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蕴章(1945年5月1日—2024年2月4日),字存文,号蟠逸斋主人,天津人,当代中国书法界极具影响力的楷书大家,被誉为“当代津门第一楷”。他弟弟田英章的楷书实力也很厉害,为什么他能被称为“当代津门第一楷”,而不是田英章呢?主要是学识与谦虚,这是他弟弟田英章缺少的。 ![]() 田蕴章的楷书以欧阳询为根基,融合魏晋风骨与唐楷法度,形成“精严雅正”的独特风格。他自幼临习《化度寺碑》《九成宫醴泉铭》等欧体经典,青年时期已遍临历代名家碑帖,尤其对清末书法家王维贤的“王体欧楷”深研数十年,将其视为津门欧楷的源头。其楷书笔画瘦硬通神,结构险峻而不失稳健,如《岳阳楼记》碑文等代表作,笔力遒劲如铁画银钩,章法布局严谨如算子,被日本《每日新闻》赞为“中国之一流书道家”。 ![]() 在技法上,田蕴章主张“中锋运笔”与“一分笔”原则,强调“如锥画沙”的立体感。他的行草亦取法二王体系,笔势流畅如行云流水,但相较于楷书,其行书因过于追求规范性而引发争议,有批评者认为其“缺乏行气”“如打印机般机械”。不过,他对欧楷的极致追求使其成为当代正统派书家的代表人物。 ![]() 田蕴章的书法教育理念以“传承经典、坚守正道”为核心。他在南开大学执教数十年,创立“每日一题、每日一字”教学法,通过80集电视讲座和365期网络课程,系统讲解书法理论与技法,影响遍及海内外。他强调“书法是文化的载体”,主张学书需先修文学素养,在讲座中常融入诗词、历史典故,使书法教学超越技术层面,成为文化传承的桥梁。 ![]() 2009年,他在南开大学设立奖助学金,义卖书法作品资助贫困学生;2019年,中国首个“田蕴章书法馆”在宁波开馆,收藏其作品及历代名家真迹,成为书法教育与研究的重要基地。他的著作《九成宫醴泉铭探源》《欧楷解析》等,以学术视角解析传统书法,被誉为“当代欧楷教科书”。 ![]() 田蕴章的艺术生涯伴随诸多争议。支持者称其为“欧楷复兴的旗手”,认为他以一己之力对抗当代书坛的“丑书”潮流,捍卫了传统书法的尊严;反对者则批评其风格保守,缺乏创新,甚至将其楷书贬为“印刷体”。他本人对此态度鲜明:“书法当以古人为师,创新需先入古,否则便是无源之水。”他曾公开表示,“津门欧楷第一”的称号应属民国书法家王维贤,自己仅是“站在巨人肩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