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编的第307篇,主题为终身成长 自从去年有几篇入了流量池,也带给我直接收益,但都是被动收入,今年就没这样的好运气了,数据,关注量都很惨淡,每篇所花的时间基本上在1小时+,但并没有得到很美好的数据,比如关注,阅读量,转发等等,到底是什么让我持续有输出的动力呢?事实的真相是,我想放弃的想法无数次了,但每次产生放弃的念头,我的读者们总是以不同的形式传导力量给我。 我一直很讨厌IP,就是所谓的“立人设”,我喜欢真实表达、自我探索、慢慢建立信任感的方式,而不是打造一个“完美角色”或者“虚高标签”。我希望自己是一个“真实型创作者”,不把自己塑造成某种“成功范本”,更像一个同行者、思考者、分享者,核心不是“我是谁”,而是“我正在经历什么”+“我想和你一起想明白这件事”,希望自己的文字温和但坚定、克制又有力,让人感觉你不是在“教”,而是在“陪”。 写作的初心一开始就不是奔着流量、转化、变现去的,依然围绕着公众号的介绍一样,但某天我不经意的发现自己越来越有表达欲,所以我的大脑忽然蹦出这样的想法是,我讨厌的或许是做IP,而不是成为IP,因为成为IP不是通过某种刻意的方式、手段做出来的,而是你是什么样的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自然而然形成的。 作为一名职业咨询师,是一个需要不断投资学习,不断积累案例的职业,大多数都是“一人公司”比如小编我,所以我要学会营销,谈单获客,写文章,海报,思考如何丰富自己的技能和产品线,以及寻找他人合作,小编虽然i人,但在过往的职业经历中,做过销售,做过市场,做过Hr,做过猎头,不畏惧给别人宣传,轮到自己emmm 我还不擅长表达自己,但某天我发现表达,是最不内卷的影响力养成法,通过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出来,是一件非常爽的事情。我经历过这样的心理路程,写完一篇文章会考虑谁会看这篇文章,有多少人看,写这个有人看吗?写到什么时候才有“成果”?但只要你继续写,你就会发现—— 最后,我想说,成为IP,不是目的。但它是让我坚持写下去的“方向感”。 我不是为了成为谁而写,而是为了,在持续表达中,不断靠近那个值得成为的自己。 我是summer,是一名职业规划师及心理咨询师,给企业提供中高端人才招募,给在校生提供就业指导,给个人提供职业生涯咨询服务 |
|
来自: Summer学习笔记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