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平 公正 公开 公益 ![]()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419) 唐·张志和《渔歌》中的“西塞山”在哪里?(续四) 渔 歌 [唐]张志和 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网友露洗遥峰月未沉问:钟教授您好!我是一名大学生,想向您请教一桩聚讼颇多的学术公案:张志和《渔歌子》中“西塞山前白鹭飞”的“西塞山”究系湖北黄石、浙江湖州抑或宜作宽泛意义理解?有论者认为:通过梳理,黄石西塞山也是名胜之地,白鹭飞、绿蓑衣的意象在张志和前已经存在于西塞山的诗歌中。您是否赞同?谢谢! 钟振振答:(接上期)我倾向于张志和《渔歌》中的“西塞山”在今湖北黄石,而非今浙江湖州。 以唐证唐,本来,张志和《渔歌》“西塞山”指今黄石西塞山一说,可以定论了。但为了弄清其 “西塞山”指湖州西塞山的错误说法产生于什么时代,我们不妨再追踪下去。 南宋前期,赵次公注苏轼《西塞风雨》诗,始说湖州西塞山是张志和《渔歌》里的“西塞山”。但赵次公是四川乐山人,四川、浙江,一西一东,路途遥远,他未必到过湖州。况且,他也没有交代所说有何依据,故不足采信。 纵观整个南宋时期,关于张志和《渔歌》“西塞山”究在何处的两种不同认知,一直并存着。 (一)认为张志和《渔歌》里的“西塞山”指今黄石西塞山的有: (1)叶梦得,(2)吴曾,(3)陆游,均见上期“答疑”。 (4)岳珂《至鄂期年以饟事不给于诗己亥夏五廿有八日始解维雪锦夜宿兴唐寺繁星满天四鼓遂行日初上已抵浒黄洲几百里矣午后南风薄岸舟屹不能移延缘葭苇间至莫不得去始作纪事十解呈旧幕诸公》其九曰:赤壁江头白羽挥,鳜肥西塞酒同携。归期应在初弦月,家住康山西复西。 按,此“赤壁”,指今湖北黄冈的赤壁,也就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的那个“赤壁”。黄冈在长江北岸,黄石在长江南岸,两地隔江相对。 “康山”,即庐山的别名。庐山在今江西九江。九江地处长江黄石段的下游,两地江面距离只有两百多里。 (5)张侃《跋王坦道江淮录》曰:予家邗城,淮邦素所稔闻。朅来清溪,有画生携胡二卿《江行万里图》求跋,见其江山历历,景态万状,已起余笭箵兴。今日朱之茂以王坦道《江淮录》见示,披阅数四,深愧前盟之未践也。然吾家西塞近在一鸡飞,他日一蓑一笠,往来于烟波间,亦未晩。此又大似逋者之宽限也。 按,“吾家西塞”即指张志和《渔歌》里的“西塞山”。张志和姓张,张侃也姓张,故张侃戏称该“西塞山”为“吾家西塞”。 张侃是因见《江行万里图》及《江淮录》一书而生发“蓑笠往来于西塞烟波间”之愿的,可知他认可张志和《渔歌》里的“西塞山”在长江上,即今黄石西塞山。 (6)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三三《江南西路·兴国军·景物下》曰:西塞山,在大冶县东五十里。张志和诗云:西塞山边白鹭飞。袁宏《东征赋》云:沿西塞之峻崿。今俗呼为“道士矶”。 又卷八一《荆湖北路·寿昌军·景物下》曰:西塞山,在武昌东百三十里,介大冶于两山之间,为关塞也。张志和《渔父词》“西塞山边白鹭飞”,即此。 按,寿昌军武昌县,即今湖北鄂州。今黄石在其东,两地相邻接。 (二)认为张志和《渔歌》里的“西塞山”指今湖州西塞山的有: (1)朱敦儒《浣溪沙·玄真子有渔父词为添作》曰:西塞山边白鹭飞。吴兴江上绿杨低。桃花流水鳜鱼肥。〇青箬笠将风里戴,短蓑衣向雨中披。斜风细雨不须归。 按,“吴兴”,即湖州的别名。 (2)倪思《经鉏堂杂志》卷一《张志和》条曰:吴与人指南门二十馀里下菰、菁山之间一带远山为西塞山也。山水明秀,真是绝境。家有小舫,时时载酒浮游其上。当八九月,秋气澄爽,尤可爱玩,特恨无志和诗笔胸次耳。 按,“吴与”显然是“吴兴”之误。“与”的繁体字是“與”,“兴”的繁体字是“興”,二字形近,极易互讹。 “下菰”,宋·谈钥《吴兴志》卷一八《事物杂志·乌程县》曰:下菰城,在县南二十五里。 “菁山”,《吴兴志》卷四《山·乌程县》曰:菁山,在县,与葛仙山相连。旧传葛洪种黄菁于此。至今山多黄菁。 (未完待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