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水中“玉带水”、“反弓煞”的地理原理

 蜗牛的书馆 2025-05-08


风水有云:“门前若有玉带水,高官必定容易起。出人代代读书声,荣显富贵耀门庭。”通俗点说,假如住宅门前有玉带状河流流经,则家中易出高官,世代多文采,荣华富贵。那么这到底是迷信之说,还有真有一定道理呢?下面我们就从地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分析。

01

传统风水观

玉带环腰是风水学术语。在传统的风水学观点中,把环绕自己的家居或者是店铺的水(或道路)称为之好水,也叫做环抱水,古称“玉带环腰”,他的形状就好象以前的官服上的腰带一样,这种水我们称之为旺财水。

与玉带水对应的是反弓水(又名反跳水),它位于河道对面,因形似射箭用的弯弓而命名。如下图中红色房子处为玉带水,绿色房子处为反弓水,此处有反弓煞。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有风水先生认为,在“水反边”(反弓水处)造房子,犹如暴露在弓箭放射方向,会中箭而伤亡,克财克人丁,不吉。相反,在“水抱边”(玉带水处)造房子,河道像玉带缠腰,村子里必然要出高官,旺财旺人丁,大吉。
图片

图片

图片

02

地理原理

从河流地貌学的角度来看,反弓水位于河流的凹岸。在惯性和离心力作用下,弯曲河道会出现弯道环流。弯道环流即水流在弯道段内作曲线运动所产生的离心力,使表流指向凹岸,底流指向凸岸,在断面内形成封闭的横向环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河流汛期时,水流易漫过河堤,淹没河道外侧的房屋和庄稼,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此外,由于弯道表层水流由凸岸流向凹岸,导致凹岸水位高于凸岸,河水在重力作用下下沉,进而底层水流则由凹岸流向凸岸。在水流影响下,凹岸侵蚀严重,河床变深变陡。而凸岸处有河底泥沙的淤积,易形成水浅流缓的浅滩。



图片



图片

弯道横向环流和河流和纵向流动叠加后,整个水流则呈螺旋状前进。因此随时间流逝,凹岸土地被冲刷的愈来愈多(尤其是河道中游),弯曲半径也变得愈狹窄,弯道也不断向下游方向移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3

其它“玉带水”、“反弓煞”

其实在风水中的山与水并非一定是现实中的山峰或水流,其概念灵活多变。比如略高一点的地方我们可以称之为山,略底一点的地方我们可以称之为水(如城市中的道路)。所以在城市居住买房时也可参照玉带与反弓的风水。一般弓形内侧,环境较好,人口集中,经济发达,如上海东方明珠所在陆家嘴地区即位于玉带水处。



图片





图片



楼盘中高档住宅区位于玉带水处,箭头所指则为反弓水。

而弓形外侧有时虽地价偏低,但在此居住难免劳民伤财。如图弯道对面房屋犯反弓煞,车辆若制动失灵就会冲向房屋,造成伤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4

地理试题训练


风水学在中国文化中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虽然经过时间的演化,有迷信成分,但里面却包含着中国古代朴素地理学的思想(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片
1.图甲为我国早期人类开凿居住的洞穴,其开凿考虑的因素可能有
①采光②风向③防洪④出行方便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2.凹岸在古代风水中称“反弓水”,是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的。下列对凹凸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凸岸泥沙淤积,不断形成新的土壤
B.凸岸一侧在古代利于军事防卫
C.凹岸水量较少,所以古代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
D.凹岸侵蚀作用强烈,水流较深,适合建河港         
【答案】1.B   2.C         
【解析】1.图甲为我国早期人类开凿居住的洞穴,结合指向标,其开凿洞穴位于山脉南坡,考虑的因素可能有采光,南坡是阳坡,光照条件好,①对。有风向,我国冬季盛行西北风,南坡背风,利于防寒,②对。开凿在半山腰处,地势较高,利于防洪,③对。山腰不如山麓地带出行方便,④错。B对,A、C、D错。
2.凹岸在古代风水中称“反弓水”, 是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的。凸岸水流较缓,泥沙淤积,不断形成新的土壤,A正确。凸岸一侧三面环水,在古代利于军事防卫,B正确。凹岸是侵蚀岸,陆地被侵蚀,所以古代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C不正确。凹岸侵蚀作用强烈,水流较深,适合建河港,D正确。

