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踮脚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后,或能帮你改善这7大烦恼

 蒋昌军的图书馆 2025-05-08 发布于广东

踮脚,作为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动作,却被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专家、康复科医生乃至心血管科医生所推荐。为何这个几秒钟就能学会的动作,能在临床中被反复提及?

每天踮脚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后,或能帮你改善这7大烦恼

研究显示,长期坚持每天踮脚15分钟,或有助于改善下肢静脉曲张、腿脚冰凉、老寒腿、下肢水肿、血液循环障碍、睡眠质量差、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等七大常见健康烦恼。

这一动作既是中医“动中求养”的体现,也是现代医学中“静脉回流促进法”的核心体现。

踮脚,是小动作,却关乎大健康。

在中国,60岁以上人群中高达60%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肢血液循环问题,腿脚冰凉、静脉曲张、夜间抽筋等症状困扰着无数家庭。

但可惜的是,这些问题往往被当成“老毛病”忽视,直到发展为严重的心脑血管或下肢溃疡,才追悔莫及。

每天踮脚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后,或能帮你改善这7大烦恼

踮脚的动作,本质是激活人体腓肠肌泵。就像心脏将血液泵出一样,腓肠肌收缩时会压迫小腿静脉,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向心脏回流。

这个原理,在循证医学中早已得到验证。只不过,很多人不重视,或者不知道。

踮脚动作简单,但对身体的益处非常明显。研究指出,每天坚持踮脚15分钟,分3次进行,每次5分钟,长期坚持一个月以上,便可明显改善下肢血流速度,缓解静脉压力,减少水肿和酸胀感。

第一大改善:缓解下肢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是由于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引起的血液倒流,长期站立或久坐人群尤为常见。

踮脚动作能有效增强小腿肌肉力量,促进静脉回流,减轻静脉压力,是防治早期静脉曲张的有效辅助手段。尤其是教师、护士、售货员等久站职业人群,更应引起重视。

每天踮脚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后,或能帮你改善这7大烦恼

已有研究显示,每日踮脚训练可显著减轻下肢静脉曲张带来的酸胀、麻木感。

第二大改善:改善腿脚冰凉

腿脚冰凉,大多与末梢血液循环不畅有关,特别是女性和老年人群体更加常见。中医认为,阳气不足、气血运行不畅是其本质。

踮脚刺激足三阳经(膀胱经、胆经、胃经)运行路径,可有效激活阳气,畅通经络,改善寒湿阻滞,促进血液流通,令四肢温暖。

第三大改善:减缓老寒腿

老寒腿并非“老年病”,而是一种筋骨失养、寒湿侵袭导致的膝关节慢性病变。

踮脚能带动整个小腿肌肉群的动态收缩,有效促进膝关节周围的气血运行,缓解寒湿郁滞。同时伴以艾灸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可进一步增强抗寒能力。

每天踮脚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后,或能帮你改善这7大烦恼

第四大改善:缓解下肢水肿

踮脚动作本质是“肌肉泵”训练,能促进淋巴液和静脉回流,减少组织间液体潴留,是天然的“排水泵”。

特别是女性孕期、久坐久站后出现的足踝水肿,通过规律性踮脚训练可在不使用药物的情况下获得明显缓解。

第五大改善:改善血液循环障碍

血液循环障碍是多种慢性病的根源,踮脚动作可促进下肢动静脉循环,改善微循环环境。

对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人群而言,踮脚是一个安全、可控的辅助锻炼手段,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风险。

每天踮脚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后,或能帮你改善这7大烦恼

第六大改善:提高睡眠质量

很多老年人因小腿酸胀、抽筋、麻木而半夜醒来,严重影响睡眠质量。踮脚动作可在睡前进行,帮助放松小腿肌肉,改善局部供血,从而缓解夜间不适症状,提升睡眠质量。

第七大改善: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长期踮脚锻炼对心脑血管系统有间接益处。通过改善末梢血液循环、促进全身血流动力学平衡,有助于降低高血压、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等疾病风险。

尤其是中老年人群,踮脚可作为一种简便、有效的家庭康复方式。

踮脚虽小,但不可忽视。

西医角度认为,踮脚是激活下肢肌肉泵、促进静脉回流的有效方式;中医则认为,踮脚可调动“肾主骨、生髓、通二阴”,通过足部活动激发肾气,养筋健骨。

每天踮脚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后,或能帮你改善这7大烦恼

两者殊途同归,均强调其对人体循环系统的积极促进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踮脚虽好,但也有注意事项。对于患有严重骨质疏松、足跟骨刺、踝关节扭伤急性期者,应避免剧烈踮脚动作。糖尿病足患者则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足部损伤。

药物不能替代运动,运动也不能替代药物。踮脚作为一种辅助干预手段,可以与常规药物治疗协同使用。如静脉曲张患者在使用迈之灵、地奥司明等药物时,同时进行踮脚训练,可更好地缓解症状。

许多中老年患者在门诊中反应,仅靠药物治疗腿部肿胀和疼痛效果有限,但在配合踮脚训练后,症状明显减轻,甚至摆脱了药物依赖。这在临床中并不少见。

坚持,是踮脚最重要的原则。建议初学者每天分3次进行,每次5分钟。可借助墙壁、桌椅保持平衡,避免跌倒。重点在于“踮住”——即脚跟抬起后保持1~2秒,让肌肉有充分的收缩时间。

每天踮脚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后,或能帮你改善这7大烦恼

踮脚的动作虽简单,但其背后的医学意义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久坐少动,血液循环障碍成为慢性病的温床。踮脚,是一种极具普适性、零成本、零门槛的健康干预方式。

它不需要场地,不需要器材,不受天气影响,无论在厨房、办公室、电梯、公交车上,随时都能做。

用15分钟换来一身轻松,是对自己健康最小的投资。

最后提醒广大读者,健康不是等来的,是每天一点一点积累的。踮脚虽小,贵在坚持。

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今天开始,给自己的下肢健康一点“动力”,让血液流得更顺,让身体暖得更快,让疾病远离生活。

每天踮脚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后,或能帮你改善这7大烦恼

身体有病不可怕,怕的是不知如何应对。愿这篇文章,能为你点亮一盏健康的灯,照亮通往康健之路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陈焱,张文婷,王斌.腓肠肌泵功能在下肢静脉曲张防治中的作用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3,45(10):876-879.

[2]李静,郑宏.踮脚运动对高血压患者下肢血液循环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2,37(05):482-486.

[3]邱芳,赵毅.中医理论指导下踮脚运动对老年腿脚冰凉症状的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4,30(04):412-4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