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暮春时节,余偕诗坛十一子,承青龙书院院长、沪上捷成集团董事长俞君敏之雅意,赴申郊林泉胜处青龙书院研学交游。此院乃俞公礼聘吴门匠师,仿姑苏园林设计,叠石成岫,移松作涛,九曲回廊接翼然之亭,一脉清溪引濠濮之想。其间更设俞包象书画艺术馆,俨然兰亭重现,西园再世。实乃文人墨客之雅集之地也。 论诗方罢,复谒青龙古刹。住持耀忠法师闻客至,效虎溪三笑遗风,延入方丈室瀹茗论道。继而访青龙古桥,踏清础石板,临流赋形,尽得骚人口占之趣。 归作诗词四十余章,虽不及金谷诗篇之富,然慕辋川唱和之雅。昔王右军云:"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今作此青龙雅集以留存。 范立峰于乙巳四月初八记 ![]() 陪诗友访青龙镇有感 俞敏之 范蠡三年计,夫差殒具区。 谁知江上客,应是忆句吴。 ![]() ![]() 采风一日有记 葛建新 雅聚龙书院,敏之研史功。 园幽心化景,墨瀚句追鸿。 古寺清流枕,住持禅果丰。 一番消业语,幸得省身通。 过青龙镇 简斋 龙蟠江水上,千载韵长留。 朱雀通三市,云帆达九州。 荷香僧舍静,松翠酒旗浮。 目送寒波去,晴空白鹤游。 青龙镇怀想 曾宪英 雁塔瞰江楼,吴淞故道幽。 小桥弯月偃,垂柳惠风浮。 星汉千年事,山川几度秋。 青龙盘古寺,白鹤美名留。 注: 1、雁塔,青龙古塔别称。 2、“小桥”句,青浦青龙桥有“青龙偃月”之美誉。 踏访青龙镇 祖印友 午餐方用毕,谈笑出庭轩。 寄望风流地,谁知落寞村。 巷中无吠犬,院里没顽孙。 放眼寻遗迹,伤心怀古魂。 青龙港何在,兵舰史残存。 曲折沙河水,横斜独拱墩。 登临生感慨,叹逝献衷言。 举力还初貌,弘彰沪纪元。 ![]() ![]() 青龙镇 卞爱生 未负青龙名下威,应时附翼久腾飞。 宋唐风采多遗世,古镇赢来第一归。 青龙镇 范立峰 唐宋繁华沪渎优,曾经吴楚小杭州。 千帆隐约涛声阔,万贾喧呼渔火稠。 古塔砖残身侧侧,石桥人寂柳幽幽。 当年盛况今何在,唯见青龙江水流。 清平乐·闲游青龙镇 王巧玲 人间四月,村野花邀蝶。鹤掠晴云鱼跃澈,绿涨大棚层叠。 香车碾过芳尘,兰舟轻漾波痕。胜却往时风景,画楼商贾千村。 临江仙·青龙古镇 王怡宁 石径青檐藏雅韵,苍苔岁岁新萌。碧波烟柳古桥横。佛光浮塔影,云寺听经声。 岁月回眸千载忆,当年商贸峥嵘。小杭州美誉扬名。斜阳辉古木,流水漾繁星。 ![]() ![]() 访青龙书院 范立峰 青龙书院访,雅集友情真。 网上神交久,诗中论道频。 寻根知古镇,观塔识春申。 归载琳琅句,心随白鹤巡。 访青龙书院主人俞敏之先生 简斋 竹影绕书院,松风雅士藏。 临窗研笔法,敲键著诗章。 架上尽流韵,案头微透香。 晴云衔晓日,白鹤自遨翔。 访青龙书院 卞爱生 婉转得幽静,亭台巧见功。 墨香传一角,鸿鼎隐青龙。 为发千年迹,欲扬东海风。 主人多古意,逸趣自然浓。 注:进退格。 ![]() ![]() 拜访青龙书院 王德海 玻璃房里有仙台,谈古通今锦绣堆。 