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夏食酸,病不沾”。古代医家对立夏饮食也有“增酸减苦”建议。从五运六气来看,今年正值“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意味着自然界的收敛力量不足,人体容易出现内热躁动、情绪波动、干燥上火等问题,这时适合吃点酸的食物,帮助收敛体内燥热之气。 立夏吃点酸,对身体还有什么好处呢?一起来看看吧~ 「夏季宜“增”酸」「原因有三点」酸味为五味之首,在愈发湿热的夏日,酸也是尤其让人倍感舒适的味道,这种天气里吃酸是有不少益处。酸味的食物或者药物往往有养阴生津、收敛止汗的作用。岭南地区的夏天炎热潮湿,人们流汗也多、水分不停流失,吃酸既可以缓解流汗,减少体内津液流失,又可以滋养和补充津液,可以避免因为流汗过多导致的口干舌燥、烦热失眠等阴虚内热的表现。 炎热的天气常常让人胃口不佳,酸味食物可以刺激唾液和胃酸的分泌,增强食欲,对于夏季因暑热而导致的胃口不佳有很好的改善作用。酸性食物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对积食和消化不良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中医认为,酸可以养肝,许多常用的疏肝、柔肝、降火的中药都是酸味的。炎夏里,人体容易因为暑热而出现肝火旺盛、肝气郁滞的问题,适当吃酸,也有助疏肝理气。「这三种酸味食物」「夏天可以多吃」如果你入夏后觉得有些烦躁燥热、困倦无力、没有胃口,下面这些酸味食物,可以准备起来了。这味很好吃的野山枣,它又称南酸枣,能疏通气血,化散瘀滞,养心安眠,特别适合未来几个月吃。《广西中草药》载其:“消食滞,治食滞腹痛”。吃多了、腹胀、消化不良的时候,可以用它消积。《中国药典》中载其:“性平味甘酸,行气活血,养心,安神。”可用于气滞血瘀,胸痹作痛,心悸气短,心神不安。它的酸有收敛、固涩之功,能收敛易耗散的心气;酸入肝,酸能生津,能养肝,补津液阴血。所以对于女生而言,酸枣更是一大宝物。现在人压力大,经常情绪不好,容易气滞血瘀、胸闷痛、心慌气短、心神不安……这时候吃一些南酸枣能行 气 活 血,简直就是身心的救赎! 酸味可以收敛肝气,但如果收敛太过怎么办?可以加点能升发肝气的辛味,刚好平衡一下。《神农本草经》记载陈皮:“辛香而行,善疏理气机,条畅中焦而使之升降有序。”概括而言,陈皮具有行气燥湿、健脾和胃、消除胀满、宣肺化痰、散寒止渴、梳理肝气等作用。细碎的陈皮颗粒覆盖在果肉表面,浓郁的自然柑香,沁人心脾。微微的酸味更开胃,牙尖轻碾厚实的肉质,渗出了甜与酸,间随着唾液浸润了味蕾。▼好物推荐 乌梅三豆饮是将扁鹊三豆饮与乌梅白糖汤结合改良的方子。 “乌梅白糖汤”,源于《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它酸甘化阴,可以迅速补充津液,但清热解毒的功力差一些。 扁鹊三豆饮,出自《本草纲目》,用黑豆、绿豆、黄豆三种豆子配伍。黑豆能健脾补肾,绿豆清热利尿,黄豆补脾益气,通过调养脾胃来温和清除体内虚火、解毒、消暑气。但化生津液的能力差一些。二者结合,一边清内热,一边生津液,完成了“1+1>2”的作用。
若常感口干舌燥、喉咙干痛、爱喝凉水,或出现小便少且颜色偏黄、舌红、生痘疮、腹泻、水肿等情况,可日常饮用调理。 若要增强滋阴效果,可将白糖替换为性味甘凉的苹果。乌梅的酸与苹果的甘相合,能通过“酸甘化阴”之法更有效地补充身体损耗的津液,滋养脏腑。 给大家选了一款三豆饮料包,黑豆、黄豆、绿豆,都经过小火慢炒,温和不寒凉,且煮的时候也更容易出料哦。 酸味的代表,莫过于醋了。山西有句谚语:“家有二两醋,不用去药铺”。 醋,归肝、胃经,养肝益血。黑豆,色黑入肾经,补肾滋阴。肝开窍于目,眼睛不好、近视的孩子可以多吃它,肝血足了,眼神也会变好。气血不足导致的失眠可以多吃它,血足了,睡眠自然也会变好。很多糖尿病的患者,大部分都是气阴两虚,多吃它健脾开胃,提升脾胃的吸收和代谢能力,对血糖、血压也有一定的好处。国医大师路志正,吃醋泡姜40多年,其体检表明“90岁的年纪,40岁的心脏”,此方由此风行全国。生姜性温,有升散的力量,所以能暖胃,给脾胃补充阳气,把寒气往外赶,改变胃中虚冷的环境。和醋配在一起,一收一散,起一个平衡的作用,这样生姜不会散的太厉害,同时它温补的性质不会改变,温胃散寒却不上火,用来养生,效果非常好。而且加了醋的生姜,吃起来也不那么辣口了,整体的口感更好了。它适合大部分虚寒人群,可以说是老少皆宜的,尤其是中下焦虚寒体质,吃点生冷就容易打嗝嗳气拉肚子的,怕冷的。只要没有明显热证都可以尝试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