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胰腺癌转移疼痛难忍,一则基础方可解!

 醉青YPS 2025-05-08
胰腺在中医里被称为'脾之副器',主要负责人体消化功能。当长期饮食油腻、情绪压抑或体质虚弱时,体内会产生痰湿和淤血。这些有害物质就像淤泥堵塞河道,在胰腺部位逐渐堆积,形成肿块。这种病变过程,中医称为'脾积'。
右下腹疼痛的发生,与胰腺的特殊位置密切相关。胰腺头部靠近胆管和肠道。当肿瘤长大时,会像石头压迫水管那样挤占周围空间,刺激到附近的神经。特别是饭后消化液分泌旺盛时,肿大的胰腺犹如装满水的皮球被反复按压,就会产生持续胀痛。
这种疼痛常沿着肋骨下缘向腰背放射。这是因为肝胆经络贯穿胁肋区域,当肿瘤阻碍气血运行时,就像电线被掐住影响电流传输,导致特定部位出现刺痛。不少患者描述疼痛像被钝器顶住,夜间尤其明显,这正是气血严重不畅的表现。
中医治疗胰腺癌,主张标本兼治。我曾接诊过一位胰腺癌患者,在五个月的中药调理下,患者诸症皆消。
下面,跟大家分享我的辨证用药思路,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有益的启发!
图片

病情分析

图片
  
图片


【患者】程某,女,79岁
【主诉】右下胁腹疼痛不适2周
【现病史】患者患胰腺癌并发肝转移,疼痛较甚,故服用曲马多镇痛。原本不便秘,服用西药后近2周后出现大便秘结,出现右下胁腹疼痛不适,吃冷不适加重。纳可,寐可。见舌红苔薄少津,脉弦细,舌下脉络大血管瘀阻。







读完主诉和病史资料,可知西医诊断为胰腺癌并发肝转移;根据主诉“右下胁腹疼痛不适2周”和相关症状,中医诊断则为胁痛
该患者为癌症发生转移患者,经医院治疗后正气虚弱,气虚则运行无力,故出现肝气滞于胁腹,而现右胁腹部不适,不通则痛,气滞不行则经脉不通,故现疼痛。
因舌红少津,脉弦细,病在胁部,此为肝阴虚之证。肝脏体阴而用阳,其性喜条达而恶抑郁。
肝阴亏,肝失所养,疏泄失常,气郁停滞,进而胁痛。
阴虚液耗,津不上承,故舌红少津。
肝气不舒,肝脉郁滞,气滞则血行不力,故而久则血瘀,气滞则肠胃运行缓慢,故而出现大便秘结。
综上,大便秘结是标,肝阴亏虚、气滞痰凝血瘀为本,故治以滋阴疏肝、散结化瘀、行气止痛。方用一贯煎金铃子散、消瘰丸加减
图片

用药思路

图片
图片
生地30克、北沙参15克、麦冬15克、当归15克、枸杞20克、川楝子10克、元胡10克、牡蛎30克、鳖甲30克、浙贝母30克、玄参15克、丹参30克、红花10克、赤芍10克、乌药10克。7剂,水煎服,日一剂,三次温服。
图片
图片
二诊:患者服药后症状略有缓解,但觉得排气不畅,得矢气则舒,但又排不出来,故胀痛。加陈皮15克、木香10克、厚朴15克、槟榔10克、柴胡10克、香附10克、干姜10克、肉苁蓉10克、吴茱萸6克、川芎10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炙甘草6克、党参10克。7剂。
患者服药5个月后,诸症消失。
图片

方药解析

图片

方用一贯煎合金铃子散、消瘰丸加减。

本方以一贯煎为主,方中重用生地黄为君,滋阴养血,补益肝肾。

北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为臣,益阴养血柔肝,配合君药以补肝体,育阴而涵阳。

并佐以少量川楝子,疏肝泄热,理气止痛,遂肝木条达之性。

该药性苦寒,但与大量甘寒滋阴养血药配伍,则无苦燥伤阴之弊。更加元胡10克,元胡合川楝子乃金铃子散

金铃子(即川楝子)味苦性寒,善入肝经,疏肝气,泻肝火。

元胡辛苦而温,行气活血,长于止痛,二药合用,使肝体得以濡养,肝气得以条畅,胁痛等症可以解除。

本方为治疗肝郁化火之胸腹胁肋疼痛的常用方,亦是治疗气郁血滞而致诸痛的基础方

消瘰丸治瘰疠,是由肝肾阴亏,肝火郁结,灼津为痰而成。

方中玄参清热滋阴,凉血散结;牡蛎软坚散结;贝母清热化痰。

三药合用,可使阴复热除,痰化结散,使瘰疠自消,更加鳖甲一味,既可强软坚散结之力,又可增清透内热之功。

患者久病必瘀,舌下脉络瘀阻,佐以活血化瘀,丹参、红花、赤芍乃活血化瘀常用组合,其活血之力较强。

同时,患者吃冷则不适加重,可见必有脾寒,故以乌药即可入脾以温中,又可行气以止痛,一药两得也。

二诊诸症有所减轻,但排气不畅,可见方虽对证,但行气疏泄、温中通便之力不足,故于方中加陈皮、木香、厚朴、槟榔以加强行气导滞之力,加柴胡、香附以疏肝;干姜、肉苁蓉、吴茱萸以温肝脾肾;桂枝、川芎以加强温经活血之力;芍药甘草汤以柔肝止痛;久病必虚,加党参以补气之不足,以防行气太过之虞!

【开方服药请找专业医生进行咨询,切勿自行抓药服药!】

图片

END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