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山东:淄博.周村】东脚印记(339)“风韵齐鲁 魅力山东”(双飞)十一城全景大环游(十二)淄博"“金周村”、“丝绸之乡”、“天下第一村”--5A古商城... 2025年3月29日傍晚,我们趁华灯初上、霓虹斑斓的良辰美景,一鼓作气游览了素有"旱码头"、"金周村"、"丝绸之乡"、"天下第一村"的美誉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5A周村古商城】。 【5A周村古商城】:周村古商城景区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周村古商城也叫大街,山东主干道济青高速路设有周村出口、309国道绕城而过,交通极为便利,素有"旱码头"、"金周村"、"丝绸之乡"、"天下第一村"的美誉。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并作为山东省"文化历史与民俗"旅游区的开发重点,被列入"山东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首道门票 已含,景区内有收费小景区自愿消费)周村古商城历史悠久,自古以来 就是丝绸业的重要发源地。春秋时期,周村就是中国北方丝绸的重要生 产基地和交易中心。到了汉代,周村的丝绸业迅猛发展,成为古丝绸之 路丝绸商品的重要生产地。清代中叶,丝绸印染在周村兴起,使其逐渐 成为全国著名的丝绸加工基地。 周村古商城也是儒商发源地,明中后期周村迅速崛起,逐步发展成为 以商品贸易为主的商业名城。在明末清初,周村作为商业名镇,与中国南方的佛山、景德镇、朱仙镇齐名,成为无水路相通的全国四大旱码头之一。至清康熙年间,周村已是拥有72条商业街、8大专业市场的“三 齐重镇”。儒商代表“瑞蚨祥”“谦祥益”等全国著名的八大祥老字商 号,是最早发源于周村的实物见证和历史遗迹。周村旱码头主要由大 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等古街组成,现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500 00余平方米,古镇内古迹众多、店铺林立、街区纵横,建筑风格迥异,为山东仅有、江北罕见,且至今仍在发挥其商业功能,被中国古建筑委员会的专家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建筑博物馆群”,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山东省历史优秀建筑名单,并作为山东省“文化历史与民俗”旅游区的开发重点被列入“山东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是以体现鲁中商业文化精髓为主要内容的全省重点民俗旅游项目,是我国江北保存较完好的明清古商业街区,体现了浑厚的古商业文化。2021年荣获国家首批休闲旅游街区,2022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景区内店铺林立,古迹众多。有建于唐代的明教寺,建于清代的魁星阁,有闻名天下的“八大祥”等商业老字号,有“东方商人”孟雒川的故居等。这里还是阁老刘鸿训、宫保李化熙、武状元王应统等历史名人的故乡。商业文化内涵丰富,人文历史源远流长。 在2024年12月被评为国家 5A级旅游景区,这是淄博市的首个5A级 旅游景区。 主要景点: 魁星阁:魁星阁古庙群坐落于周村古商城南首,是一座保留有清代建筑风格的寺庙建筑,也是周村现存最完整的寺庙古建筑之一。一九九七年被公布为淄博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魁星阁古建筑群始建于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由碧霞元君 殿、魁星阁、观音殿三座不同宗教文化的大殿组成,佛、道、儒三教共 处一地。主体建筑为魁星阁。魁星阁系三层高阁,耸立于涿河北岸,飞 檐斗拱,灵气冲霄,巍峨壮观。檐下的望砖雕刻艺术,被古建专家们审 定为省内最佳砖雕工艺品。 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法等国考察团多次来此考察。魁星阁古庙群是研究明清时期齐地商业文化、宗教文化以及建筑艺术等方面 的珍贵实物资料。 千佛寺:千佛寺位于大街古商城北首,是周村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宗教古建筑群。千佛阁庙群原占地面积17560平方米,有寺庙、楼阁、宫殿27座,山陕会馆、福建会馆各一所,戏台两处,五、六十年代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现一期工程修复主要庙宇6座。 周村的商业经济发展起源于寺庙经济,唐宋时期周村就以宗教建筑和商业文化而远近闻名。周村的寺庙经济最初就形成于千佛阁庙群四 周。据七十年代出土的《肃仪殿序》碑文中记载明教寺“始创于唐,重 修于元”。原明教寺就位于山门东侧这个位置。明教又称为摩尼教,是 古代波斯人摩尼于公元三世纪创立的一种世界性宗教,经丝绸之路传入 中国,曾被列为四大宗教之一。