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文写作要问好“三个问”

 快乐者生存 2025-05-08

按: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著名的人生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启发人们探索自我认知、生命的起源和终点哲学命题。公文写作、部暑工作也有“三问”,问好“三问”能使公文管用有效,推动工作落地落实。


本号3月21日发了《公文写作的“三板斧”》,讲了公文三段论结构,是常用模板,我认为用好了可得70分;4月14日发了《公文写作要讲好“三种话”》,那是公文的政治性、人民性属性要求,是衡量标准,讲好了可打80分。

今天谈一谈公文的目的,即公文关键在于解决问题,起草时要问好“三个问”——“问题找准了吗?措施管用吗?工作能落地吗?”这是公文目标导向的问题,管用有效可得90分。

公文制发的目的是处理政务、解决问题、维护大局,以达到以文辅政、以文促政、以文兴政效果。

前几年,有位自治区领导就文件起草有关问题作出指示,强调制定文件要做到“三问”:一问问题抓准了没有;二问措施实施后问题能不能解决;三问提出的措施能不能落地。

这“三问”提得很好,是落实实的文风的具体要求。文风不实,反映出思想作风不纯、工作作风不实。

哲学有人生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上面公文“三问”与哲学三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哲学三问直指人类对自我认知、发展根源和未来方向的思考,而公文“三问”则聚焦于政务工作的核心逻辑。对这“三问”,原有个组织部门的领导理解很透,本文借鉴了其观点。

“问题抓准了没有”,追问的是工作的本质与根源。如同“我是谁”,要求精准定位现实矛盾与问题,明晰工作的核心对象。

这问的是制定文件有没有正确的问题导向。
制定文件,尤其是政策性、规范性文件,理应奔着解决工作中、发展上的现实问题去。如果问题找不准、抓不住,就像射箭没有靶子,文件里写什么都是瞎比划,写得天花乱坠也没有用。

例如,在草拟关于推进乡村振兴行动的文件时,首先要找准当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大振兴”存在的问题,要通过深入调研,找准诸如部分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产品附加值低,缺乏特色品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农业生产经营后继乏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等具体问题。只有精准定位这些实际问题,工作举措才有针对性。

“措施实施后问题能不能解决”,追问的是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法。恰似“我从哪里来”,需要从过往经验与实际情况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问的是文件中有没有拿出解决问题的管用办法。
找准抓住问题不是目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不解决问题的措施,等于是放空炮。

仍以乡村振兴为例,针对农村产业结构单一问题,可根据实际提出“引进龙头企业,发展'企业 + 合作社 + 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打造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针对劳动力外流问题,制定“出台返乡创业扶持政策,提供创业补贴、税收优惠,建设农村电商孵化基地,吸引年轻人返乡就业创业”等措施。这些措施紧密围绕问题,就具解决问题的鲜明导向。

“提出的措施能不能落地”,追问的是最终目标与成效。对应“我要到哪里去”,确保政策措施能够抵达预期的终点,实现以文辅政、推动工作落实的目的。

这问的是文件中的措施办法有没有可行性、操作性,谁去落实的问题。
一切能够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新招硬招,首先都必须是实招。所谓“实招”,就是要实事求是、务实管用、切实可行。确保政策落地、措施落地,除了政策措施要立得住、行得通,还要注重强化干部的执行力、落实力。明确分工、压实责任,这是推动落实、确保落地的有效方法。

比如在乡村振兴文件里,针对上述措施,要明确“由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引进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链相关工作,在X个月内完成X家企业对接与合作协议签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在X个月内出台具体细则;商务局负责农村电商孵化基地建设,在X个月内完成基地建设并投入运营”等等。通过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间节点,保障措施能够有效落地。

所以,我们在制定公文时:

一要把推动工作落地落实作为起草文件的重要考量,把能否落地落实作为衡量文件稿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尺。

二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把准中央文件支持什么、禁止什么,深入调查研究,把准实情,找准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务实管用的有力举措。

三要充分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建议,与反馈意见单位沟通协调一致,确保文件稿印发后能立得住、行得通、管得了。要严格落实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要求,多出“干货”、“干条”,防止冗长空洞和穿靴戴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