风水盛行的古代中国,人们孜孜追求的理想宜居之地是:背倚连绵山脉为屏障,前临平原,两侧水流曲折回环,流汇于聚落前。无论大小聚落,都要设置“水口”,它是一个村、镇、城的“门户”所在。右下图示意浙江某聚落选址及水口景观,水口处种植的高大乔木林已200余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3.上水口和下水口之间河段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沉积       D.流水沉积
4.风水学中聚落前水流忌讳冲射反弓,而图中水流曲折回环,其作用是(   )
A.便于灌溉、舟楫、养殖
B.便于得到良好的日照
C.不利于肥沃土壤的形成
D.便于接纳冬日的凉风
5.该村落在“水口”种植高大乔木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洪护堤         B.调节局部小气候       
C.防止水土流失    D.涵养水源         
【答案】3.D   4.A    5.B         
【解析】3.A. 浙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流水作用强,风力作用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故A错误。B. 上水口和下水口之间河段的土地利用方式为农田,说明该地为平原地形,地形平坦,水流速度慢,流水侵蚀作用不显著。故B错误。C. 浙江地处南方季风气候区,风力作用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故C错误。D. 上水口和下水口之间河段的土地利用方式为农田,说明该地为平原地形,地形平坦,水流速度慢,所以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沉积。故D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D。
4.A. 水流曲折回环,方便人们出行和生产,获取食物解决生存的所需,比如灌溉、舟楫、养殖等,故A正确。B. 水流曲折回环与日照没有直接关系。故B错误。C. 水流曲折回环,沉积作用显著,有利于肥沃土壤的形成,故C错误。D. 聚落前有水流,便于接纳夏日的凉风,没有哪个聚落喜欢冬日的寒风,故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A。
5.“水口”两侧有高大的山脉,此处的缺口,容易使风顺着水口位置进入聚落,高大的乔木可以形成防护林,阻挡冬季西北风和夏秋季节的台风,使得聚落形成一个稳定的小气候。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国罗讷河上的圣贝内泽桥始建于1177年,13世纪和15世纪曾进行了大修和重建,1668年被废弃。1669年的大洪水冲毁了河流右岸的桥墩,后来左岸的残桥(图1中粗实线)成为旅游景点——圣贝内泽断桥(图2)。
图片 图片        
(1)说出判断河流左岸与右岸的依据。
(2)比较断桥处河流左右两岸附近河水的深浅及流速差异。
(3)说明该断桥能保存至今的自然原因。
(4)请写出在探究该问题的过程中,你用到(或获知)的地理规律。
【答案】(1)河流的流向。
(2)断桥在河流的弯曲河段,右岸为凹岸,水深、流急;左岸为凸岸,河水浅、流速慢。
(3)断桥处在河流左(凸)岸,河岸较少受冲蚀,河水对断桥的冲蚀作用很弱。
(4)河流在弯曲段存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
【详解】(1)面对河流流去的方向,自己的左手那边.就是左岸,右手这边就是右岸。
(2)断桥在河流的弯曲河段,根据河流的流向,断桥处右岸为凹岸,侵蚀作用强,水深、流急;左岸为凸岸,有泥沙堆积,河水浅、流速慢。
(3)结合图文资料,断桥能保存至今的自然原因是断桥处在河流的凸岸,河岸较少受冲蚀,河水对断桥的冲蚀作用很弱。
(4)结合前面的分析,在探究该问题的过程中,获知的地理规律是受物体水平运动惯性的影响,河道“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7.我国某假想地区等高(深)线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
(1)从自然角度分析该地区聚落分布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河流凹岸在古代风水中称“反弓水”,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但现在我们发现象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请分析图中甲处形成港口城市的主要自然原因。

