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前炮——恒瑞医药是否低估?

 rwm1110 2025-05-06
我不怕会一万种腿法的人,我最怕把一种腿法练习一万次的人。
——李小龙
目录
一、公司简介
二、RPS水平
三、基 本 面
1、行业空间
2、商业模式 
3、竞争能力
4、业绩分析
5、未来业绩预期  
6、估值
四、技 术 面
五、结     论 

恒瑞医药成立于 1970 年,是一家从事创新和高品质药品研制及推广的国际化制药企业,聚焦抗肿瘤、手术用药、自身免疫疾病、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领域进行新药研发。
公司研发管线丰富,除传统优势的肿瘤领域,还前瞻性地广泛布局自身 免疫疾病、疼痛管理、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眼科等多个治疗领域,为中长期稳健增 长前瞻布局。
从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速角度看,2008-2019 年间一直保持快速增长,2020-2022 年受到仿制药集采、创新药医保谈判大幅降价、全球突发事件等影响导致收入和 利润端出现较大波动。
图片
经过 3 年的消化出清,全球突发事件影响结束,院端开始复苏,公司创新药新增量持续放量驱动下,公司 2023Q1业绩开始反转至今,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速显著恢复。
RPS指标是陶博士最看重的资金方向指标,我个人的理解是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作为价值投资者,我更注重于基本面的研究,但22到24年三年踏空让我俯下身来深思:价值投资是不是圣杯?
显然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圣杯,只要适合自己的就是圣杯。就我个人的性格而言,不仅仅要要深度研究基本面,还要关注被低估的公司,价值被发现的时刻。
而RPS就是相当优秀的关键时刻发现指标,虽然还不够完美。投资本就是遗憾的技术,何必纠结呢?
2025年3月27日,RPS指标再次翻红,
图片
仅仅依靠RPS可能还会有疑问,定价资金入场了吗?我们再看看股东数:从2022年7月80多万户到了当下的40多万户。
图片
行业空间
全球医药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将达到2.09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约4.3%。生物药领域增长更快,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达1628亿美元。
国内市场需求:中国药品支出从2014年的1030亿美元增至2023年的1630亿美元,未来5年CAGR约3.8%,2028年预计达1970亿美元。老龄化加剧(2025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20%)和疾病谱变化(如肿瘤、代谢疾病高发)推动刚性需求增长。
商业模式
恒瑞医药作为中国创新药领域的龙头企业,其商业模式经历了从仿制药到创新药、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化布局的转型,形成了“仿制打基础,创新赚大钱,出海找增长”的核心逻辑。
业务结构主要涉及仿制药业务、创新药业务和出海业务。
仿制药业务:早年通过生产专利过期的高仿药(如化疗药)积累现金流,但受国家集采政策冲击,利润大幅缩水。2024年仿制药收入占比已低于50%,但仍是稳定现金流的来源16。  
创新药业务:主攻肿瘤、代谢疾病、自身免疫等领域,2024年创新药收入占比超50%,核心产品包括PD-1单抗(卡瑞利珠单抗)、HER2 ADC药物等,利润率高且受医保谈判影响较小。2025年计划上市20款以上创新药,覆盖更多适应症。  
出海业务:通过“License-out+NewCo”模式授权海外权益,2023年完成5笔交易(总金额超40亿美元),2024年GLP-1药物组合以60亿美元授权给Hercules,首付款1.1亿美元并持股19.9%
恒瑞医药的商业模式本质是“以仿养创,以创拓海”,通过仿制药现金流支撑创新研发,再以创新药高利润和国际化合作打开增长空间。
竞争能力
在中国创新药里有几大巨头:恒瑞医药、君实生物、百济神州、荣昌生物、信达生物等,其中恒瑞医药在全球药物研发排名为13位,是中国创新药领域的龙头企业,其竞争优势有很多方面,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其研发能力。
从生意模式的角度看,医药是永续需求,而且很多药物属于必需消费品,医药企业最核心是能够开发出细分领域的龙头产品。
目前,公司已在中国获批上市 19 款新分子实体药物(1 类创新药)、4 款其他创新药(2 类新药),另有 90 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约 400 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
不用看别的,仅仅看一下几十页的管线介绍就知道这家公司牛逼的研发能力。详情请前往观看年报。
孙飘扬回归后,恒瑞深度转向创新药领域。并引进国际化人才,专业负责出海项目。虽然目前出海营收占比只有2.56%,但对于过去一直很牛逼的优等生,你认为恒瑞谁出海成功吗?
图片
业绩分析
2025年3月30日家年报,恒瑞医药2024年全年营收增长22.63%至279.85亿元,其中创新药销售增长30.6%至138.92亿元。净利润63亿元,同比增长47%;扣非净利润62亿元,同比增长49%。2024年创新药销售收入达139亿(不含对外许可收入),营收占比近半,同比增31%
图片
图片
2025年一季度,恒瑞医药实现营业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74亿元,同比增长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8.63亿元,同比增长29%。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达15.33亿元。
图片
仔细看一季度财报,我们发现,公司将IDEAYA Biosciences海外独家许可的7500万美元首付款确定为收入
图片
这种模式属于海外授权的出海模式,问题的关键是这种模式是否可以长期下去?
不能否认,对于当下的恒瑞来说,这种授权模式是当下最适合的模式,同时仔细看年报,有这么几句话:
图片
图片
不仅创新药在国际化,在国内卷,不如仿制药也在国际化出海。
未来业绩预期
我们之前聊过,公司的基本面属于慢变化因子,展望未来,相信3年以内,恒瑞的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不会剧烈改变,可以预测是的是恒瑞的研发能力和国际化进展将进一步推进。
未来公司的财务数据比现在会更好看。将来在国际医药市场一定会有恒瑞的一席之地。如果百济神州算是开启了国产创新药出海的先锋的话,相信随着恒瑞在港股上市成功,未来3-5年内,将迎来国产创新药的出海浪潮。
未来也许某个时段,会出现医药出海概念。
图片
估值
按照博主的用市值/扣非净利润计算的PE,自21年历史最高价95元以来,恒瑞估值区间在:45-89倍之间。当下近60倍PE。算不上便宜。
如果逆向思维倒推:维持现在的估值水平,需要恒瑞至少维持30%的利润增速。
图片
根据马克维尼的四阶段理论,恒瑞处于那哪个阶段呢?
图片
总结:恒瑞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经过4年来的集采政策,股价泡沫、行业利空接近出清,无论是全球还是国内,创新药是未之路,而恒瑞恰恰是这条路上的最优秀公司之一。
适当的时机值得拥有。
图片
又到了周末时间:前期福利继续,获得者可以拥有几十本投资电子书。还可以获得DXW2.0版本。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