拂鼎花香颂风雅,赠书谊重是英才。 敏之小说留浓黛,妙景灵山去碧埃。 博物西宫开放日,呼朋叫友再巡杯。 访青龙书院 潘全祥 青龙啸海出吟雄,白鹤衔云寄傲东。 绮石闲亭藏在水,奇书妙句引来鸿。 行惊楚径时看独,意乐陶园日涉同。 招隐赋归情自许,文心一脉古今风。 访青龙书院 王怡宁 佳日寻芳春意稠,青龙书院觅清幽。 主人卅载才名著,诗友一朝词赋酬。 曾忆樊川泊江岸,又瞻介甫步林丘。 吾今楚径漫行处,闻笛观鱼足忘忧。 访俞敏之先生 祖印友 ![]() 应邀拜访青龙镇,满腹期怀一早来。 寂静小村犹未醒,清幽楚径自然开。 风亭随主喜文客,翁妪登高叹玉台。 庭院玲珑生雅意,池鱼笑我几徘徊。 ![]() 初逢率性敞衣扣,巷首迎朋约礼人。 浪漫先登随意客,温文不失与心真。 鼻峰镜片厚如雪,尔雅深怀陶梦辰。 律绝行行皆景象,清音荡荡长精神。 ![]() ![]() 唐多令·访青龙书院 曾宪英 青瓦沐朝阳,珍珠粉白墙。楚径幽、奇石修篁。宝鼎荷池亭影秀,茶芳齿,绿盈窗。 原本泽江长,知今浦水茫。“小杭州”、海运漕粮。展卷墨华惊满座,笔清雅,墨真香。 注:泽江,笠泽江,吴淞江别称。 行香子·访青龙书院 王巧玲 满院春光,半亩银塘。野芳浓、漫透轩窗。假山亭立,碧水鳞翔。邂一青鼎,三修竹,几华章。 主翁儒雅,星霜两鬓。效陶公,意气疏狂。吟风种月,步履斜阳。愿初心炽,尘心远,寸心长。 ![]() ![]() 访古寺有感 张雪梅 天香袅袅新,佛火照缘因。 莫问业消起,檐铃涤浊尘。 观青龙塔尖顶被削平有感 简斋 云收高塔影,群鸟合钟鸣。 宁愿削尖顶,羞看世不平。 ![]() ![]() 青龙古寺 姚国仪 青龙蟠古镇,宝塔矗云深。 阵阵禅钟里,声声梵呗音。 红尘开净境,白鹤绕丛林。 万事生因果,多情乃佛心。 注:古寺方丈室墙上挂一书法作品,内有“多情乃佛心”句。 青龙古寺喜得耀忠法师招饮禅茶 潘全祥 莲花明净土,佛法静尘心。 一味香茶得,三生慧业寻。 高谈惊客座,妙悟出禅林。 问课千番意,香清梵境音。 过青龙古寺 卞爱生 今来谒方丈,随饮此禅茶。 法里证心佛,杯中现散花。 多情浑未老,仙骨不须赊。 古刹千年后,森然气象嘉。 拜谒青龙寺 王巧玲 春归无觅处,相约入禅林。 宝塔千年立,青龙四季喑。 敛声观忍殿,轻手拂尘襟。 静室听清语,纯良乃佛心。 青龙古寺听方丈讲佛 曾宪英 宝刹茶香郁,明堂聆梵音。 寥寥凡数语,耿耿胜千金。 祈福先消业,修行重养心。 慈怀当不俗,敬畏慧根深。 ![]() ![]() 青龙寺饮茶 简斋 青龙古寺饮香茶,风动禅窗日影斜。 方丈笑谈真偈语,馨烟袅袅著袈裟。 青龙寺里观瞻龙字碑 简斋 古寺藏珍百八龙,惊鸿起势聚云风。 神工墨迹凝香韵,留待后人瞻仰中。 ![]() ![]() 青龙塔 王德海 七层八面宝瓶落,斗拱残檐斜塔身。 历宋明清多战火,吉云禅寺读艰辛。 仰望青龙塔 王巧玲 古塔岧峣接远天,沧桑阅尽自悠然。 举头遥对青霄立,方悟山中亦有莲。 青龙塔 卞爱生 直向青霄云绕处,一身斑驳识庄严。 通天舍利今何在,无碍塔前人仰瞻。 