎更加合理一点。《史记》上只记载了黄帝的一位夫人,正妻,叫做嫘祖,嫘祖那不是一般人,她善于做衣服,而且发明了养蚕技术,并且把蚕丝弄下来织衣服,由此发明了丝绸,那真是时尚界大佬,嫘祖给黄帝生了两个儿子,分别叫玄嚣和昌意,但是这二人却没有成为黄帝的继承人,具体原因不得而知,魏晋时期的《竹书纪年》说黄帝把昌意流放到弱水,也有说法说玄嚣流放到泜水,昌意流放到弱水,那这两条水在哪,说法有很多,那不管在哪吧,可以确定一点,那就是这俩儿子犯了错误,所以被黄帝给流放了,由此他们也失去了继承权。

     就这样,黄帝活到了三百岁,非常长寿,对这个说法,孔子的一个学生叫宰我提出疑问,黄帝活到三百岁,这还是人吗,孔子白他一眼,说你先把尧舜禹汤文武周研究透彻了再说,研究黄帝做什么,宰我这个人一根筋,看名字都感觉可能他有点受虐倾向,他说做学问怎么能知难而退,遇到不知道的,就不研究,专门研究知道的东西,那有什么好研究的,就要问,孔子说:“黄帝活了百年,这就利民百年,死后人民敬畏他百年,他的教诲又流芳百年,加起来三百年。”孔子这是偷换概念,好在宰我也不是很聪明,被孔子绕进去了,感觉哪里不对,又说不出来,拉到,接受孔子的建议,研究别人去。

      黄帝之后,继承黄帝位置的人名叫高阳,被称为“颛(zhuān)顼()”。

      高阳是屈原的祖先,《离骚》第一句就是“帝高阳之苗裔兮”他是高阳的苗裔、后代。颛顼是黄帝的孙子,是上面讲到的昌意的儿子,也就是说黄帝并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哪个儿子,而是直接传给了孙子,后世对此评价,认为黄帝恩怨分明,昌意犯错,流放了,但是昌意的儿子颛顼没有错,所以还让颛顼做自己的继承人,那要到了后世,不杀光就不错了,还想做继承人,做梦都梦不到。

     颛顼沉稳而有计谋,通达而知事理,种植庄稼、养殖牲畜都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条件,推算四时天象,依照鬼神之礼来制定礼仪,理顺四时五行之气以教化万民,洁净身心以祭祀鬼神。也有说法说黄帝之后并不是颛顼,而是玄嚣,也被叫做青阳,少昊,但是少昊可能干的不怎么样,颛顼11岁就开始辅佐少昊,到了20岁就取而代之,至于这里的取而代之指的是推翻玄嚣,还是玄嚣挂了,那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史记》也没采用这种说法,压根没提玄嚣的事。

      颛顼成为下一代帝之后,效仿自己的爷爷黄帝,也喜欢坐着车到处巡视,他往北走到了幽陵,幽陵不是说什么地府之类的地方,指的就是今天北京;往南到过交趾,就是今天越南这里;往西到过流沙,到流沙河去了,流沙在哪今天有争议,有说是张掖,也有说流沙泛指沙漠地区;往东到了蟠木,蟠木指的是扶桑,不是日本,扶桑具体指哪里不明确,有点神话的性质在里面,传说扶桑海拔非常高,比太阳还高,是日出之地。

     黄帝和颛顼需要到处游走,这大概是因为当时统治得技术非常不成熟,所以没办法,只能到处去视察工作,就像日后辽国皇帝也需要到处走,四时捺钵一样。

     颛顼旅游的效果还是很好的,不仅看遍了国家的大好河山,天地万物,凡是日月所照到的地方,没有不臣服于颛顼的,当时可能不能叫臣服,还是叫归附吧。

     《山海经》说共工打算夺权,干掉颛顼,但是失败了,于是一怒之下撞到不周山,当然这个说法和我们熟悉的故事出入太大,不予采纳。

      颛顼虽然好像也没干太多事情,《史记》对他的描写也少的可怜,比我写的少多了,但还是被认为是五帝之一,五帝中的第二位。有说法认为颛顼号称“玄帝”,玄就是黑色,黑色的君主,可能他喜欢穿黑衣服吧,黑色百搭,颛顼要求女子在遇到男子的时候,必须恭恭敬敬站在路旁,让男人先走,否则就流放蛮荒。这个说法如果成立,那就意味着颛顼开创了中国男尊女卑的社会。母系社会彻底结束,君权男权和父权社会建立起来,这事对于现代人来说,不仅不是什么功绩,简直就是罪孽,但是对于讲究伦理纲常的古人来说,颛顼制定了更加严格,更加细化的礼仪制度,这就是颛顼的贡献,那颛顼作为五帝之一,也就实至名归了。

