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笑。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 这是原著第五回的一段话。红迷们再熟悉不过了。 熟悉归熟悉,但你真的确保自己读懂了吗? 这段话的前半部分,讲的是黛玉进贾府后的生活状态,祖母疼爱、哥哥相伴、姊妹和睦,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就是千好万好,风调雨顺,和谐社会。 但这一切,止步于宝钗,止步于薛家进府。 我们先打个暂停键。就这么几句话,就单轮现象,作者是不是告诉我们了:宝钗是黛玉的克星,是宝黛和谐生活的克星? 承认这一点很难吗?为什么硬搞什么黛钗合一?如今的蠢人们,竟然还磕起黛钗cp了!睁眼瞎吗? 取消暂停键,继续分析。宝钗有什么魔力,能让和谐变成不和谐呢? 作者给的答案似乎是:人多谓黛玉所不及.......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 假设这些都是真的(宝钗的确比黛玉优秀),那就会引发黛玉生活的全面崩盘,令黛玉【悒郁不忿】吗? 有多少人看这段,都理解成黛玉嫉妒宝钗啊! 然而,然而,作者用整整一回的章节写黛玉进府的种种细节,刻画了这世间最有教养、最端庄高贵、最聪慧通达的女子。 这样的女子看见个更优秀的人,会气到无法自持,气得癫狂失态吗?如果是这样,那她还是绛珠仙子吗?又何谈什么教养呢? 三春没有黛玉优秀。黛玉来了,她们就成天哭?成天四处撒气? 以三春的教养,也没如此不堪,黛玉反而如此不堪? 后来的故事给了充分的证据:无论来多少女孩,无论贾母怎样宠溺、捧高别人,黛玉从未有过丝毫不悦。她真诚的欢迎每个人。 遇到人人皆夸皆爱的薛宝琴,黛玉反而更加喜欢她。 其实,越优秀的人,越欣赏同样优秀的人。越低劣的人,越喜欢打压别人。低劣到无以复加时,才会嫉妒成瘾。 这里讲的优秀,是心性,不是简单的指外在条件。 凤姐并非顶级优秀,只是个善恶交杂之人,而她早已摆脱嫉妒优秀者的窠臼。黛玉难道还不如凤姐吗? 所以说,看红楼梦真的需要智慧,需要一颗朗照乾坤的心! 作者给黛玉的设定的条件,多数读者根本无法感同身受。只有这世间顶级优秀、顶级自信的那类人懂她。不必作者解释,就明白黛玉在想什么。 为什么多数世人看第五回,都认为【黛玉嫉妒宝钗】?因为他们自己是这样的人啊! 又为什么多数世人热爱薛宝钗,也是因为他们自己是薛宝钗啊。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信乎? 那么,黛玉究竟为什么而【悒郁不忿】呢?作者这段话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 点击下方视频学习↓↓↓ 直到你把背后的宅斗大戏搞清楚,再回看上面这段,才会真正读懂。 这根本不是感情之争啊! 1、这时候宝玉跟宝钗还没暧昧呢。2、不管他暧昧不暧昧,其实黛玉都不在乎,因为她从来不想独占宝玉。 黛玉不是争宠,不是争爱,不是争情,不是争宝玉,不是争婚姻,不是争名分。 她争的到底是什么,我不说答案,大家文后留言来回答我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