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AI写作,一定要自己写初稿!耶稣来了也不改我说的!

 今生再约 2025-05-06
做个有内容会变现的IP

在AI写作训练营的第一周,我强调了一个观点:

初稿一定要自己写。

然后课后有学员提问:

“老师,这个观点是不是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章来灵活调整?比如成长故事确实要自己写,但像干货文、认知文,AI写出来可能更逻辑清晰、结构完整,能不能直接用?”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甚至可以说,问到了AI写作的本质。

今天我就来展开聊聊:到底什么时候该自己写,什么时候可以交给AI?

先说一个背景。

这已经是我第6期AI写作训练营了,前5期我讲的理念是:

初稿可以自己写,也可以交给AI。

尤其是当你对某个主题不熟,或者写作能力还没建立起来时,AI是你最好的“起稿搭子”——

它能提供一个基础结构,帮你从0到1,迅速搭建出一篇“还不错”的文章。

但到了这一期,我为什么改口强调:

「初稿必须自己写」

让我反复无常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是:我想带大家做的是IP,不是知识搬运号。

很多人写文章的终极目标,其实不是“发出来就完事”,而是吸引志同道合的读者,建立长期信任关系,甚至最终让别人购买课程、加入社群、形成转化。

这一切的前提是:
别人信你。

如果你写的内容,是你不熟、AI熟;你写的案例,是你编的、AI查的;

读者看完来请教你,结果你答不上来……

你说他怎么信你?你怎么成交?

所以不管你写的是观点型、经验型还是干货型,

内容都必须从你的真实经验和理解出发。

第二个原因:AI越来越强,“自己”才是唯一护城河。

两年前,AI写出来的东西还不堪大用,只能起辅助作用

现在,它已经能写出七八十分的文章了,甚至比很多人写得更流畅。

那你有没有想过:

当所有人都能通过提示词生成一篇像模像样的文章时,你凭什么脱颖而出?

答案很简单——

你是谁,你经历了什么,你怎么看这件事。

你的思想、你的表达、你的独特性,才是未来最稀缺的内容资产。

而这种独特性,靠什么来积累?

就是靠你一篇篇初稿地写出来的。

不管你是写语音稿,还是写梗概,只要是你“亲自表达”的,那就是初稿。

而写初稿这件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功。

说到这,你可能要问:

我实在是太菜了,写不好初稿怎么办?

没事,你就先搞出一坨 shit,然后交给 AI 去优化。

包括结构优化、语言润色、风格调整、金句提炼……

为了方便你实操,我送你一个我自己常用的提示词模板:

你现在是资深写作教练,请你基于我写的这篇初稿内容,在保持原文表达风格和语言尽量不变的前提下,帮我进行以下优化:

1)调整文章结构,使其更有节奏感;

2)提炼一两句能打动人的金句;

3)整体语言风格保持真诚、

自然、简洁,不要生硬。下面是我的初稿内容:XXX

结一下:

1、你必须自己写初稿,不管是写观点、写故事,还是写干货——因为这是你打造个人IP的根基。

2、你可以用AI来润色、优化、扩展,但不是让它替你“说话”。

3、未来拼的不是谁写得像AI,而是谁更像自己。越早开始练习表达,越早拥有护城河。

最后提醒一句:

初稿不怕烂,就怕你不写。

别怕写得不好,怕的是你不敢暴露“不完美”的自己。

但恰恰是那个“不完美”的你,才是别人愿意关注、信任、跟随的起点。

写吧,从第一篇初稿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