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语文12本名著必考重要问答题,都是中考常考题

 天行健227 2025-05-08

初中语文12本名著必考重要问答题,都是中考常考题

距离中考的时间已经越来越近了,王老师整理了初中 语文12本名著必考重要问答题,都是中考常考题,考前务必背一背!

初中语文12本名著必考重要问答题,都是中考常考题

2025中考12本名著 必考重要 问答题

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 .你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题目的含义吗 ?

【答】 “钢铁”是信念、意志、毅力的象征,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

2 .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 ?

【答】 保尔身上体现出他敢于 p-]命运挑战,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保尔崇高的革命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献身精神、坚强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态度及明确的人生目标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3 .奥斯特洛夫斯基一生中写了几部文学作品 ?其主题的共同点是什么?

【答】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暴风雨所诞生的》等;这些作品的主题都是以国内战争为背景,歌颂在无产阶级事业中成长起来的英雄人物。

4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来的 ?

【答】 在作者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创作出来的。

5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自传吗 ?

【答】 这本书是以作家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真情实感为基础进行艺术创造的,因此带有明显的自传性质。但是并不能因此就把这部小说看成作家的自传,因为:作家的创作意图不在为自己作传,而在于塑造一个共青团员的典型形象;作家并不拘泥于生活事实,对人物和情节做了大量典型化处理。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 “我的小说,首先是艺术作品,其中我利用了假想的权利。'我坚决反对把我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和这本书的人物之一保尔.柯察金等同起来。…'这是小说,而不是传记。”

6 .用一句话评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

【答】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描写苏联十月革命后第一代苏维埃青年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为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同国内外敌人及各种困难进行顽强斗争的优秀小说。

7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给你印象最深的故事是哪一个 ?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

【答】 在修筑铁路中,保尔所在的潘克拉托夫小队 “拼命走在前头”,以“疯狂的速度”进行工作;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非常苦恼,不能自拔。他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他以坚强的毅力克服悲剧命运的打击,开始了为争取归队而进行的斗争等故事。

二、《儒林外史》

1.鲁迅称赞《儒林外史》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请结合选段内容,评析作者对讽刺手法的运用
【答】 ①夸张情节极具讽刺性。选段一中,周学道(周进)作为主考,批阅范进的文章,先是不知所云,再是觉得有些意思,读到第三遍才晓是“天地间之至文”“一字一珠”!甚至大发感慨:“世上糊涂考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不知是范进文章真有才学,还是周进糊涂,没有评卷标准,全凭感情而定!此夸张情节,是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辛辣嘲讽。

2.结合《儒林外史》整本书,简要分析鲁小姐和沈琼枝这两位女性形象,并说说她们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鲁小姐热衷功名,作者通过塑造她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社会各阶层人物的毒害,连闺房女子都深受其害。沈琼枝自尊自爱、干练机警、具有反叛精神,作者通过塑造她寄托了自己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3.说说张静斋打秋风、通过陷害别人达到自己升官目的事例。
【答】 范进服丧三年后,张静斋与他一起去拜访高要县汤知县,因朝廷下令禁止屠耕牛,不得食用牛肉。恰逢回民来送牛肉希望知县不要严格执行禁食牛肉的规定,张静斋把这看做 “严格执法,以求升迁”机会,使得知县打死了送牛肉的人,引来了回民的围攻。
4.《儒林外史》的人物塑造极具特色,既有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又有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请说说这些特点在严监生这个人物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答】 严监生:他是一个在统治阶级中被人捉弄的人物,临死因为点两根灯草而不肯咽气,急于扶侧室为正房体现了他吝啬、薄情的一面。但他又不乏人情味,替哥哥还钱,正妻王氏病后,他宴请名医,煎服人参,毫不含糊。王氏死后,他深情悼念, “伏着灵床子又哭了一场”。
5.鲁迅曾评论《儒林外史》“婉而多讽”,是部“讽刺之书”。请以书中严监生为例,结合他临终时的相关情节,简要说说作品的讽刺意义。

【答】 《儒林外史》中通过写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盘里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咽气的这一情节,具体而形象地讽刺其爱财胜过生命 (或:严监生的吝啬)。

6.匡超人参与了潘三爷哪几桩罪行?

【答】 ①帮助潘三爷书写造假文书,强卖大户人家使女荷花给乡下胡财主。②潘三爷勾串提学衙门,让匡超人做枪手,帮助学生金跃替考。

三、《骆驼祥子》

1 .我们常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是怎么看待祥子对战事漠不关心的态度的?

【答】 祥子作为底层劳动人民,他一心只想要多攒点钱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通过劳动来过上美好生活,掌握自己的命运,因此他无暇也无力去关心战事。

2 .三匹骆驼的命运与祥子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祥子最后是如何处理这些骆驼的?

【答】 祥子逃走时把三匹骆驼拉走了,路过村庄,以 35元大洋的价格把骆驼卖给了一个老者。

3 .祥子变成“骆驼祥子”,中间发生了什么?

