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联电影 - 牛虻

 昵称14934981 2025-05-08
牛 虻


林冲

Image

苏联电影《牛虻》,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1955年出品,亚历山大·法因齐默尔执导,O·斯特里席诺夫、M·斯特里席诺娃主演。影片讲述了主人公牛虻(即亚瑟),由于他的幼稚、无知,受了教会的欺骗,连自己的情人琼玛也因出于误会而和他决绝。后来他逐渐成熟,成为一个革命者。当琼玛于十三年后重会牛虻时,依稀认出他就是当年的亚瑟,他俩并肩战斗,牛虻不幸被捕牺牲。


片名“牛虻”取材于古希腊神话,也有认为是取材于英国诗人布莱克的诗歌,意思是指那些敢于飞蛾扑火、针砭时弊、为革命理念和社会变革而自我牺牲的先驱者。

Image

Image

Image

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意大利。亚瑟(奥列格·斯特里仁诺夫 Oleg Strizhenov 饰)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他非常仰慕神学院的蒙泰里尼神父(Nikolai Simonov 饰),将自己未曾享受过的父爱寄托在他的身上。可是,最终亚瑟发现,蒙泰里尼神父竟然就是当年抛弃自己的亲生父亲,他的信仰崩塌了。
一晃眼13年过去,意大利自由革命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一个外号“牛虻”的青年领袖在运动中格外的活跃,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的心灵导师,而这个人就是亚瑟。很快,亚瑟因为遭到了同僚的背叛而锒铛入狱,在狱中,他再一次见到了蒙泰里尼神父,心存最后一丝幻想的亚瑟试图劝说神父和他一起投身革命。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上海电影制片厂1955年12月译制,配音演员:卫禹平、上官云珠、程之、于鼎、中叔皇、毕克、陈述、姚念贻、富润生、邱岳峰、胡庆汉、尚华、杨文元。

Image

《牛虻》(The Gadfly)是爱尔兰女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书描写了意大利革命党人牛虻的一生。主人公单纯幼稚的爱国青年亚瑟因被革命同志误解,佯装投河自尽,奔赴南美。13年后,当他带着一身伤残重回故乡时,苦难的经历已把他磨练成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他参与了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最后为之献出了生命。小说涉及了斗争、信仰、牺牲这些色彩浓重的主题。
小说是作者伏尼契受到当时身边革命者的献身精神的激励写成的。它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30年代意大利革命者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党人牛虻的形象。

我们
Image
We
电影配音的
神奇魅力

电影传奇-大段台词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俄语原音

Image
Image

彩色修复版(上影配音)
Image
Image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