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视频平台的微短剧布局到哪儿了?

 昵称71217366 2025-05-07 发布于广东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使用率为59.7%,仅半年时间微短剧独立APP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从90分钟涨到101分钟,已经追平即时通讯。面对微短剧独立APP的“抢跑”,以“爱优腾芒”为代表的头部长视频平台开始调整自身战略,持续发力微短剧板块的布局,多方位推进微短剧的精品化发展,构建长短互补的生态图景,目前已取得一定成绩。

根据平台战报,爱奇艺短剧《原罪》分账金额超过3000万元,创下2024年短剧行业分账新纪录。2025年第一季度,《一本正经》《阴阳裁缝》《麻衣神婿》等在长视频平台播出的微短剧也取得了热烈的反响。这些作品通过高密度的剧情爽点、精良的制作水准和演员精湛的演技获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让行业看到了长视频平台精品微短剧的水准和发展潜力。

数据来源:《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

内容制作:精品化、IP衍生、AI赋能

如今观众的内容取向已经从单纯的“短平快”转向“短精深”,这就要求微短剧既要满足碎片化的娱乐需求,又要追求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平衡。头部长视频平台“爱优腾芒”利用自身在内容制作上的优势,以“精品化”战略构建内容护城河。

2025年2月,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王娟在首届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上提出,要“将长剧预算中10—20%的低效部分转移到横屏微短剧的开发中,推动微短剧的精品化开发”,这一举措说明了长视频平台对精品微短剧的大力扶持。

那么何谓“精品”呢?其实,早在2022年底腾讯视频就曾提出“三气”的内容方向,即“烟火气、少年气、新鲜气”,既要摒弃同质化、粗糙化的低质短剧,又要呼应“微而不弱,短而不浅”的创作导向。其中“烟火气”指对温暖现实题材的深耕和社会价值的表达,“少年气”锚定年轻用户,通过热血、青春题材展现年轻人的拼搏风貌,“新鲜气”则倡导题材和叙事上的推陈出新。例如《怪奇笔记》贯彻“三气”以豆瓣7.6的高分树立了微短剧精品化的标杆,在“荒诞中见真实”,用奇幻外壳包裹现实内核,以奇幻设定为棱镜,折射出普通人面对困境时的情感温度与人性光辉。这种“悬疑为表、温情为里”的叙事策略,既保留了短剧的强节奏与猎奇感,又通过映射普通人在现实中的挣扎与成长,与观众产生深层共鸣。

此外,爱奇艺、优酷、芒果等长视频平台也纷纷布局微短剧的精品化开发,致力于打造长短互补的可持续生态。

近日,爱奇艺宣布将“爱奇艺极速版APP”改名为“爱奇艺微短剧APP”,并发布“精品微剧千部计划”“精品短剧百部计划”“普法微剧万集计划”等,积极与长信传媒、太合影业等拥有丰富长视频内容创作经验的头部公司合作,充分发挥长板,放大内容优势。

2025年3月19日,优酷正式宣布成立“微短剧中心”,开始加大对精品微短剧的资源倾斜,优酷移动端也将原来的“短视频”频道更名为“短剧”频道,成为距离“首页”最近的板块,通过频道升级提升用户的触达率。

芒果TV“星火计划”聚焦“人、激励、成长性”三大维度,培养顶尖人才,驱动长剧团队进入微短剧,同时通过政策和分账激励机制提升平台微短剧整体质量。如近日芒果TV发布的“2025年精品微短剧分账合作模式”,将剧集时长、分账周期、分账模式做了细致划分,依据项目在平台的播出流量、收入、拉新数据等综合评定观众“喜爱度”,并分为S级、A级、B级,给予阶梯奖励以及首页、频道页等多渠道资源扶持。

长视频平台除了发力微短剧的精品化开发,也通过IP衍生的策略加速融入微短剧赛道。芒果TV以头部综艺IP为基础,成立“热点剧场”,联动《中餐厅》《全员加速中》《乘风》等综艺,开发“悬疑推理”“家庭伦理”“娱乐圈”等主题短剧,实现流量和口碑裂变。例如《密室大逃脱》的衍生短剧《狸猫书生》,由原NPC演员主演,延续悬疑探案风格和“淮竹清风书院”场景,通过长线剧情补全角色成长弧光,构建更完整的叙事宇宙,强化IP的沉浸式体验。2025年春节期间,《狸猫书生》上线后连续8天登顶微短剧播放指数榜首,成为2025年第一季度的现象级微短剧作品。

除却综艺IP,芒果TV也善于挖掘“国民级”的影视IP进行高概念改编,如《还珠格格》反转版短剧讲述当红女明星穿越到崩坏的《还珠格格》原著中“拨乱反正”的故事,这种年轻化、反转化的设定大大吸引了IP受众的关注。

腾讯则合理利用阅文集团和腾讯动漫积累的海量IP,推出“奇迹短剧”平台,将网文IP批量转化为微短剧,从而吸引既有粉丝群体并拓展新受众。这类微短剧融合网文IP中“破镜重圆”“强制爱”等类型元素,通过缩短叙事时距将长篇小说IP中的关键情节点、爽点提炼出来,在短篇幅内实现情节高密度的表达,不断对观众进行视觉和情感的“轰炸”,令观众在小说和微短剧间反复“上头”。例如改编自七猫中文网同名小说的《夺娶》,由长剧演员周峻纬领衔主演,上线腾讯视频首日就登上抖音主榜TOP8、娱乐榜TOP1、微博主榜TOP17,累计分账数额破700万。