【答】 祥子在海甸一家小店躺着的三天里,他与三匹骆驼的关系由梦话或胡话被人家听了去。等祥子清醒过来,他已经是 “骆驼祥子”了。

4 .作者在本章末尾说“所以愚蠢,所以残忍,却另有原因”是指什么?

【答】 因为人物处于凶残、愚昧、吃人的封建旧社会,这个社会才是一切愚蠢、一切不幸、 一切悲剧的根源。

5.结合前面章回的内容,请简述祥子三次买车的经历与结果。

【答】 第一次:经过三年努力,祥子终于凑足了一百块钱,用九十六块钱买了自己的新车。但是不到半年,祥子被官兵们抓走,车也被抢走了;

第二次:祥子卖掉骆驼,来到人和厂租车,为第二次买车没命地赚钱。但是他的钱却被孙侦探敲诈走了;

第三次:虎妞为祥子买了一辆的二手车,后来虎妞难产而死,祥子为了给她办葬礼又把车卖掉了。

6.假若之前曹先生没有离开北平,祥子的生活是否会是圆满的呢?为什么?

【答】 不会,祥子代表的是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受迫害的劳动人民,即使曹先生回来,他也无法摆脱虎妞,摆脱刘四爷,祥子的悲剧是必然的,只要社会制度没有改变,他终究还是不幸,这就是大多数那个旧社会时期的 “祥子”的命运。

7 .小福子是祥子最后的希望,他的希望落空了没有?

【答】 祥子回到大杂院时,小福子已经不在了,也许搬家了,也许已经死了,或者更坏的是被二强子卖到极远的地方去,祥子的希望再一次落空了。

四、《红星照耀中国》

1. 在斯诺的眼中,周恩来是一个怎样的人?(人物形象)

【答】 在与周恩来的接触中,斯诺渐渐发觉,这位参加组织过多起革命起义书生出生的造反者并不是一个狂热分子,而是一位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态度温和,轻松愉快,平易近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

2.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是什么?

【答】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3.简要叙述红军长征的经过。

【答】 红军一共爬过 18座山脉,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开进和顺利穿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4.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军精神。

【答】 ①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②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③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④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⑤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5.简述《西行漫记》一书中斯诺的彭德怀印象?

【答】 ①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②彭德怀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这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作者是很欣赏的。③“兔子一般窜了出去”,抢先到达山顶,不仅表现彭德怀身体健康、动作敏捷,还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统率大军的指挥员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

6.《西行漫记》又译名为什么?为什么中译名不选《西行漫记》?

【答】 《西行漫记》又译名为《红星照耀中国》 。当时中国正处于日本的侵略,同时国民也对共产党进行镇压。在如此白色世界中, 《红星照耀中国》要在中国流传的话必须用一个隐蔽的名称,因此选择《西行漫记》作为掩护。

7.《西行漫记》全书共 12 篇,请罗列出其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答】 第一: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第二: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第三: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 红军的军事策略;第四: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五、《西游记》

1.谈谈你对这部小说所反映的主题的理解。

【答】 讽刺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歌颂悟空的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为强权,乐观顽强的精神,同时也告诉人们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

2.结合相关情节,说说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和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

【答】 蔑视皇权,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反抗传统,反抗权威,蔑视等级制度等反封建、叛逆思想和斗争精神的热情讴歌,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和美好品质。

3.结合具体情节说说唐僧的性格特点和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

【答】 集封建儒士迂腐和佛教信徒虔诚为一身的高僧,一遇妖魔涕泪交流,见佛就拜,不论真假;为了说明必须经历艰难、坚持不懈才能获得幸福成功。

4.分别简述沙僧、猪八戒的性格特点。

【答】 沙僧:忠厚诚恳,任劳任怨,正直无私,一心一意保唐僧西行,谨守佛门戒律;八戒:性情憨直,奸懒谗滑,常怀退缩之心,善奉承诌媚。

5.小说中的玉皇大帝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何在?

【答】 昏庸无能,不辨忠愚。对封建统治者的嘲讽蔑视,对黑暗社会的尖锐讽刺、嘲笑和批判。

6.孙悟空大闹天宫一不求高官厚禄,二不为取玉帝而代之,那么他的愿望是什么?或者说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劳动人民的何种追求?

【答】 反对压迫,追求平等,追求自由、民主。

7 .读了《西游记》后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答】 ①这部小说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

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

③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8. 唐僧看不出妖怪的种种变化,除了因为他是肉眼凡胎之外,还有哪些原因是不可忽视的 ?

【答】 本性愚钝、忠奸不分,又受了猪八戒的挑唆。

9 .唐僧驱逐孙悟空之后,出现了“真假美猴王”一事,为什么会出现两个“美猴王”?

【答】 唐僧师徒生了二心,内部不团结而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