【答案】
(1)分布特点:沿河、沿海分布;分布于河流凸岸形成原因:沿河、沿海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河流凸岸是沉积岸,利于泥沙沉积、土壤形成。
(2)地处河流凹岸且河流流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发生右偏,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水深。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某假想地区等高(深)线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河流对聚落分布形成的影响、港口城市的形成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影响聚落形成及分布的因素主要由河流、地形、气候等因素,结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区的聚落沿着河流凸岸分布;因为沿河、沿海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凸岸是沉积岸,有利于泥沙沉积,土层较深厚,土壤较肥沃;凸岸水流较缓,便于安全取水;凸岸三面环水,可以作防御之用。
(2)结合河流流水对河岸的影响可知,甲处位于凹岸,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水域较深,在古代建造房屋容易坍塌,但水深便于港口建设。

8.风水学在中国文化中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其目的是教导民众,在山河大地之间,挑选一处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并利用此环境,积极奋斗,努力不懈,进而使长居此地的人们健康、平安、兴旺、成功。虽然经过时间演化,伴有迷信成分,但里面却包含着中国古代朴素地理学的思想。读下面材料答题。
材料一:殷商时代的居住风水——“攻位于汭”(汭,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
材料二:下图(汭位、在河流拐弯处不同位置,流速不同。)
         图片
(1)根据材料和图甲、图乙,分析“汭位”对古代取水、安全、农业生产等日常生活、生产活动的影响及原因。
(2)凹岸在古代风水中称“反弓水”,是一文不值的,是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的。但现在我们发现象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分析其原因。
【答案】(1)水流较缓,便于取水;凸岸天然水面围绕,可作防御之用;凸岸为沉积岸,有利于泥沙沉积、土壤形成。
(2)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水深,建港的水域条件好。
【详解】(1)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对地形地貌的影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凹岸以流水侵蚀为主,凸岸主要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因此,凸岸沉积物多,更有利于土壤的形成;凸岸流水环绕,水面可以作防御之用,同时,凸岸为堆积岸,水流较缓,便于取水。
(2)港口多见于港阔水深的水域位置,凹岸为侵蚀岸,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水流急,水域深,不利于农业生产和居住,但因其水深,浮力较大,船舶停靠方便、安全,适合建设港口。
【点睛】港口的形成和发展应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去分析,自然条件主要包括陆域和水域,陆域主要影响筑港,地势平坦,利于港口设施的建设;而水域主要影响船舶的停靠,海域深,且风浪小,船舶停靠方便、安全;如风浪太大,会给停靠的船只带来危险。社会经济条件主要包括经济腹地和依托城市,经济腹地范围广,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稠密,客货量流量大,港口发展快;城市为港口的建设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港口建设优良,吸引力大,利于港口的发展。

9.【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河流弯曲处的外侧在中国古代风水学中称为“反弓煞”,被认为是最危险的建筑选址方位。
         图片
(1)“反弓煞位置”易发生哪些自然灾?
(2)简述当地可采取的的防御措施。
【答案】(1)洪水(洪涝)、河岸崩塌。(4分)
(2)加强灾害预警;兴修工程加高、加固河堤;及时搬迁等。(6分)
【详解】试题分析:
(1)读图,“反弓煞位置”指的是河流的 凹岸,因受流水侵蚀作用强,易发生河岸崩塌,导致决堤造成洪水或洪涝灾害。
(2)当地可以对危险河段加强灾害预警。在“反弓煞位置”,兴修工程加高、加固河堤。组织群众及时搬迁等。

说明:本文由中学地理研究整理自Mr地理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