青龙塔曾宪英 一片葱茏映黛身,苍凉落寞小河滨。 风侵雨蚀龙魂在,长伴一方耕作人。 ![]() ![]() 归自谣·人若妄 葛建新 人若妄,方丈箴言消业障。修行积德胸襟旷。相刑相害愁苦酿。心澄亮,和光与共人欢畅。 忆秦娥·青龙古塔 王怡宁 巍然屹,七层八面经霜雪。经霜雪,唐基不倒,宋砖仍崛。 风铃低诉江南月,今来古往沧桑阅。沧桑阅,悠悠千载,几重圆缺。 清平乐·访青龙古寺 范立峰 千年古寺,斜塔沧桑记。唐宋繁华遗故地,今日青龙又起。 幸有方丈邀迎,禅室说偈谈经。一语破障消业,前途莫再迷行。 蝶恋花·访青龙古寺 张雪梅 寺铸青龙威且敬,古塔参天,夕照灵晖映。觉院经文环宇顶,蒲团盘坐心空静。 得遇高僧今有幸,解惑尘风,法语随僧磬。业起业消常自省,檐铃拂我灵台净。 ![]() ![]() 青龙桥 张雪梅 青龙横水卧,不畏雨霜寒。 多少人间事,不过来往安。 青龙桥 范立峰 江窄连双岸,身弓石不躬。 百年遭雨蚀,依旧笑春风。 过青龙桥 简斋 青龙桥畔翠,垂柳系时光。 阅尽世间事,裹风迎晓阳。 观青龙桥 王巧玲 青龙蟠野陌,化石渡乡亲。 岁老苔痕绿,风柔桑果新。 弓身衔两岸,挽客醉三春。 不尽登临意,还随白鹤巡。 青龙江怀古 潘全祥 烽尘萍底合,舰影镜中流。 龙问成青浦,人传是仲谋。 波涛长入海,商贾几经秋。 水咽今堙塞,石桥空自浮。 青龙桥 曾宪英 石拱小桥悠,江穿倩影流。 名联陈往事,垂柳证离愁。 谁并忘归客,几多怀古游。 青龙波偃月,风雅颂千秋。 ![]() ![]() 青龙江 卞爱生 曾将龙魄铸潺湲,载动繁华一水间。 汩汩江流时抚昔,骊珠犹自待追攀。 青龙桥 卞爱生 久历沧桑石见磨,厚墩交涉值清波。 我来桥畔望江水,也拟龙门一跃过。 ![]() ![]() 十六字令·青龙桥 葛建新 桥,古朴依然弄影娇。吟人过,余韵任相缭。 如梦令·青龙桥 王怡宁 百载春秋一孔,曾忆风云翻涌。折柳石桥头,多少别离相送。如梦,如梦,偃月青龙烟重。 ![]() ![]() 申江诗潮编辑部 主编:范立峰 制作:张雪梅 励雨婷 校对:王怡宁 ![]() 【申江诗潮·第954期】申江乙巳清明吟稿 【申江诗潮·第851期】申江重阳诗会 【申江诗潮・第801期】上海的味道 【申江诗潮・第794期】申江甲辰端午诗会 【申江诗潮・第778期】听胡中行教授真点评唱和集 【申江诗潮・第773期】春在 【申江诗潮・第771期】雨声 【申江诗潮・第762期】申江诗友练手《花月诗》 【申江诗潮・第741期】最美新春年夜饭 家人月下话团圆 【申江诗潮・第739期】甲辰新春联 妙语迎辰龙 【申江诗潮・第736期】申江诗友练手下平十五咸 【申江诗潮・第709期】咏 酒 【申江诗潮・第730期】申江诗友看《繁花》 ![]() 投稿须知: 1、诗:平水韵;词:词林正韵;曲:中原音韵。新韵需注明。格律请自检。 2、个人专辑一次投稿20首左右,原创,请勿一稿多投。30天内未刊发,可另投他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