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同学,人特别热心肠,他有个亲戚出于某些原因无法代缴社保,他出于好心就答应了。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一行为直接让他失去了应届生身份。 后来,某央企校招,他各项条件都十分符合,满心欢喜地去投递简历,结果在资格审核时就被刷了下来,原因就是他有社保缴纳记录,不再被认定为应届生。 就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让他与心仪的工作失之交臂。 据权威数据显示,每年竟然有21.6%的毕业生因为各种各样的操作失误,永远失去了应届生身份。 而这一损失带来的连锁反应不容小觑,直接导致这些毕业生起薪降低34%,职业选择机会更是减少了58%。 所以,千万别把自己的应届生身份搞没了! 一、什么是应届生身份? (一)应届生身份的两种类型 即将毕业尚未踏入社会的学生:就是处于毕业季,还没正式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 已经毕业但还在择业期的毕业生:何为择业期呢? 择业期一般是指毕业后的2 - 3年内(不同地区规定有所差异),在这段时间内,毕业生如果没有落实正式工作,没有缴纳社保,依旧可以享受应届生身份的相关待遇。 二、保留应届生身份的三大优势 (一)考研、考公、考编优势 考研:以应届生身份考研,能享受一些学校针对应届生提供的优惠政策,比如更方便获取考研资料、参加校内考研辅导班等。 考公:公务员考试中,有大量岗位是仅限应届生报考的。这些岗位竞争相对较小,上岸的几率更大。 考编:很多编制岗位为了吸纳新鲜血液,会专门为应届生开辟通道,降低报考门槛。 (二)就业优势 校招机会多:各大企业每年都会举办校招,主要面向应届生。校招的岗位涵盖各个行业和领域,而且招聘流程相对简单,对应届生的工作经验要求较低。很多知名企业还会为应届生提供完善的培训体系和广阔的晋升空间。 职业缓冲期:保留应届生身份,就相当于给自己留了一段职业缓冲期。在这段时间里,你可以参加各种校招、申请见习岗位,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和方向。 (三)落户与补贴优势 落户直通: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对应届生落户放宽学历限制。以北京为例,只要符合相关条件的高校应届生,就有机会直接落户,这对于想要在大城市扎根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福利。 丰厚补贴:像杭州,本科应届生可以直接领取1万元的人才补贴,硕士则能拿到3万元。 三、如何保护应届生身份 (一)核心判断标准 判断是否为应届生,关键在于是否签订了劳动合同、是否缴纳了社保。 这里要特别注意,签三方协议并不等同于签订劳动合同,三方协议主要是为了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而劳动合同才是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文件。 (二)保留身份的具体方法 社保方面 - 坚决不签正式劳动合同,如果想积累实习经验,可以签订实习协议。 - 时刻警惕代缴社保,哪怕是父母的公司也不行。代缴社保会留下缴纳记录,从而导致失去应届生身份。 - 要清楚灵活就业社保≠职工社保,在部分地区,灵活就业社保不会影响应届生身份,具体情况可以咨询当地社保部门。 档案操作 - 可以将档案暂存在学校,最长可达2年。这样在择业期内,档案管理更加方便,也不用担心档案丢失等问题。 - 也可以把档案转回生源地人才市场,这里可以免费托管档案,安全又可靠。 应届证明 - 每年11月要主动更新未就业登记,这样可以证明自己在择业期内处于未就业状态,保留应届生身份。 - 一定要保留空白三方协议,这是应届生身份的重要证明材料之一,在参加校招等活动时可能会用到。 特殊备案 - 选择参军或者参加西部计划,可以延长应届生身份期限,回来后依旧享受应届生相关待遇。 - 如果升学失败,需要在1个月内办理相关手续,恢复应届资格,以免影响后续的就业和考试。 四、应届生专属福利清单 ![]() 五、致命警告 被「高薪」诱惑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有些企业会用高薪作为诱饵,让毕业生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一旦签订,就会失去应届生身份,错过后续更多更好的机会。 帮人挂靠社保、注册公司: 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义气或者小利益,帮人挂靠社保、注册公司。这些行为都会留下记录,导致失去应届生身份,追悔莫及。 盲目签订就业协议换取实习证明: 为了一份实习证明,盲目签订就业协议是非常不明智的。就业协议一旦签订,可能就会被认定为已就业,从而失去应届生身份。 最后, 自查学信网就业状态,及时查看自己的就业状态,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处理。 拨打12333确认当地政策。可以详细了解当地的具体规定,做到心中有数。 应届生身份是人生最后一次开「新手外挂」的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住! 关注我,一起变好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