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馆寻珍(112)

 美食美景皆不负 2025-05-07 发布于北京

北京石刻艺术

博物馆



在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除了室外有丰富的各类石刻展出,在后罩楼内还有“北京石刻文化展”,包括:“石破天惊——从石头到石刻”展、“诒晋斋” 书法帖石拓片展和“铁笔传神——透过刀锋看笔锋”展,内容也很丰富,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石刻之美。



  石破天惊——从石头到石刻
01

后罩楼西北角的室内是“石破天惊——从石头到石刻”展,通过展示各类石刻文物,让观众了解石头如何从自然之物逐渐演变为承载人类文化、艺术、信仰等诸多内涵的石刻艺术品,揭示石刻艺术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人类创造力的发展过程。这些文物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题材和风格的石刻作品,系统地展示了北京地区石刻文化的发展脉络。



雕云龙石券门【清】


佟国维家族墓地石坊坟额【清】(为康熙御笔)

科林斯式柱头【清】&爱奥尼亚式柱头【清】

状元石【清】
明清进士考中状元后宅前常置此物。
状元石

抱鼓型门墩【清】&石麒麟【明】


浮雕婴戏图鱼洗【清】

息水兽【明】


太子戏莲石抱框&凤戏牡丹石抱框【元】

丹陛石【清】

“官”款石虎【金】

金陵石坐龙【金】



妇人启门石雕【金】

石犀牛【唐】

塌腰石狮【元】

石羊【金元】

角狮一组【元】

四角攒尖石屋顶【北朝】(复制品)

宝塔寺塔佛造像【明】

定光佛舍利塔刻石五件【明】





着彩真武像【元】

浮雕南海观音石门【清】

弥勒造像【五代】

天王像【宋】

韦陀像【五代】

武周造像【唐】

佛头【元】

赵俊兴等造像碑【东魏】

朱清郎造像碑残座【北齐】

行龙牡丹栏板【元】

金陵行龙栏板【金】

残翁仲头像【宋】

联体石兽【清】

双狮柱础【清】

汉画像石【东汉】

雕朱雀石板【北朝】

雕夜叉石板【年代待定】

翼兽【唐】

“薛仁贵征东”故事刻石【明】

汉故幽州书佐秦君神道石柱及残石阙【东汉】
这是北京地区现存时代最早的石刻文物,距今有1900多年的历史。1964年在石景山区老山出土,共计17件,包括神道双柱、雕螭双础、阙顶、柱形构件等。
石人【东汉】

潘景晖等造像碑【北齐】

雕花八棱经幢构件【辽】

太和造像【北魏】(复制件)



北魏太和造像,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造,为北京最古老的单体石佛造像,原件收藏于首都博物馆,相关内容可见:宝馆寻珍(71)造像石佛殿相关内容可见:收藏北京记忆(42)




“诒晋斋” 书法帖石拓片展
02

“诒晋斋” 书法帖石拓片展是基于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馆藏的诒晋斋刻石举办的展览。诒晋斋刻石是清代成亲王永瑆主持摹刻的法帖原石,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藏有诒晋斋刻石九十五方,由于大部分是双面刻石,共得拓片一百五十余纸。这些拓片内容丰富,涵盖了永瑆书写、临摹、收藏的历代名家墨迹,展示了多种书法字体和风格。

成亲王永瑆是乾隆帝的第十一子,自幼酷爱书法艺术,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书家。他的书法用笔俊逸,结体疏朗,风格典雅,其楷书学赵孟頫、欧阳询,小楷出入晋唐,行草书亦纵逸深厚,颇具风采。展出的拓片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珍品,也反映了清代的文化艺术风貌和皇家审美情趣,对于研究中国书法史和清代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铁笔传神——透过刀锋看笔锋
03

在后罩楼东北角的室内是“铁笔传神——透过刀锋看笔锋”展,展现了古代工匠以刀为笔,在石头上镌刻出具有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让后人透过刀锋所留下的痕迹,领略到书法艺术的笔锋韵味和精神内涵,体会到石刻艺术中蕴含的高超技艺和深厚文化底蕴。

展品包括书法石刻珍品、碑碣墓志、摩崖石刻拓片等,除了石刻实物,还展示了大量的拓片,使人们能够领略到不同历史时期书法艺术的风格演变和石刻工艺的精湛技艺。


“长春会馆”石额【民国】(是吴佩孚的字)

“斋”字残石【金】

“四行储蓄会”石额【民国】(四行是盐业银行、金城银行、大陆银行、中南银行的合称)

“平则门”石额【明】(阜成门原名平则门)

恒慈上人行实刻石【清道光】(恒慈上人是清代潭柘寺一任住持)

孙中山先生奉安纪念碑【1929年】

雷孙秀英静宜女士墓碑【1948年】(上面刻有其丈夫写的挽联和她写给丈夫的情诗)

刑部题名第三之记碑【元】(2004年时在天安门城楼前东观礼台后夹道地下1.5米处出土,证明了元代中书省与刑部的位置)

郭君墓志【唐】


韩佚墓志【辽】

纳腊卢氏墓志【清】(卢氏为纳兰性德原配夫人,《蝶恋花》《浣溪沙》等悼亡词皆为卢氏而作)

《浣溪沙》

 [清]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蝶恋花》

[清] 纳兰性德

辛苦最怜天上月,

一夕如环,

夕夕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

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

燕子依然,

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

春丛认取双栖蝶。 

黑舍里氏圹志【清】(她是索尼的孙女、索额图的女儿,死时仅有七岁,这个碑也是精致小巧)

刘道谦塔铭【元】(仅为幢身的一段,曾为明城墙填充之物,上世纪七十年代修环线地铁时出土)

造像幢【金】

仿木石屋面【北宋】(曾为明城墙填充之物,修环线地铁时出土)

佛顶大悲心陀罗尼幢【辽金】
七佛宝幢【民国】

《阴骘文》刻石【清】

《敬和堂法帖》刻石【清】(现存157石)

图片拍摄于2024年10月、2025年4月

【本号第777篇文章】
Image
《宝馆寻珍》百集索引(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