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文部首培训班结课总结(2025年夏)

 imnobody2001 2025-05-08

第三期说文部首培训班从2499日到2554日,经过8个月的沉浸式体验学习,终于告一段落。能够坚持到最后,我真的很佩服大家的毅力,为大家点个大大的赞。当然这期间离不开王觞老师的鼓励,息老师的耐心记录和督促,家里人背后的支持,学友之间互相陪伴,让我们彼此感恩。在学习期间,我由于普通话不标准,给大家听课带来困难,非常抱歉。因为学识有限,理解不到位,可能也有讲错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特别感谢大家对我的包容。 

学习《说文解字》中许慎归纳的540个部首,对于理解汉字的结构、文化内涵以及汉字体系的演变具有深远意义。
1. 掌握汉字构形规律
部首是汉字的构形基础,学习540部首能帮助理解汉字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原理。例:学习“水(氵)部,水的甲骨文象流水之形,从水的字先考虑是不是河流的名字,如:江、河、洛、汾”等,或与水相关;形声字如(从水青声),直接体现形旁与声旁的组合逻辑。
2. 提升汉字记忆效率
部首归类法可将零散汉字系统化。例如掌握手(扌)部后,推、拉、按等动作类字可通过部首关联记忆,部字(疾、病、疼、瘤)和疾病有关,减少机械背诵负担。
3. 解码汉字文化密码
部首承载古代社会文化信息。如示(礻)部(礼、神、祭、祀),从“示”的字大多和神灵祭祀有关,反映先民祭祀传统;部(财、货、贿、贵,从“贝”的字和财货有关,体现早期货币形态。
4. 增强古籍阅读能力
直接服务于文言文阅读。例如理解《诗经》陟彼崔嵬中的(从阜步声,表登高),需知(阝左)为土山义类符号。理解《韩非子·喻老》中的“兔走触株,折颈而死”中的“走”,甲骨文象人挥动双臂疾行的样子,本义为跑。
5. 贯通汉字演变脉络
每个部首都列出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演变过程(除个别没有甲金文字),观察部首形体流变,可梳理隶变、楷化等字体演变规律,如楷书的灬可表示火,如蒸煮煎然熊,也可表示动物尾巴,如:燕、魚。还可表示动物的下肢,如:馬、鳥。
6.告别错别字
例如:示字旁(礼神)和衣字旁(衬衫裕)。再如士和土,士的甲骨文象斧头类工具。土的甲骨文下面一横表示地面,写的时候比较长一些,如:韭、生。
掌握540部首不仅是汉字学习的基石,更是打开中华文化基因库的密钥。随着人工智能时代汉字处理技术的发展,这种传统文字学知识正焕发新的应用价值。
参观博物馆,可以尝试用部首分析法解读青铜器铭文、秦汉简牍等出土文献,学以致用。
本次课程每个同学领一项任务,带着任务去学习,更加有动力,还能增强归纳总结的能力。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春之声学友总结(表示脚板的“止”有关的字,还有表意和做声符的情况)

Image
Image

方茜学友总结

谢谢老师!看似是阶段性的结束,对我来说恰恰是刚刚开始,对文字、说文》这本书有太多的不解需要去学习、探究,感谢学友们的相伴,深深地感受到你们的认真、钻研。

Image
Image

杜英学友总结

跟随亚红老师研习古文字的这段时光,令我体会到了什么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齐鲁大地特有的质朴严谨的治学态度,更让我不由心生敬意。初识古文字是若干年前与王觞老师的一场幸会,如今又跟随亚红老师一路重温,再次对中华文明基因的进行解码,可谓收获满满。再次感谢两位老师的引领,也预祝说文解字部首课程未来遍地开花。

Image
Image

温书言总结(《说文解字》中的叠字)

Image

陶彦伊总结(“说文部首”中动物类的字)

Image

寄语:

说文部首的阶段性学习暂时告一段落,希望大家能够把所学用到实际工作、学习当中,温故而知新。崇山书院平台每个月都有字源识字课程(见《重磅丨崇山书院25年公益课程全公开》),也有公益《论语》读书会(见《启事丨第二轮“百周《论语》”读书活动即将开始!》《公告丨“百周《论语》”读书会安排》)、古文观止诵读等课程,希望大家多多参与。

学习说文解字探寻文字之源品味汉字之美领悟经典之韵,传承中华文明。  

TOP.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