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这一辈子,总在不停地往前走,可有些东西,就像影子一样,怎么忘都忘不掉,那就是乡愁。 18岁那年春天我离乡到省城工作(1985年3月28日)。记得当时背着橄榄色帆布包,扎着两只羊角辫,母亲送我到车站。带着母亲的叮嘱,依依不舍踏上了长途客车,隔着车窗玻璃,看见母亲的鬓角已泛起'白霜’,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时光荏苒四十载,往事如烟忆犹新。 多年后,母亲走了。 再后来,父亲也走了。 父母走了,逢年过节,我没有一个要去的地方。 农历甲辰年腊月十三,接到二哥的电话,说老家整合土地,老家街北、街南庄稼地里的坟墓,将统一迁移至公墓。父母的坟墓在街南的那片庄稼地里。 带着庄重的使命,驱车匆匆踏上回乡路,心中沉甸甸的,我和家人——为父母迁坟。 车轮滚滚,故乡近了。 九点半赶到老家。街边已停满了私家车,看着那些异地车牌,想必和我们一样,也是匆匆赶回老家迁坟的。 十点半,接到村委通知,父母的坟在下午两点迁移。 时间还早,顺便去街上的老房子看看。时过境迁,物是人生。 唯有荒芜的庭院深深锁着旧事,杂草丛生里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思念。 一声熟悉的乡音打断了我的思绪:“老同学,你回来啦!” 我回头一看,“凤芝,是你呀!多年没见,你过的好吗?” “日子还算过得去,心里不舒坦!” 在交谈中,得知凤芝在县城帮儿子带孙子,平时很少回乡。大我两岁的凤芝这些年明显苍老了,她的两个弟弟、父母亲相继去世,对她的打击很大。那张白净的脸上多了一些皱纹,原来一头茂密的自来卷头发,明显稀疏了,可她的那张笑脸依然给人带来温暖。 小时候,我们生活的老街并不显眼。街道两旁只有两家古朴的店铺,空气中弥漫着豆腐店散发出豆腥味,以及油坊榨出来菜油味。我总喜欢去街角的杂货店买东西;站在那条斑驳的木门下;观察人们步履匆匆,他们的脸上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但每一次擦肩而过,我却感受到一种莫名的亲切。 家乡的老街古朴、温暖、有独特的气息,它像一幅画,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 不知不觉已到吃午饭时间,凤芝叫我到她家吃饭,我执意不肯;她说下次回乡,让我一定要提前通知她,去她家吃饭,叙叙旧。我勉强答应,因为忙,我不确定下次啥时回乡…… 午饭后,兄妹几人和族亲怀着沉重的心情 ,带着爆竹、黄裱纸, 沿着杂草丛生的田间小路,走向父母的坟地。 站在父母坟前,仿佛所有的喧嚣都归于宁静,只有心中那份抹不去的乡愁,如同这潺潺流淌的河水,带走了岁月的尘埃,却留下了永恒的思念。 ![]() 两点时分,随着一股低沉而有力的轰鸣声,一名体态壮实的师傅,驾驶挖掘机缓缓驶向父母的坟地。 我和家人向父母叩头跪拜,燃放爆竹、焚烧黄裱纸。表达对父母亲虔诚与敬意。 二哥按老家习俗,在父亲的坟边先挖三锹土,然后,挖掘机师傅才开始起(挖)坟。 望着父亲的坟土,片刻夷为平地,我和家人的心情愈加沉重,依稀看到棺木时,大家似乎屏住呼吸,空气像凝固一般。望着工作人员用手从棺木中扒出父亲的骨灰盒,包裹的红绸还没有腐烂,发现骨灰盒完好无损。那一刻,悬在大家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二哥用一块红布包裹好父亲的骨灰盒,紧紧抱在怀中…… 起(挖)母亲坟,难度要大些,母亲是土葬的,为了避免遗骨损伤或丟失,挖掘机师傅先用铲斗将棺木周围的泥土挖清,然后,由村委指派的两位大爷人员下到墓坑里,用手将已经腐朽的棺木扒开,露出母亲那些没有腐烂的衣物,掀掉衣物,两位大爷将母亲的遗骨仔仔细细一快一块捡起,拂去尘土,小心翼翼的用红布包裹好,放入骨殖坛内……那刻,感恩与怀念化作泪雨,兄妹几人悲痛不已。 天公作美,迁坟仪式顺利完成,愿父母安息于公墓,享受宁静与尊严。 公墓座落在高岗上,距'故土’约20里路。周边风景如画,父母的墓位坐北朝南,于叔伯辈的正中央。 爱河悠长,双影共渡;黄土之下,魂魄相依。愿父母在天国继续携手,永享安宁。 告慰父母在天之灵,保佑我们全家平安健康,福泽绵长! 回城的路上,此刻的我,虽然心中仍有哀伤,但也多了一份平静与乡愁。 还记得当年,读余光中先生的《乡愁》的时候,觉得文字优美,写出了每个人心中都能共鸣的真情实感。 随着年龄增长,对乡愁逐渐加深的情感体验,尤其在中年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乡愁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思念,更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亲人、故乡的深情厚谊。 乡愁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它承载着一个地方的传统、历史和习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乡愁,它们各有千秋。 责编:丁松 排版:何苗 ![]() ![]() 投稿须知(向上滑动) 孔雀东南飞微刊旨在宣传孔雀东南飞文化,推崇精品,力主打造高品位纯文学平台,竭诚为作者服务,在作者与读者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 一:投稿 本微刊只刊发原创首发文章,作品要求立意新、充实、耐读,拒绝平庸之作。投稿请关注孔雀东南飞微刊。1:稿件以word文档在邮箱附件形式发送。并附作者简介及照片,并注明真实姓名,地址。2:投稿须原创首发,切忌一稿多投。若两次非首发而受原创保护不能发表的文稿,平台将拒发作者后续作品。3:来稿两周未见发表,作者可自行处理。4:来稿请作者认真审稿,杜绝错别字,通篇文章超过5个错字平台拒发稿费。5:小小说、散文投稿邮箱:605262707@qq.com.诗词投稿邮箱:13966972556@163.com. 二:稿费和赞赏款 作品发表一周为推介期,阅读量达300,留言15条,基础稿酬20元,阅读量达1000,留言20条,基础稿酬30元,阅读量达2000,留言30条基础稿酬40元,最高上限50元。发放稿酬时间为第二个周末。 赞赏百分之八十归作者,百分之二十归平台运营费用。不足10元不予发放。赞赏在赞赏款到账后发放。 稿酬发放请加微信:xxy082003,赞赏款发放微信:ds15056650789。如联系不上作者,稿酬和赞赏款视作放弃。 所投稿件文责自负,如有剽窃之嫌,本编辑部将取消其全部待遇。 孔雀东南飞微刊编辑部 2022.2.10 |
|
来自: 新用户7391BFGL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