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周山荣公众号的第1244篇原创文章 2019年的郑州秋糖会上,当李书文举起那瓶标价99元的『国民酱酒』样品时,台下哄笑声几乎掀翻屋顶: 『这哥们怕是没睡醒?』『茅台镇的水深,别淹死外行!』——彼时的酱酒江湖,正上演着最疯狂的造富神话。 郑州、深圳的贴牌商靠着『茅台镇』三个字,单品年销过亿;二线酱酒品牌招商会,经销商带着现金排队交钱;行业共识是『300元以下无坤沙』…… 李书文,这位央视『赢在中国』全国总冠军,彼时的身份是投资人。但在台下的观众——那些酿酒和卖酒人眼中,李书文不仅是个『跨界疯子』,更是个『搅局者』。 因为,他在PPT上写道:『酱酒的成本,90%花在了不该花的地方!』李书文试图捅破酱酒的那层窗户纸。 2022年6月,李书文谋划了三年的『国民好酱酒,坤沙魁五首』悄悄上市。 ——2023年3月,贵州茅台旗下『亲民酱香』『大众酱香』台源酒发布。 三年后的2025年夏天,当茅台镇70%酒厂停产、基酒价格跌破30元/斤,当台源酒和茅台,都懒得再说什么亲民故事的时候,人们才惊觉: 那个2019年的『疯子』,难道是2025年的『先知』?他那瓶上市定价116元的魁五首,是否真的用一瓶光瓶坤沙,砸碎了酱酒的阶级霸权? 李书文和他的魁五首,仅用三年时间把自己活成了行业样本。 无论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怎样的,观察魁五首,或许能够给眼下焦虑、困惑乃至不安中的酱酒厂商,一点有益的启示。 我想给李书文写七封公开信。顺手取个了名字,就叫『七问魁五首』吧。以下,这是『七问魁五首』的第一封(是七封信七个问题,不是一次问七个)。 ![]() 1.七问李书文:周山荣对一名反叛者的灵魂拷问 一问:2025年酱酒寒冬,魁五首为何『沉默』? 行业哀鸿遍野时,李书文却未趁势扩张。你在等什么?是产能瓶颈,还是新商业文明的『冷启动』?难道魁五首也被库存压得喘不过气? 二问:15%毛利的理想,敌得过人性的贪婪吗? 有多少人表面喊着『长期主义』,背地里却是『下三滥』的路数?比如,那个据说是『李鬼』的『五魁首』,这三年来卖得不错呀!还有什么『六魁首』一直到『十魁首』,又算怎么回事? 三问:简装战略,是颠覆还是噱头? 你总说『包装是犯罪』,但年轻人晒朋友圈时,真的愿意跟简装甚至光瓶酒同框?毕竟,用户调研显示,78%的90后消费者认为『酒瓶颜值影响购买决策』。 四问:当茅台都做台源酒,魁五首还剩什么壁垒? 156元的台源酒上市时,行业都说『李书文赢了』。那么,『人民茅台』是理想还是生意?当台源酒跟进低价策略,魁五首的护城河在哪里? 五问:百元酱酒真是百姓所需,还是你一厢情愿? 老百姓喝50块的玻汾,老板们喝2000的茅台,116元的魁五首究竟卖给谁?消费者真的需要『百元酱酒』吗?抑或,他们只是厌倦了被『酱酒刺客』收割? 六问:新商业文明,为何救不了茅台镇的寒冬? 你说要『重塑产业价值观』,但2025年停产或即将倒闭的酒厂老板们,谁还记得你的布道?当酒厂酒商减产裁员,魁五首的『15%毛利』模式能否扛住周期? 七问:如果重来一次,还敢当这个『叛徒』吗? 当年围攻你的媒体,现在却夸你是『行业明灯』。但我知道,你还留着当年那封匿名信——『滚出茅台镇!』 那么,魁五首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是做酱酒界的小米,还是酿一瓶『思想酒』? ![]() 2.解剖魁五首:三板斧撕开行业遮羞布 2019年,行业共识是『300元以内无坤沙』。 