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万润新能公布了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财报。纵观两份财报数据,公司业绩情况迎来明显的反转。 2024年,万润新能营收同比大幅下滑38.21%,同时净亏损达8.7亿,经营面临着不小压力。然而进入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毛利率也大幅回升。作为一家处于正极材料行业中游的企业,万润新能正试图通过高压实产品迭代与全球化布局等举措,在行业洗牌过程中重塑自身竞争力。 ![]() 01 业绩反转已至 过去两年,磷酸铁锂行业深陷产能过剩的困局。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磷酸铁锂材料实际出货量高达246万吨,这一数字较市场需求量近乎翻番。这种过剩情况直接导致去年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长期在40%以下的低位徘徊。 在行业困境波及下,万润新能2024年业绩整体也呈现出承压状态。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75.23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8.21%;归母净利润亏损达8.7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达8.92亿元。 虽然,在出货量这一指标上,万润新能还是较为亮眼:磷酸铁锂累计出货量为22.82万吨,实现了39.07%的增长。但受市场供需格局转变及碳酸锂等价格下行影响,公司主营产品销售价格同比下降,即便出货量有所增长,但公司整体营收还是不可避免地大幅缩水。 转机发生在2025年第一季度。据万润新能最新发布的财报数据,公司营业总收入大幅增长97.3%至22.78亿元,毛利率也持续改善,较上年同期提升3.51个百分点至2.66%。同时,公司磷酸铁锂出货量也延续了增长态势,同比增长138%。 从这一数据对比不难看出,万润新能的营业收入正在逐步修复,整体经营呈现出了一定的韧性。行业研报曾预测,随着磷酸铁锂行业景气度反转向上,预计2025年底至2026年初,磷酸铁锂材料价格将回归合理价值区间。在此背景下,包括万润新能在内的上市公司业绩盈利拐点也逐步靠近。 ![]() 02 实现盈利的两个“前提” 之所以万润新能业绩在过去的一季度呈现向好趋势,主要还是依托于“行业+自身”两个关键前提。 从行业层面来看,第一个前提是2025年国内动力电池领域磷酸铁锂的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一季度数据显示,磷酸铁锂装车量成功突破100GWh,在动力电池整体装车量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至80.8%,其中2、3月占比更是分别高达81.5%、82.3%。与此同时,在储能领域,磷酸铁锂电池占比也已超90%。 与此同时,动力电池市场也正朝着高能量密度与快充方向加速演进。高压实磷酸铁锂技术正成为行业竞争的制高点。 这自然是万润新能业绩得以翻身的第二个前提。 所谓高压实磷酸铁锂,通常指粉末压实密度2.6g/cm³以上,也称第四代磷酸铁锂产品。作为新的行业竞争高地,从2024年开始,万润新能持续加码高压实产品的相关迭代升级。 据数据显示,2024年,万润新能在动力电池市场出货占比高达70%-80%,其中,压实密度2.5g/cm³以上产品占比更是超90%。2024年末,万润新能进一步成功推出压实密度达 2.65g/cm³的高压实产品。 如果说2024年是万润新能在高压实第四代磷酸铁锂产品上“深耕布局”的一年,那么2025年这将是“开花结果”的一年。2025年一季度,万润新能进一步启动压实密度为2.7g/cm³的高压实产品的客户验证工作,预计2025年下半年即可实现小批量出货。 另外,万润新能还捕捉到了钠电池市场的巨大潜力。年报显示,公司布局聚阴离子类、层状氧化物类、普鲁士蓝/白类等不同体系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与生产,部分型号已实现数百吨出货规模。从市场排名来看,万润新能在国内钠电正极市场排名为第七,其中聚阴离子类材料出货量跻身行业前三。 ![]() 03 万润新能的“两大”不确定 截至目前,万润新能2025年一季度的业绩向好,初步验证了其高压实产品战略的有效性。然而,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公司能否持续突围,仍受多方面因素制约。 其中之一就是“出海”。近几年,国际贸易局势复杂多变,国内头部电池企业纷纷将出海作为重要战略选择。然而反观万润新能,2024年其国内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高达98.93%。这表明,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拓展方面步伐缓慢,亟待加快。 为此,从2024年开始万润新能已经公布了在美国投资1.68亿美元开展总规划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项目的计划。据透露,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施工建设正按原计划有序推进。与此同时,也正积极与特斯拉、LG新能源等重要客户开展样品验证工作,部分客户已完成小批量试产订单。 这一项目若能顺利推进,将成为公司打开北美市场的关键支点,但海外投产进度受当地政策、供应链配套等影响,实际落地情况还需持续跟进。 此外,还有一个较大的变量,就是钠电池的产业的进展。尽管市场普遍将2025年视为钠电产业化元年,但依旧不可忽视技术瓶颈与成本控制困难。尤其随着锂电池价格的走低,钠电的成本优势可能被削弱,若产业化进度不及预期,恐怕也很难对整体业绩增长有进一步的贡献。 综合来看,万润新能短期内业绩尚可期待。不过,从长期发展角度而言,其增长逻辑仍高度依赖产品技术突破以及全球化布局的有效落地。未来,如何在稳固磷酸铁锂业务基本盘的基础之上,推动业务增长极发展,将成为万润新能面临的重要考验。 $万润新能(SH68827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