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病变为主的全身 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多发于30~55岁 ,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涉及到多个免疫系统的相关因子水平, 该病反复迁延性、对称性会合并多个小关节病变 ,而且伴随滑膜炎、血管炎、 软骨破坏,早期症状为关节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 晚期关节严重畸形,影响患者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 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过程中,中药因其独特的疗效和较低的副作用而备受关注。其中,白芍和雷公藤是两种常用的中药,它们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各有特点。本文将从两者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及适用人群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帮助患者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一、白芍与雷公藤的治疗作用虽然同为植物类抗风湿药,但雷公藤多苷片与白芍总苷胶囊在治疗作用上也各有特色。首先,二者均可抑制滑膜细胞增殖,减少促炎细胞因子产生,改善关节肿痛、晨僵等症状。其次,白芍总苷胶囊还可对抗四氯化碳所致的小鼠肝损害,改善肝细胞变性及坏死,因此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临床中与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抗风湿药联用,既可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又可降低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雷公藤多苷片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外,还可用于肾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二、雷公藤”与“白芍”不良反应不同 虽二者均为植物类抗风湿药,但在不良反应上也多有不同。雷公藤多苷片存在着女子月经紊乱、月经量少或闭经,血细胞减少,皮疹等不良反应。由于可造成女性月经紊乱、月经量少或闭经,因此绝经前女性患者使用雷公藤多苷片要慎重,绝经后女性患者使用则一般无此不良反应。 白芍总苷胶囊不良反应整体较少,不会对女性月经造成影响,但部分患者服用后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及质稀软,虽然其中大部分患者这一情况会自行改善,但也有少部分患者因不耐受而停药。 由此可见,虽然“雷公藤”与“白芍”都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常用药物,但白芍总苷胶囊是从中药白芍中提取,雷公藤多苷片是从中药雷公藤中提取,这也就决定了二者在作用机制、不良反应等方面均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正是医生在选择运用时的参考因素。 三、用法用量 雷公藤类制剂中雷公藤多苷片,口服,按每1 kg 体质量每日1 mg,最高不得超过1.5 mg,分3次饭后服用。雷公藤片(每片含雷公藤甲素33 μg)口服,每日3次,每次1~2片,饭后服用。 白芍总苷胶囊说明书上的用法:口服。一次0.6g(2粒),一日2~3次,或遵医嘱。实际上,按照说明书用法使用白芍总甘胶囊,很多患者会出现腹泻。 故临床上,一般小剂量开始服用(早晚各1粒),逐渐加量至早晚各两粒,或者早中晚各两粒。值得注意的是,个别患者即使早晚各1粒,也可能出现腹泻症状,只要腹泻不严重,不影响生活,可以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很多患者就会逐渐耐受,从而不再腹泻。 四、“雷公藤”与“白芍”,治疗中该如何选择? 雷公藤多苷片与白芍总苷胶囊都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常用药物,临床中多与甲氨蝶呤、来氟米特、艾拉莫德等一线抗风湿药联合使用。 一般而言,若存在肝脏病变,或既往发生过药物性肝损伤者,可考虑联合白芍总苷胶囊。对于育龄期的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也尽量联合白芍总苷胶囊。 对于存在胃肠道疾病,伴有腹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先考虑联合雷公藤多苷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