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你以为白人都长一个样?那是因为你没在慕尼黑地铁撞上过红发爆炸头,也没在西班牙街头被棕眼卷发的辣妹惊艳过。 别被“白种人”这仨字骗了!欧洲四大民族,光是脸,就能开个万花筒! 金发碧眼不是标配,北欧人原来这么“冷艳脸”白种人是不是都长一个样?答案是否定的,而且非常否定。尤其你要是走进德国汉堡的超市,再拐到意大利那不勒斯的面包店,你压根不会以为他们是“一个人种的亲戚”。 先说“白人脸”最经典代表——日耳曼民族。这个群体主力阵营包括德国、英国北部、瑞典、丹麦、挪威这些国家。 讲点硬核的——他们是北欧人种的典型代表,占德国人口的80%,在英国的比例接近65%。这些人40%左右是浅色头发,60%以上是浅瞳色,最常见的组合是金发配蓝眼,肤色苍白带粉,属于典型的“冷感脸”。 ![]() 时间拉回公元前1世纪,日耳曼部族还在德国北部和丹麦南部活动。到了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崩塌,日耳曼人开始南下,分别建立了西哥特王国、东哥特王国、汪达尔王国和法兰克王国。 他们不光把势力扩张到了西欧,还把北欧的基因带进了南方。所以你今天在巴黎也能看到金发女郎,但她爷爷可能就是法兰克武士。 同样的脸谱,还跨越海峡漂到了英国。英国的主体民族之一——盎格鲁-撒克逊人,本质上就是日耳曼人。 ![]() 盎格鲁人、朱特人和撒克逊人在公元5世纪渡海入侵,彻底取代了原本的凯尔特统治者。现在英国人中大约40%为浅发色、皮肤特别白、常带雀斑,尤其在英格兰北部和苏格兰边境,金发碧眼少年满街跑。 顺便说一句,在欧洲内部的“地域黑”里,日耳曼人总被称为“不会笑的冰山脸”,而这张脸的形成,跟他们长年生活在寒冷、日照短的环境中密切相关。寒冷地区的人,为了保温,体毛更重,肤色更白,以增强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 从雅利安人迁徙路径来看,公元前3000年左右,他们从中亚乌拉尔山西部出发,往西进入欧洲。这支队伍分裂成若干支,其中一支经由东欧进入今天的德国和北欧,成为日耳曼人祖先。 ![]() 所以说,白种人长得不一样,不是乱长的,是历史一笔一笔“画”的。有人是乌拉尔山走出来的,有人是罗马城堡逃出来的,脸上的每一道轮廓,背后都有血统在翻篇。 红发爱尔兰与地中海帅哥,到底谁才是白人的“祖宗脸”?一说到欧洲的“老祖宗”,有人想起拿着盾牌的维京人,有人想到高卢人的长胡子,其实真正的“白人鼻祖脸”,要从两个方向找:一个是西北角的凯尔特人,一个是南边阳光下的拉丁人。 先从西北角说起。凯尔特人曾经是横扫整个西欧的主角,最早的活跃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发源地就在今天的法国中部和德国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 如今的凯尔特人后代,主要分布在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这些地方的人,红头发比例全球最高,爱尔兰人中红发比例超过10%,苏格兰甚至高达13%。 ![]() 红发基因并不“泛滥”,这是MC1R基因变异的结果,在全球范围是稀有品种,偏偏在这些被压制上千年的凯尔特人身上,保留最完整。他们肤白如瓷,容易晒伤、脸上常带雀斑,是典型的“高纬度脸”。 转个方向,咱们往南看。地中海那边阳光正烈,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这些国家,可都是拉丁民族的大本营。拉丁人是古罗马人的直系后裔,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扩张,今天的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全都属于拉丁语系。 但别以为他们的脸统一得像复印机。地中海沿岸的民族,全是混血现场。以西班牙为例,先是伊比利亚人定居,后来被腓尼基、罗马、哥特人、阿拉伯人轮番占领,700年摩尔人统治让西班牙的脸谱直接从欧洲跳到了非洲北岸。 ![]() 数据很明确:西班牙人中,棕色头发占主流,瞳色以褐色、深棕色为主,肤色偏橄榄色,身高相对偏矮(平均175cm以内),五官轮廓浓重且深刻,鼻梁挺直但不高耸,眉骨较重,眼睛多为大而深。 这跟法国南部、意大利中南部的外貌特征几乎如出一辙,尤其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岛,由于阿拉伯和北非贝都因人的长期统治,居民普遍皮肤更深,头发更黑,眼珠更暗,常常被误认为“中东人”。 可别小看这些脸。法国人常说:“我们是拉丁民族的集大成者。”北部有日耳曼人混血,南部接地中海基因,中央地带又跟阿尔卑斯人种融合——所以法国人的长相在欧洲被称为“中庸之美”,但这“中庸”后头,是几千年的征战混血换来的。 ![]() 说到底,拉丁人脸上不仅写着太阳和海风,也写着血统的混合史:一半贵族,一半外族,一半文明,一半武力。 斯拉夫脸谱太能打,东欧人真是战斗民族?到了东欧这片土地,咱们得换个滤镜。同样是“白人”,这儿的斯拉夫民族,怎么看怎么像打游戏里的“近战坦克脸”。五官深、骨架大、眼神凌厉,气场开到最大档。你瞅瞅普京,就知道这“脸谱杀伤力”有多大。 ![]() 斯拉夫民族的“根据地”,主要包括俄罗斯、乌克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国家。他们是欧洲人口最多的族群,语言上划分为东斯拉夫(俄、乌、白)、西斯拉夫(波、捷、斯)和南斯拉夫(塞、克、斯洛文尼亚等)。 ![]() 时间轴回拨到公元六世纪,斯拉夫人原本居住在今天白俄罗斯、乌克兰和波兰交界的森林湿地带,七世纪之后,开始大规模南下、西进、北扩,像潮水一样“淹没”了整个东欧和巴尔干半岛。 尤其是俄罗斯这个“头牌大哥”,从莫斯科公国一路扩张成横跨欧亚的帝国。今天俄罗斯人的长相,其实是“多代混血结晶”——斯拉夫+蒙古+芬兰乌戈尔人种的组合拳。 ![]() 往西边挪一步,到了波兰,那就更有趣了。波兰人是斯拉夫民族里“西化”最早的一批人,跟德意志人长期打交道,他们的面部特征也“磨”得更精致些。面庞较窄,鼻梁高挺,但眼窝不如俄罗斯人那么深。 ![]() 最有趣的是,斯拉夫人的脸在欧洲内部也经常被“开地域玩笑”。西欧人嘲讽东欧人是“熊一样的脸+伏特加情绪管理”;而东欧人回敬:“你们喝红酒长裙舞会,我们喝烈酒打架当健身。” 总结一句:白人的脸,也分等级配置。从西欧到东欧,不是脸盲分不清,而是你没看懂历史怎么“写脸”。 参考资料欧洲四大主体民族:日耳曼民族,拉丁民族、斯拉夫民族和凯尔特民族.民族史.2021-01-22. 从长相上,如何快速区分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人?.个人图书馆.2018-05-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