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神经炎与后循环缺血这两种疾病从定义上来讲是很容易区分的,但在实际临床工作过程中其区分未必跟我们想的一样,应该避免反复复查核磁共振,造成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但对于卒中高危因素多的中老年患者,前庭神经炎的诊断又需要我们慎之又慎,避免造成漏诊误诊。 在这一过程中,询问病史和查体至关重要,但在患者眩晕剧烈时,查体可能受限,给鉴别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先看病例 病例 1 ![]() 病史:青年男性,38 岁,剧烈眩晕、呕吐 3 小时,平车入院。既往体健,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言语流利,不敢睁眼,颈部无抵抗,四肢肌力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其余查体不能配合。 检查:完善头颅 CT 未见异常。头颅 DWI + MRA 未见显著异常。完善头脉冲检查如下: ![]() 图 1 患者头脉冲试验(部分) 最终考虑:诊断前庭神经炎,给予激素、改善循环等治疗后好转出院。 病例 2 ![]() 病史:中老年女性,56 岁,主因剧烈眩晕、呕吐 7 小时平车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10 年,长期用药但未系统监测。查体:BP190/110 mmhg, 言语流利,声音嘶哑,不敢睁眼,颈部无抵抗,四肢肌力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其余查体不能配合。 检查:完善头颅核磁未见明显异常。3 天后复查头颅核磁提示:延髓梗死。 ![]() 图 2 患者头 MRI ![]() 图 3 患者头脉冲试验 最终考虑:诊断考虑延髓梗死,给予抗血小板、稳定斑块、改善侧支循环等治疗后眩晕好转,但遗留声音嘶哑、重影、交叉感觉障碍,共济失调等出院。 如何鉴别? 01 诊断: 头脉冲检查和头颅核磁是急性前庭综合征常用的两项检查,该检查在区分前庭神经炎和后循环梗死非常关键,但是不能完全依赖上述两项检查,仍然需要询问病史和仔细查体。 结合相关指南回顾一下两种疾病诊断的异同。 ■ 前庭神经炎: 诊断标准必须满足下列每一项条件:
■ 延髓背外侧梗死: 延髓背外侧梗死(Wallenberg 综合征)因累及前庭神经下核与内侧核常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及失衡,而邻近脑神经核及传导束受累可引起病灶同侧霍纳征、面部及躯干交叉性痛温觉减退、声音嘶哑、 吞咽障碍及肢体共济失调等。 02 鉴别检查? 1. 神经-耳科学体征:包括自发眼震、凝视诱发眼震、摇头眼震及床旁 HIT 异常等,
2. 头颅 MR 弥散加权成像(DWI):
3. 头脉冲检查(vHIT):
尽管大多数神经科和急诊科医生对神经-耳科学检查并非那么熟悉,但是年龄、高危因素,其他神经科体征都可以通过详细的查体去仔细鉴别,首次核磁检查不一定除外后循环梗死,头脉冲试验阳性也不一定提示中枢不存在问题,只有结合具体病史和查体才能综合判断。是否需要复查核磁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策划|sheldon 投稿|pengsanmei@dxy.cn 参考文献 [1]Strupp M, Bisdorff A, Furman J, et al Acute unilateral vestibulopathy/ vestibular neuritis: Diagnostic criteria. J Vestib Res, 2022, 32(5):389-406. [2]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撰写.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专家共识.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20, 27(4): 253-2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