     颛顼在位78年,那他20上位,活到了98岁,对比黄帝的三百岁,这绝对算英年早逝了,对于上古人物寿命的记载不比太当真,这其实反应了人们对于长寿的向往和对死亡得恐惧,既然死亡不可避免,那就多活,长寿,以此来对抗死亡,就像之前读日本史,日本前几十位天皇,大部分都是神话天皇,在位随随便便六十多年,七十多年,甚至一百多年,结果等到后来,有确实记录了,在位五年八年大有人在。

     话说回来,颛顼之后,继承帝位的不是颛顼的儿子,而是颛顼的侄子高辛。《史记》说颛顼有一个儿子,叫穷蝉,实在是不明白这个名字的意思,《史记》是只写了颛顼这一个儿子,其他记载则说颛顼有俩儿子,哥哥是穷蝉,弟弟是魍魉,这个名字更加不明白了,生了个鬼这是,穷蝉想要夺取帝位,所以打算杀死魍魉,魍魉逃到雷泽,就是伏羲他妈华胥氏怀孕的地方,彻底变成了鬼。东汉才子,蔡文姬的老爹蔡邕则说颛顼有仨儿子,而且死后都变成了厉鬼,“其一者居江水,是为瘟鬼;其一者居若水,是为魍魉;其一者居人宫室枢隅,善惊小儿”,看来颛顼这人有点问题,生下来得都是什么玩意。《竹书纪年》也说颛顼挂了之后,有个叫术器的人作乱,被高辛给灭了,这术器又是哪位,不知道,可能和穷蝉有关系,那不管怎样,可以推测出颛顼的统治确实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谋杀政变这种事情已经开始发生了。

     高辛,在继承颛顼帝位后被称为“帝喾()”不是地下车库的意思。高辛的爷爷是玄嚣,父亲名为蟜极,母亲未知,没有记载。高辛刚出生的时候就会说话,还告诉别人自己的名字,不知道他爸妈看到这一幕有没有吓一跳,不过当时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一般,这属于正常现象。高辛长着两排牙齿,以至于年老之后牙口比年轻人都好,吃嘛嘛香。

     帝喾15岁就辅佐颛顼,到了三十岁,颛顼去世,帝喾继承了颛顼的帝位,这么一算上古时期生孩子都很晚,颛顼死的时候98了,他侄子才30岁,黄帝死的时候300岁,孙子才20岁。

     帝喾非常聪明,可以了解久远的情况,可以洞察细微的事理,顺应上天的旨意,知道百姓之所急,仁德而且有威严,温和而且守诚信,修养自身品德,天下归服。帝喾生活节俭,抚爱万民,把有益的事情教给他们,推算日月的运行以定岁时节气,恭敬地迎送日月的出入,这也是闲的,谁闲的没事每天欢迎太阳月亮。反正帝喾德行高尚,所以日月之下,没有不归服的。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帝喾的事迹比颛顼还要少,少得可怜,司马迁也不怎么写,就写了一些官话套话,那可以这么理解,帝喾时期统治相对稳固,而且帝喾也不喜欢去外面瞎晃悠,比较宅,所以事迹就少了。另外《竹书纪年》还说帝喾喜欢音乐,和颛顼一样,闲的没事就编曲,写了不少曲子,帝喾就找了一个盲人来敲鼓击磬,凤凰听到音乐就开始跳舞,也不知道为啥帝喾要找一个盲人来表演打击乐,可能盲人音准比较好吧。

      不管怎么说,帝喾就这样没什么作为,所以也不知道为何要把他也列为五帝之一,所以五帝很可能只是凑数,三皇五帝,念起来押韵上口,那帝喾就这样平平淡淡过完了自己五帝的一身,帝喾在位长达六十三年,活到了95岁,当然也有说帝喾在位70年,那就是活到了一百岁,那么帝喾之后,将会由谁来继承他的帝位呢?有关这些内容,我们下回再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