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长篇历史小说专栏‖ 王阳明传- 第一卷       少年立志(1472-1489)之 少年议边  文/蔡民权

 山东精短文学 2025-05-08 发布于山东
             王阳明传- 
第一卷   少年立志(1472-1489)之 少年议边 
                文/蔡民权 


















 

  1.3    少年议边

      弘治九年冬,北京的西北风卷着皇城根的雪粒,劈面打在王阳明的狐裘上。他攥着《备边四策》的奏疏,指节透过苍白的皮肤泛出青灰,像极了去年在南京刑部看见的冻毙囚犯——那些人怀里也揣着诉状,却永远递不到紫禁城的门槛前。

      "伯安,你这是何苦?"父亲的好友李阁老在值房里拨弄着鎏金手炉,珊瑚珠串随他的动作轻响,"书生论政,当以经义为本,谈兵?呵,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王阳明望着窗外的文华殿,檐角的冰溜子垂得老长,像极了居庸关守将腰间的绣春刀——他曾在《大明会典》里见过那刀的图样,却没见过刀下的冤魂。

      三日前,他在西直门外遇见个退伍老兵,那人的断腿上结着黑紫色的痂,怀里却抱着个用破棉袄裹着的铜喇叭:"这是俺们百户的,中箭前还在吹冲锋号。"老兵浑浊的眼睛里突然有了光,"公子,你说这天下的兵,是不是都该像百户那样死得其所?"此刻,王阳明展开奏疏,墨迹在宣纸上洇出冷意:"一曰选将,二曰练兵,三曰足食,四曰明赏罚。"李阁老扫了一眼,手炉里的炭块突然爆响,惊飞了檐下的麻雀:"选将?你可知边将皆出自勋贵?练兵?京营的兵连马都不会骑!"他突然压低声音,"再说了,鞑靼犯边,不过是疥癣之疾......"

      "疥癣之疾?"王阳明想起老兵说的话,去年冬月,鞑靼破了大同防线,三万百姓被掳走,京城里却在筹备太后的寿宴,"李大人可知道,居庸关外的戍卒,冬日里只能靠啃冰碴子充饥?"李阁老的手炉"当啷"落地,珊瑚珠滚了一地:"你去过居庸关?"五日前,王阳明顶着鹅毛大雪出了德胜门。居庸关的城墙缝里塞着冻硬的牛粪,守关的小旗官缩在烽火台里打盹,怀里抱着的不是兵器,而是个偷来的酒葫芦。"大人别见怪,"小旗官打了个酒嗝,"咱们这儿的兵,前胸是甲胄,后背是补丁,肚子里......是空的。"

      他跟着巡逻队走到北城墙,看见三个戍卒围着一具尸体取暖,死者的脸上结着冰,手里还攥着半块发霉的饼。"昨儿刚断气的老张,"队正用脚尖踢了踢尸体,"欠了俺三升粟米,这下可好,债也不用还了。"王阳明弯腰替死者合上眼,触到那人指尖的冻疮——和他在刑部见过的囚犯一模一样。更让他心惊的是粮仓。管粮的千户打开仓门时,一股霉味扑面而来,表层的粟米下,竟全是掺了沙子的麦麸。"朝廷发的粮,十成里有三成能到咱这儿,"千户抹了把油光光的嘴,"剩下的?自然是给京里的大人们养狗了。"

      此刻,王阳明从袖中掏出个油纸包,放在李阁老面前。老人掀开一看,里面是几粒混着沙子的麦麸,还有块硬如石头的饼。"这是居庸关的军粮。"王阳明的声音像冰溜子坠落,"李大人,若你是戍卒,拿着这样的粮,如何守关?"李阁老的脸涨成猪肝色,突然剧烈咳嗽起来,珊瑚珠串缠上了他的山羊胡。王阳明想起父亲常说的话:"京官不知边事,犹盲人骑瞎马。"他捡起地上的珊瑚珠,珠面映出自己的脸,眉间的川字纹比三十岁的人更显深重。

      “伯安,你这是要断了多少人的活路!"李阁老好不容易止住咳嗽,"勋贵们的私兵占着卫所田,京官们的庄子吞着军粮,你一个六品主事,能撼动得了?"王阳明想起居庸关外的荒冢,那里没有墓碑,只有插在坟头的断枪。他摸出腰间的玉佩——那是父亲送的"忠孝传家"佩,此刻却被他换成了一把生锈的箭头,"李大人,某虽书生,却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算不能撼动大山,也要做那撞山的愚公。"

