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61】曾经工作过的企业~宣化工程机械厂大事摘记zjkzxd 一 1968年8月进入宣化工程机械制造厂,走向工作岗位,这是工作岗位"第一站"。1975年11月离开(宣化工程机械厂)。 对这个企业,留下许多美好的记忆。2019年6月曾以“我的两枚厂徽”为题,写过一篇对企业的回忆。 近日,微信里看看一个抖音上发了关于该厂的两本史志资料的一些图片。 一本书为宣化工程机械厂厂史编写组编写的《宣化工程机械厂厂史1950-1983》,另一本书为宣化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编写的《宣工志1950-2000》。 这些图片,虽然不是全书,但它给我回忆有足够的帮助。
二、《宣化工程机械厂厂史1950-1983》 (一)地理位置及自然状况 宣化工程机械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的塞外古城~~宣化。 从首都北京乘车,沿丰沙线西行三百里,穿过雄踞万里长城的八达岭,越过碧波粼粼的官厅水库,傍着宛如缎带的洋河之滨,便可到达塞外名城,古之屯兵重地宣化了。中国大马力推土机最早诞生的"摇篮",人称"大力士母亲"的宣化工程机械厂,就座落在这座古城的东郊。 宣化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连接山西、内蒙和北京的通道,自然资源比较丰富,能源、钢铁供应比较稳定,为工程机械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二)建厂初期(1949年~1952年) 一九四九年十月,为了巩固人民政权,发展生产,保障供给,察南专署决定成立机关生产科。 一九五 O 年三月四日由机关生产科全部人马组织的基础上成立了宣化农具制造厂。厂长由察南专暑机关生产科科长门泉同志担任,付厂长由机关生产科付科长沈泉清同志担任。厂址在宣化南关桥西(现宣化印刷厂)。原有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经扩建为5000平方米。有长期职工30人,加一些临时包工工人,人数共约100人。经全厂职工努力,胜利地完成了第一批600台水车的生产任务。 一九五○年底固定职工人数达到70人。 一九五一年人数达到117人。一九五二年九月宣化华盛机器厂与我厂合并,厂址、厂名未变。合并后人员增加到206人,除继续生产水车外,又增加了七时步犁的生产。 (三)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年~1957年) 一九五二年由于察哈尔省建制撤消,厂划归地方国营工业管理局领导。 一九五三年厂名改为宣化机器厂。转产铸铁管和砂轮机的生产,为扩大再生产,修复现在西厂的旧厂房。年底铸铁车间从南关到西厂。 一九五四年秋,全厂从南关桥西迁入现西厂。 一九五五年,宣局接缝钢管厂合并本厂。 一九五五年底,宣化市建制撤消时,本厂划归工业局领导。 一九五七年底,厂职工人数达842人,其中工学徒217人,工程技术人员44人。固定资产达166.4万。 同年第四季开始试制生产凸271型(后改为了3-80型)推土机。 (四)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1958~1962年) 一九五八年本厂除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外,又在宣化城东扩建新厂(即现在的宣化风动机械厂),新厂址占地面积为50万 平方米。 一九五九年起厂名改为宣化矿山机械厂,四月试制出T1-54推土机。 一九六一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31万元,实现利润44万元,产品品种增加到43种。 一九六二年一月一日,与宣化风动机械厂分家(分出289人)。厂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五局领导,正式定名宣化工程机械制造厂。 分厂后职工人数为936人,固定资产原值440.4万元,固定资产净值337,9万元,全厂占地面积为108856平方米。建筑面积23573平方米,其中生产用建筑面积为11653平方米,主要设备160台,其中金切机床112台。 同年生产重点转向推土机。 (五)经济调整时期(1963~1965年) 一九六四年十月我厂接收了龙烟钢铁公司办事同和四个仓库等,占地面积27万 平方米,原有建筑面积就是本厂现在的东厂区。 一九六五年底全厂职工人数达到992人,试制成功T2-120型履带推土机,填补了我国推土机的空白。 主要生产设备181台,其中金切机床142台。 (六)"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7~1976年) 【敝人在厂期间1968年~1975年) 一九六八年五月二十七日,向一机部呈报了生产推土机的发展规划。 一九六九年根据国家计委(68)计机字437号文件和一机部(68)一机军计字1312号文件的批示精神,开始进行扩建工程的施工。 一九七一年底,根据一机部(71)一机计字1285号文件验收,扩建计划投资922万元,实际投资1011万元。 七月,改为宣化工程机械厂。八月份本厂由一机部下放归属河北省机械工业局领导。 一九七二年仍在继续进行扩建项目的扫尾工作,并引进日本小松D80样机,并对该机进行了解体测绘。 一九七三年经济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 一九七四年肇宗英副总工程师赴日本、意大轮机制造工艺,同年参照日本小松D80A-7推土机行设计并制造了 T -120型推土机。 一九七五年全厂职工人数达到2604人,固定赞2740万元,年末流动资金1840万元,拥有设备量711总产值3279.2万元,产品产量4586吨,上交利税总元,全年劳动生产率1259万元。 一九七六年自行设计制造出第一台 S -120型式推土机。 1977年之后,企业的情况从略。 三、《宣工志1950-2000》 《宣工志》序言 在宣化工程机械集团迎来五十诞辰的日子里,公司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宣工志出版了,这是宣工精神文明建设的又一新成果,也是在新世纪的开端,公司发生的一件大喜事。 宣工自1950年建厂至今已整整半个世纪了。5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体职工艰苦创业、励精图治,使宣工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公司从干部到职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使企业步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成为塞外大地上的一颗璀灿的工业明珠。五十年风雨兼程,早期的建设者们现在已两鬓斑白,甚至有的已离开人世,然而,他们高尚的品格、他们所创造的业绩,却不会随岁月流逝,将永远铭记在机械工业发展的史册上。宣工人用汗水和热血写就的这部历史,在成功与曲折中,构筑的这部企业发展史,无论是对现在,还是对未来,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将其整理编辑成书,再现宣工集团艰苦奋斗的壮景,献给那些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创业者和建设者们,献给关心支持宣工的朋友们。读史以明志,这部宣工志的出版,对企业的发展和对后人的激励,都将产生深远的意义。 编修宣工志是一项较大的综合工程,从1999年4月起,历时一年多,公司各部门通力合作,认真细致地收集整理资料,准确无误地将历史发展的每一进程反映出来。宣工志办公室的同志们,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每一份史料进行核实和验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数易其稿,付出了巨大的心血,编出了我公司的第一部史志。宣工志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宣工历年来生产经营及其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使我们能够透过文字看到宣工的发展脉络,看到宣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运营轨迹。宣工志通过充分反映生产发展的来龙去脉,经济建设的起伏兴衰,为宣工的后来者留下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为企业经济建设提供大量有用的资料和信息。宣工志通过对历史人物特别是对企业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及各线上的先进人物的记述,起到教育人、激励人、鼓舞人的作用,不失为向职工进行爱党、爱国、爱厂教育的生动教材。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宣工志的出版,使我们不但对宣工的历史层面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从而加深对本企业的了解和感情,而且通过历史阶段的比较,在为宣工的进步发展感到振奋之余,增强建设宣工更加美好未来的信心和责任感。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五十年,在人类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但正是在这五十年里,宣工人以创造性的劳动谱写出一部生动的历史长篇。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宣工将继续奋勇向前,在21世纪的漫长征途中,再创新的辉煌。 宣工志编写组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