李书文偏不信邪,魁五首首款定价116元,媒体惊呼『自杀式定价!』到2025年百元酱酒的市场规模,有研究者认为已经突破200亿元。 李书文做对了什么?魁五首定价逻辑是: 酒体成本占比90%、包装成本<10%、渠道利润压缩至15%。 再看成本。翻开贵州茅台2024年报,毛利率94.06%,直接成本率仅6%。按照李书文的逻辑,一瓶飞天茅台成本不到70元,终端价却高达2000元以上。 酱酒贵在哪?李书文的答案是: 渠道霸权,从酒厂到消费者,层层加价5-10倍;包装税,手工盒、景德镇瓷瓶,成本占比超30%;稀缺幻觉,『产能不足』曾是涨价最佳借口,直到2025年库存爆雷。 魁五首如何破局?简装战略,90%成本投入酒体,包装费用10%以内;扁平渠道,砍掉中间商,合伙人直链消费者(BCM模型)。 那么,魁五首,究竟谁在喝?谁在卖?来看抖音热评TOP3: 『第一次喝酱酒就是魁五首,现在回不去浓香了!』(@北京小酒馆,2.3w赞) 『老板说这是员工福利酒,结果自己偷喝半箱。』(@深圳打工仔,神评论) 『以前觉得酱酒是老爸的应酬工具,现在兄弟聚餐也喝魁五首——百元喝真坤沙,不丢面儿。』(抖音用户@酒鬼小张) 消费者只是缺钱,并不是缺心眼。 『酱酒今年根本卖不动,反倒是魁五首,复购的老顾客会整箱搬。』酒商的话也许有假,但顾客的行动不假。 这是李书文从300+到116元的降维打击,也是如今台源终端售价70元vs魁五首坚守116元的生死局——唤起用户千百万,动员群众用脚投票的残酷实验! ![]() 3.李书文没说的秘密:反霸权的三重代价 李书文的成功,在于他比大多数白酒同行提前看透了两点: 一是消费者觉醒,消费平权时代,老百姓花过去同样的钱,要喝更好的酒。所以,牛栏山跟茅台一样,都是中国白酒的『伟大』企业。 二是商业本质回归——暴利终将消亡,唯有『合理利润』才能穿越周期。 2025年的茅台镇,有人改行开网约车,还有卖起了街头小吃『小豆腐』,更有人决定停产应对,还有人悄悄抄底。而李书文告诉我们: 砸碎旧霸权的人,未必能成为新王,但一定照亮了方向。但霸权已碎,前路何在? 曾经,有自媒体嘲讽李书文『不懂酱酒』;曾经,核心产区有官员私下嘀咕:『这人怕不是来砸场子的?』 我就直说了吧,李书文,你是被孤立的『叛徒』! 没有传统渠道支撑,魁五首的运营高度依赖个人IP。某合伙人私下牢骚:『我微信有5000好友,但真正转化的不到200人。』 这是不是魁五首模式的『先天残疾』? 『15%毛利』像紧箍咒:涨价违背初心,不涨价难抵通胀。如今白酒行业深度调整,靠『15%毛利』撑得住吗? 这是不是理想主义的囚徒困境? 从直播间和短视频可以看出,今年李书文跑茅台镇的时间,明显比往年更多了。他是不是在布局什么? 这个时候,猜想的空间够大。喜欢看热闹的朋友,不妨关注一下。 春节后,在仁怀跟李书文见过一面。我没有跟他提及反霸权的代价,以他冠军+博士+投资人的履历,这些想必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理想也好,新商业文明也罢,不能当饭吃,甚至不能支撑李书文和魁五首走下去。但魁五首的价值,不在于它卖了多少瓶酒,而在于它证明了: 当所有人在狂欢时,那个坚持说『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可能才是唯一的成年人。 如果说,中国需要胖东来,那么,酱酒需要魁五首。 好吧,博士、冠军李书文,请继续你的『反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