此外,长视频平台积极探索AI技术赋能微短剧制作。芒果TV推出微短剧《狸猫书生》的“AI版本”,由AIGC棱镜内容创作团队打造,采用AI技术生成角色、场景及特效,实现剧本创作、分镜设计到后期制作的全流程技术赋能。

腾讯视频播出的《兴安岭诡事》利用大语言模型自动抓取“东北五仙”的传说构建故事框架,并利用AI还原鼠群围攻、五仙现身等奇幻画面,替代了大量危险性的实景拍摄。同时,虚拟演员表演由AI主导可以实现24小时连轴拍摄。尽管观众认为AI演员和AI镜头连贯性等存在瑕疵,但AI的使用确实能令微短剧制作“降本增效”,长视频平台对于“AI”的探索是有长远意义的。

整体来看,长视频平台在微短剧内容策略上,通过精品化、IP衍生、AI赋能三条路径并行,尽可能发扬自身在内容深度和画面质感上的优势,从而实现差异化竞争。

市场拓展:剧场化运营,打造品牌化内容矩阵

在微短剧的市场拓展上,长视频平台通过剧场化运营,对微短剧进行主题化、系列化的内容整合,精准匹配用户需求。

爱奇艺将微短剧细分为“微剧场”和“短剧场”。“微剧场” 聚集1—5分钟的竖屏内容,涵盖面向女频的“女性成长、爱情、甜宠”等题材,针对男频的“逆袭、玄幻”等题材,以及关照银发群体的“生活、都市日常”等多个细分题材。而“短剧场”则主要提供5—20分钟的横屏内容,对标长剧叙事,注重剧情的完整性和制作精良度,覆盖古言、现偶、悬疑等类型,与长剧集形成互补,填补了“中等时长”内容需求的空白。

芒果TV依托湖南广电的生态优势,与湖南卫视联合打造全国第一个黄金档微短剧剧场“730大芒剧场”,多次开创微短剧“上星”先例。2025年,芒果TV推出主题剧场品牌“大芒·元剧场”,以“岁聿云暮,一元复始”为主题,通过“剧场化+精品化”策略打造系列优质微短剧,结合传统文化、文旅元素与现代叙事,呈现多类型故事,覆盖古装、都市、悬疑、家庭等题材,如《龙行龘龘》探索城市文化与非遗传承、《姜颂》聚焦古代女性反抗命运、《继承风暴》展现遗产继承的都市悬疑、《见君心》演绎复仇与权谋交织的爱情等。

腾讯针对微短剧推出“十分剧场”,坚持“以精为尺,向美同行”的理念,涵盖年轻用户喜爱的多元题材,涌现了《富贵逼人太甚》《今人不见古时玥》《点石成金》《暗香来》等多个精品微短剧,既观照文化传承、家国大义的价值呈现,也注重年轻化叙事的表达,激发了观众的观剧狂潮。

头部长视频平台通过积极布局剧场化运营、集中资源打造垂类内容,有助于打造品牌化内容矩阵,提升用户黏性与市场影响力,打破用户对红果等短剧平台的单一依赖。

\现实困境:长视频基因与微短剧生态的冲突

长视频平台通过积极布局在微短剧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着市场份额被抢占、长短剧生态水土不服带来的一系列挑战。

首先,红果短剧等独立微短剧APP已经抢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长视频平台作为较晚的入局者,后续生存空间的抢占存在一定难题。

红果凭借字节跳动的算法推荐和流量池,通过“看剧领金币”机制吸引下沉市场和大量中老年用户,同时向年轻群体渗透,用户画像逐渐覆盖16—40岁核心娱乐人群,迅速崛起为短剧领域的头部平台。根据第三方数据机构QuestMobile三月底发布的数据,截至2025年1月,红果的月活跃用户达1.66亿,仅3月单月分账金额就超过5亿。

其次,微短剧观众的观剧习惯和长视频平台的商业模式存在水土不服。长视频平台长期依赖“会员订阅”和“中插广告”收入,而微短剧的核心用户更习惯“免费观看”的观剧模式,对长视频平台微短剧的会员付费意愿较低。

例如,腾讯将微短剧纳入会员体系,但用户对“十分剧场”中大量“首集即VIP观看”的短剧意愿不高,导致拉新效果有限。这种“打开即退出”的行为,本质上源于平台基因的错配——当观众带着刷短视频的预期进入长视频APP,却被迫接受前贴片广告、会员验证等传统交互流程,这种体验落差直接导致了用户的流失。

为此,长视频平台也尝试通过会员免费观看的模式拉回原始用户,实现对下沉市场的拓展和竞争。例如爱奇艺微剧场中包含不少无需会员的免费微剧,通过免费的模式降低用户付费门槛。2025年初腾讯依托微信社交裂变和视频号流量,推出“火星短剧社”小程序,采用“免费+广告”模式,由腾讯视频及合作方提供独家竖屏微短剧内容,用户观看30秒广告后可免费解锁一集剧集,旨在通过轻量化体验吸引下沉市场用户观看广告解锁剧集。同时,微信生态内嵌的“短剧”入口也为其提供了流量支持,用户可直接跳转至第三方小程序观看,形成“社交裂变+广告变现”的闭环。

值得肯定的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长视频平台的精品微短剧在内容厚度、IP储备与技术赋能上的优势逐渐显现,剧场化的垂类深耕也逐步将用户从“即时爽感”导向“持续黏性”。相信当传统影视工业的严谨与短视频的敏捷最终达成平衡时,微短剧或将成为连接长短内容、融合商业与艺术的枢纽,而长视频平台正是背后的核心引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