     是夜,王阳明在值房挑灯修改奏疏,窗外的雪越下越大,照得宣纸上的字发蓝。他想起在居庸关看见的北斗星,那么亮,却照不亮戍卒的草棚。忽然,值房的门"吱呀"推开,一个小宦官探进头来:"王大人,李阁老请您去文华殿后殿。"文华殿后殿里烛火通明,李阁老站在一幅《塞上秋来图》前,画中将士们骑着高头大马,粮草堆得比城墙还高。"伯安,"老人的声音软了些,"你可知这画是谁的手笔?是当今太子少保的大作。"王阳明盯着画中将士们的锦袍,想起居庸关的戍卒穿着露棉的袄子,在雪地里冻得发抖。

      “李大人,"王阳明突然指着画中粮草堆,"这些粮,若能运到居庸关,能救三千条人命。"李阁老沉默片刻,从袖中摸出一张银票,放在桌上:"这是两千两,你去给戍卒们换些棉衣。奏疏......还是莫要递了。"银票在烛火下泛着金光,王阳明想起居庸关的小旗官说,一件棉衣要卖五两银子,足够换一家老小半年的口粮。他突然抓起银票撕成两半,碎片落在画上的"秋"字上,像极了边塞的血,"李大人,某要的不是施舍,是公理。"

      走出文华殿时,雪停了,一轮冷月挂在角楼之上。王阳明摸出藏在袖中的箭头,在雪地上刻下"明赏罚"三个字,箭头划破雪地,露出底下的黑土——那是和居庸关城墙下一样的黑土,埋着无数未竟的忠魂。三日后,《备边四策》递入紫禁城。王阳明在金水桥边遇见李阁老,老人的珊瑚珠串换成了沉香串,"伯安,奏疏留中了。"他凑近了说,"不过太子少保的粮仓被查了,查出的霉粮够喂饱十万只老鼠。"

      王阳明望着午门上空的浮云,想起居庸关的戍卒们在奏疏递出那日,终于收到了一批像样的棉衣——虽然成色旧了些,但至少没有掺沙子。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就像他在雪地里刻下的"明赏罚",虽然很快被新雪覆盖,但那些字已经刻在了他心里,也刻在了每个知道真相的人心里。

     是夜,他在日记中写道:"边患非患,患在人心;人心非危,危在不察。今日之雪,当为明鉴。"写完,他摸出那枚生锈的箭头,郑重地别在腰间——这不是装饰,而是一个书生的剑,虽钝却锐,终将刺破这层遮天蔽日的雪。
























蔡民权,笔名叫冷雨。是自由作家,在《人民日报》《泉州晚报》上常发表散文作品。于2018在“相约蒙古大草原全国散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同年获得百度文库认证教育专家资格。


普通稿件征稿启事

山东精短文学微刊以弘扬精短文学、发现和培养精短文学新秀为己任。即日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征稿,具体要求和待遇如下:

一.体裁和字数
  常年征收1400字以内的小小说、600字内的闪小说、千字内的散文、50行内的诗歌等优秀原创首发作品。

 二.要求
 投稿作者请以WORD文档把排好版的作品投到相关邮箱,文末附通联、作者简介及生活照一张。接到编辑采用回复后,请自动加主编微信qiaomei886699。并关注山东精短文学微刊公众号,作者有义务宣传自己的作品。

三.待遇
1.优秀作品将推荐到纸刊或结集出版。给文章打赏,请留言打赏的题目或者是作者。请作者自动加主编微信:qiaomei886699。
 2.关于稿费(5天为限)
     

    (1) 凡阅读量达到200的,发放赞赏的30%。

     (2)凡阅读量达到400的,发放赞赏的40%。

      (3)凡阅读量达到500的,发放稿费6元及赞赏的50%。

      (4)凡阅读量达到1000及以上者,发放15元稿费及赞赏的80%。

      阅读量计算公式:浏览量+留言量+赞赏金额(一个留言=3个阅读量,赞赏一元=2个阅读量,一个微信号只算一次留言;赞赏少于10元的用于平台维护,不予发放)

  四.投稿邮箱

散文2857997867@qq.com 

诗歌865210029@qq.com

小说1737680983@qq.com

长篇请直接与总编联系!

  五.其他


所投稿件文责自负,如有剽窃之嫌,本编辑部将取消其全部待遇。
                         

山东精短文学编辑部

总编

张巧梅

执行主编

 李洪菊 潘杰 

卢健生 周克

总审: 王焕东

副主编:尹延哲    陈雅萍 

优秀平台推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