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事是人是鬼,看这几点就行

 激流一舟 2025-05-08 发布于北京
击蓝字关注👆「晓蕾在成长」一起加油吧~
图片

所有职场故事都是鬼故事。

你别不信。

格子间里飘荡着八百个心眼子,而茶水间弥漫着可不止咖啡香,还有三十六种算计,风云暗涌。

每个成年人都曾在深夜加班时瞥见过工位旁忽明忽暗的灵魂。

不用等到年终述职,这三个照妖镜时刻,足够让隐藏的“魑魅魍魉”现出原形。

出现问题急于甩锅

职场甩锅这事,每个打工人都逃不过。

一旦遭遇难题,本能地选择甩锅,甩锅的本质其实是生存焦虑的癌变。

因为生存焦虑太大,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就选择把责任推给那个“替罪羊”,让他去挡枪。

我见过最精妙的甩锅是在一次产品上线失败后,前期研发的资金与时间都付诸东流了。

老板大怒,开会时技术总监当着CEO的面,硬是把责任拆解成了二十六个环节,每个环节都精准对应到具体负责的执行人,试图减少自己的责任。

要是有真本事的人,就有能力收残局,永远不会沦落到要甩锅。

就像我们常说的:"解决问题的人不需要解释,解释的人往往没解决问题。"

分享防甩锅必备三件套:

带日期的钉钉日志、带水印的工作流程表、带签字的任务确认单。

去年双十一大促,当运营部试图把库存算错的锅甩给财务时,我默默调出9月28日他们驳回备货建议的邮件,在白纸黑字面前,直接把锅往回一踢……

不得不说,有时候职场生存的底气,就藏在那些你认真保存的工作痕迹里。

面对工作分配时的态度

项目竞争是职场里的人性检测仪,资源分配的时候最能考验人了。

某些人真的是吃相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有人把工作群当秀场,看见领导点赞就疯狂表演,生怕看不到自己,

也有人把任务清单当筹码,专挑能露脸的话剧抢着当主角。

这种功利主义生存法则,往往暴露了深层的虚弱——就像夜市里声嘶力竭的喇叭,越是拼命叫卖的摊位,越可能卖着即将过期的罐头。

其实真正的高手都在偷偷下功夫。

我师父老周当年接手没人要的售后烂摊子,三年时间硬是把投诉率从18%压到2.3%。

深得董事长赏识,没多久晋升了区域总经理。

比那些抢破头表演却没点实际能力的人更靠谱。

这也让我明白了:能决定你职场高度的,永远不是抢到什么位置,而是把现有位置做到什么程度。

工作中对同事的态度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职场里早已见惯了。

在职场混过三五年的,你一定经历过这种同事:

对领导像个小太阳一样:"张总这个方案太有前瞻性了!我马上组织团队落实!"

转头就对同事翻白眼:"这方案漏洞百出,真当我们是免费劳工使啊?"

还有这种:

开会时抢着发言:"这个项目我愿意主动承担,保证三天出成果!"

私下却把任务甩给新人:"小王你刚毕业多锻炼,这个报告你写吧"

你要是新人,内心估计一万头草泥马奔过

特别涉及到利益的时候更明显:

合作时净说好听话:"放心吧哥,项目成了功劳都是你的"

分红时据理力争:"我这部分贡献至少多少多少吧,你这样分配奖金不合理,重新分配!"

要是不按照他说做,分分种变成仇人,完了还在你背后造谣,说你这人自私,狭隘如何如何的。

写在最后

那些靠踩别人上位的,总会在某个晋升节点就踩到自己遇到当年埋下的暗雷;那些精于算计的聪明过头的人,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搬起石头砸到自己的脚。

而踏实做事的人,就像陈年老茶,越到后面越能品出回甘。

所以不必急着给同事贴标签,努力把自己活成照妖镜,要相信,职场终究是唯物主义的战场:

能解决问题的真本事,永远比会推责任的小聪明活得长久。

-END-  

往期精彩:

现在的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就两个原因:1、嫌工资低 2、吃不起苦

上个破班,别把自己搭进去

年收入20万在我国是什么水平?

2025年,真心建议大家不要轻易辞职!

其实你不用纠结,离职还是不离职!

失业后尽量换圈子,而不是换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