后来由于政治原因被禁锢了,但由于摩 尼教教义反映了广大下层劳动人民的意愿和理想,因而在民间流传很 广。如方腊起义、唐赛儿起义、白莲教起义等,都是以摩尼教教义作为 宣传发动群众的理论。世界上现存的摩尼教遗址不多,只有中国的新 疆、福建和山东三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十分重视的研究项目之一。 可惜庙宇已被毁坏。因为每年定期的庙会和五天一次的集日,寺庙周围 大街一带逐渐形成固定市场,这里是原“周村集”最繁华的地段。由于 周村的商人来自世界各地,宗教信仰丰富,因此周村几处规模较大的庙 群都具有佛、道、儒三教共处一地的特点,千佛阁庙群也不例外。1984 年被公布为淄博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寺古庙群始建于唐朝,后历代不断扩建,清中期以后曾多次修葺。现内有千佛阁、关帝祠、三义殿、罗汉堂、弥勒殿、观音殿等6座大 殿组成。千佛阁是庙群内的主体建筑,创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 09年),2层10间,坐北朝南,石基砖身,双椽飞檐,屋面铺金黄色琉璃 瓦,雕梁画栋,富丽堂皇。阁内墙壁上的无数神龛中,塑有一座座形态 各异的佛像,因数目众多,故称“千佛阁”。1947年2月,陈毅司令员曾 住在千佛阁内,为周村历史留下了难忘的一页。千佛寺古庙群的保护与 开发,对研究中国的古商业文化、宗教文化及鲁中、鲁北地区的经济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染坊:浆染业在明末已是周村主要产业之一,至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周村已有浆坊40余家,染坊70余家。大染坊位于银子市街90号,是创办于清道光年间的东来生绸布庄的旧址,其经营模式与电视剧《大染坊》类似,业务主要是将收购来的丝绸、坯布进行整理染色加工,然后批发出去。清光绪年间,资金达三万两白银,先后到济南、天津、北京等地开设分号。抗日战争中停业。 状元府:状元府位于丝市街北侧的状元街,它的主人是周村历史上惟一的状元王应统。王应统(1663-1715),字绪光,号敏斋,祖籍山东长山县,清朝康熙二年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其曾祖父王重明曾任山西沁周同知;其父王廷扬康熙二十三年中武举,但不喜欢入朝为官,一 生隐居于市。王应统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参加乡试中武举;翌年, 赴京试中进士;应殿试一举夺魁,被钦点为状元。那年他25岁。 这座状元府分前后两院,两个院落中间有一座砖木结构的二层楼,人称状元楼。《长山县志》中这样记述王应统:“自服官以迄家居,囊无长物,唯有两袖清风,图书数卷而已”。可知,王应统是个清廉的官员,所以建造的状元府以简朴大方为其特点。 杨家大院:杨家大院是占地为两亩地,分为两进院子,是80%《旱码 头》戏份的主要拍摄地,以周村百年商埠为背景,讲述周村商人杨瑞清 弃文从商的传奇故事。 一进院中有一棵枸杞树,已经有将近两百年的树龄了,所结的果实 是黄色的,在我国黄枸杞是属于比较珍稀的品种,黄枸杞具有补肾生 精、益肝明目的滋补保健功效。 大街:大街形成于宋元时期,明末清初最为繁盛。自丝市街至朔易 门,全长1300多米。其中,从原北极阁到大街南端,是周村最繁华的地 段,也是过去周村的商业中心。前期是陕西、山西商人的开拓阶段,中 间经过南方商人的加入,后期是以章丘旧军孟氏为代表的山东民族工商 业者的振兴阶段。至1949年解放前,周村大街的主要商号有:从北首路东起,第一户是长山王氏创办的福顺老店,以经营铁器、食品、日用杂货为主。它的南面不远是章丘旧军孟氏的泉祥茶庄,是有“东方商人” 之称的著名商业巨子孟雒川的产业。泉祥茶庄南邻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由日籍华人简兆南创办,是当时垄断中国烟草经营的主要大公司之一。 再往南有万年春药房、润生医院,然后是实力雄厚的福东广货店。再陆 续是民生药房、益友堂书局(前身是三益堂,《聊斋志异》最早的版本 出版者)、成文新文具店等。英美烟草公司同庆号是大街上另一家资金 雄厚的外资商号,它的南邻是章丘孟氏的另一些产业——古色古香的大 楼是瑞林祥绸布庄,紧挨着是西洋风格的鸿祥茶庄(前身是谦祥益布 庄)。再南面也是章丘人开办的同仁堂药铺、春和祥茶叶店(后为惠东 大药房)。万顺街内路北是谦祥益老店原址,院内基本保持原貌,过万 顺街口是梅村酒店、亨达新鞋店、茂盛酱园。新街西口拐角南为天宝银 楼,专门加工制作金银首饰。往南是山西裕昌漆店、裕兴厚南货店、茂 林镶牙馆、致德成百货店。在大街与丝市街交接处是同兴茂百货店。 大街北首路西第一户原为民生大药店,南面是文聚祥文具店北门市、亚东大药房、宝山堂中药铺、大德生中药店、陕西顺兴漆店、信坊村酱园、文聚祥书局、惠泽药房、三和金店、日本大福洋行。在水胡同东口,是文美堂毛笔店,往南为元祥茶庄、双和鞋店、华康食物店、万盛公百货店(是当时周村同行业资本最充足的商号),南面是荣德成中药店、上海同聚和食品店(以专营上海点心糖果闻名),再往南为天德堂中药店,南邻是花园茶庄、三聚公布店、半积堂药铺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