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人传奇 || 开国元勋的高僧——潘楚桐(5)

 张慧丽j1dj3l5p 2025-05-08

编者按】潘氏望族,古往今来,人物荟萃,经文纬武,绩炳史志。潘君楚桐,即是其中一位传奇人物!

他是开国元勋之一,参加抗日战争,与诸多抗战领袖同仇敌忾,新中国成立时,与毛主席同登天安门,同庆建国!

他是佛教领袖之一,创办武林佛学院并任院长。多次应邀赴台湾、澳门、香港讲学。1952年参加筹建中国佛教协会,1953年后一直担任副会长,曾兼任中国佛学院副院长。

他是一位学者,主要的论文有《评熊十力所著书》《佛教的回顾与前瞻》《龙树提婆与无着世亲》《道安法师传》《鸠摩罗什法师》《法显玄奘两大师》《天台与嘉祥》《禅宗的思想与风范》《华严宗的传承及其它》《般若思想在中国汉族地区的发展》《关于玄奘法师的会宗论》等。

他是一位诗词名家,与诸多社会名流时有唱和,诗词影响颇深。

他就是江阴潘楚桐,一位开国元勋的爱国高僧!

每周四发一文,敬请期待!

图片

《人物荟萃》

图片
图片
今日必读


图片
图片


名人传奇

开国元勋的高僧——潘楚桐

(5)

图片
图片

巨赞法师生平事略

上接《开国元勋高僧——潘楚桐》(4)。

1947年,巨赞撰写介绍灵隐寺历史的《灵隐小志》。全书文笔华美流畅,表现了高深的佛学素养和渊博的历史知识。

1948年,巨赞创办武林佛学院,后因时局紧张,未果抗战胜利后,巨赞曾数度来往台湾、香港与澳门之间,蹈危履险,参与新民主革命活动。期间,巨赞在香港再次会见李济深、郭沫若、沈钧儒、张伯均、夏衍、廖沫沙等挚友,共商全国解放后佛教教务改革设想。不久,巨赞又赴台湾考察月余,写有《台湾行脚记》一文,刊上海《觉有情》月刊。字台湾回杭州后,巨赞着手草拟改革全国佛教教务的计划,赵朴初居士也为此专程由沪至杭与巨赞商量,并计划秘密召集分散在上海、杭州、宁波一带又进步思想的佛教界人士开会商讨,后因果未成。在由香港回上海时,李济深托巨赞转交一封密信给当时被国民当局软禁在京、沪的陈铭枢先生,巨赞不畏高压、不惧刀斧,欣然从命,以特殊身份机智地完成了这一重任。

淮海战役一结束,巨赞再赴香港,会见陈劭先和吕集义(李济深夫人)先生,并接受潘汉年要巨赞撰写新中国佛教改革草案的建议。草案拟就后,即由潘汉年派员送往石家庄党中央所在地。

1949年4月3日,巨毅然与李济深夫人等自港北上,夏衍、廖沫沙诸公还为他们此行发了个电报。巨赞一行一到天津即受到欢迎接待。4月13日抵达北平。

感恩你拔冗阅读!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篇末微信爆款书肆,总有一本你心仪已久的图书!

图片

友情链接:
巨赞法师(1908~1984年),江苏江阴县要塞镇贯庄村人。俗姓潘,名楚桐,字琴朴。民国二十年(1931)于杭州灵隐寺出家,法名传戒,字定慧,后改名巨赞。曾主编狮子吼月刊,出版佛学书刊,创办佛教学院等,并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等职。1984年圆寂于北京,世寿七十七。 巨赞法师,是二十世纪后叶,中国有名的佛教领袖之一,同时也是佛教的有名学者。一九四二年,巨赞法师应邀到桂平西山龙华寺任住持,一面弘传佛教,一面仍从事抗日活动。一九四四年,日军大举进攻,连陷长沙、衡阳、柳州,浔贵亦岌岌可危,他不得不离开桂平,避往北流,任教于战时迁校北流的“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授课之余从事著述。《新佛教概论》一书,即撰著于此时。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