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洼赏荷记

 淮阴语文 2025-05-08 发布于江苏

大洼赏荷记

◎骈国华

应两个老战友之邀,冒着酷暑,带着暑假中的孙子,划小木船到大洼赏荷。

大洼,是淮河家乡段的一个野生荷荡。它不宽,但很长,一眼望不到头。每年六七月,荷荡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个赏荷的好去处。

晨光初露,微风习习,船头划开碧绿的河水,河道两边的芦苇在风中稀里哗啦地拍着巴掌,像迎接我们去赏荷。不到半小时,小船就划进了荷荡。满荡的荷叶,有的像一张张圆润的绿色锅盖,漂浮在水面上,有的像一把把翠绿的油纸伞,撑开在水面上。亭亭玉立于绿叶之上的一朵朵荷花,有红、白两色,都鲜艳靓丽。风动荷舞,一派北宋诗人周邦彦笔下“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风举荷”的好景致。

前天刚下过一场大雨,荷荡的水见长,荷叶比水更见长。它们生枝展叶,随性率意,你挤我,我挨你,占据了整个水面。那一朵朵荷花,含苞绽放的,静静地立于枝头,凋谢的,默默地飘于水面,都一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楚楚动人。

偌大的荷荡,只有两三只小木船散落其中,看不清船上的人,不知是来赏荷的,还是来摘莲蓬的。荷荡边,成群的蜻蜓像直升飞机在做高难度的飞行表演。呼啦啦从空中俯冲到水面,超低飞行,又呼啦啦扶摇直上,几乎可以听到它们翅膀擦过空气的声音,感受到它们自由飞行的快乐。孙子说,这么大的荷塘,这么美的荷花,怎么少有人来欣赏呢?我说,这里地处偏僻,交通闭塞,远的不说,就说离这里不到三十公里的盱眙县城,也少有人知道这里有个大洼荷荡,“藏在深闺人不识”啊!战友老李说,这时节,正是“三夏”大忙,附近的农民别说没有闲功夫,就是有,也没那个雅兴。

我将小船划向荷荡深处,桨声惊飞了荷叶下的一只白鹭。孙子在城里长大,没见过这种水鸟,喜的大呼小叫:“哇!这鸟好白,好漂亮啊!”他拿出随身携带的相机,说若是再见到这样的鸟,一定要抢拍一张,留着纪念。他采摘了小船旁一朵鲜红的荷花,放在鼻子下嗅了又嗅说:“好香啊!”战友老李把相机镜头对准他,“咔嚓、”一声,把他定格在相机中。旁边一只在张荷叶上打坐的青蛙被“咔嚓”声吓得一个弧跳扎进了水中。





那儿的荷花多,那儿有莲蓬头,我们就把小船往那划,不管东西南北,很有“误入荷花深处”(李清照)的意境。游览中,目睹“小荷才露尖尖角,便有蜻蜓立上头”的真实情景,我有意考考初中刚毕业的孙子的思维能力,便问他:是蜻蜓飞累了,随机落在小荷上歇脚,还是被漂亮的小荷吸引,不由自主停下脚步,忘我地与它亲密接触呢?孙子说,也许,它们本来就是一对初恋情人,事先有约,红蜻蜓才在这个时间兴匆匆地飞来,小荷也才不顾风吹日嗮地站在那里等候。战友老孙说,也许这纯粹是个偶然,就如我们偶然看到这只红蜻蜓落在尖尖角的小荷上。风乍起,吹跑了蜻蜓,也吹得小荷东倒西歪。孙子说,风会埋怨小荷吗?我说,大概不会吧,如果没有风,荷荡只是一荡死水,小荷还能高兴起来吗?

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我们划着小船在荷荡里转悠,忽然间,东方天空中一大片乌云向荷荡上空飘来,不一会,竟然下起了一阵太阳雨。飘飘洒洒的雨滴像散落的珍珠打在荷叶上,曼妙的声音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战友老李随手摘下几张荷叶,分给我们戴在头上挡雨,战友老孙打开相机,把我们遭雨淋不惧而欢的形像定格在相机中。

闲聊中,我们几个都为这荡野生荷花抱憾。论壮观,这荷荡比大名鼎鼎的西子湖畔的荷塘有过之而无不及;论姿色,它们不逊于任何水域景点里的荷花;但却因为出生地的偏僻,“锁在深闺人不识。”值得称道的是,它们不因无人欣赏而不芳。

云过雨散,骄阳当空,风动荷舞,荷香飘逸,我们心旌摇动,流连忘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