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癸丑之役|何海鸣传(下)

 钦天监观星查命 2025-05-08

      民国二年三月,宋教仁被刺。何海鸣曰:“死宋先生者何人也?此国人所欲知也。予敢断言,其人必共和蟊贼也。”海鸣撰文于《民权报》曰:“宋先生不可负,共和之局不可变更为,中华民国尤不可坐视其丧亡。凡我中华国民,无论吾党异党,其速起,速起!”上海革命党人改组“欢迎国会团”为“铁血监视团”,海鸣为团长,组织反袁。

      是年五月,何海鸣应邀潜赴江西,任赣督李烈钧秘书。旋奉铁血监视团函召,辞赣返沪,策划反袁。未几,李烈钧湖口起义,海鸣藉《民权报》大张其声势,又遣同志赴宁襄助黄兴讨袁军事。以与陈其美不合,海鸣与韩恢等离沪赴镇江策划江北独立事宜。

      然黄兴自入南京组讨袁军,仅十四日,便以军内掣肘,兵败离宁。时皖、赣、沪、粤等讨袁军皆败,柏文蔚、李烈钧、胡汉民等亦皆逃倭。海鸣闻讯,决赴南京,予以补救,遂与韩恢乘舟至南京。八月七日,召军事会议于兴华旅馆,决以富贵山信炮为号,于当夜发动。以炮声微弱,应者寥落。次日,海鸣调驻西门外之常寿昆卫戍团入城,一竟昨夜未成之功。乃拥兵入督署,自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恢复独立,续师讨袁。时驻南京者,有第一师第八师,第一师师长杜淮川已潜逃,海鸣任八师师长陈之骥为都督,遣代表往八师迎入督署。

图片
江苏讨袁军总司令之何海鸣(中间矮瘦者)

       陈之骥,冯国璋婿也,前黄兴离宁,即陈之骥迫之也。陈之骥阳应海鸣之请,及海鸣卫兵退,即囚海鸣,取消独立。

       十日,第一师官兵攻陈之骥,之骥走江北,海鸣出囚室,复返督署,复宣布独立。当时是,冯国璋、张勋各率部自浦口、扬州济江,围南京,雷震春军诸将亦沿江顺流直下,其势甚危。海鸣组织军事,保卫南京。

       戴季陶至,告以将回沪筹措经费相助,劝海鸣以知兵者为司令,并荐钮永建云云。皖督柏文蔚兵败来宁,海鸣委以都督,然文蔚旋亦知难而退。

       十三日夜,张勋辫子军占天保城。海鸣命富贵山炮台炮击,各团乘势反攻,复占之。辫兵再集军反扑我,海鸣亲临前线指挥,抚慰兵士,指授机宜,激战十余日,天保城凡五得失,海鸣退至城内,整编所部抵敌于尧化门,凡二十余日。

       时冯国璋军自浦口济江与辫兵会,谋合攻南京。张勋放言“攻下南京,任凭自由三日”。海鸣率讨袁军与之激战,以众寡不敌,九月一日,南京失陷。海鸣集败军于雨花台,时炮弹如雨,海鸣知事不可为,匿于倭海军陆战队成贤街哨所得脱。十日,乘日轮东渡。

图片

何海鸣著《中国工兵政策》扉页里的戎装像

       海鸣在倭国,尝与孙中山同游,入中华革命党。袁世凯悬赏十万购其头颅,与李烈钧、黄兴并列乱党首魁。

       民国四年,海鸣返国至沪,时与戴季陶等游,为党人所营诸报撰文。每陷政治矛盾纠结难解时,辄纵情勾栏,每曰:“人生不能做拿破仑,便当做贾宝玉。”时海鸣年将而立,乃娶倡女为妻。戴季陶责其孟浪,海鸣正色曰:“同为天地生成四肢七窍者,何分贵贱?”尝曰:“予流落江湖二十年,惟妓中尚遇有好人。”

      何海鸣归国后,仍不忘讨袁。民国四年,党人遣何海鸣等赴汕头策动军队发难,促成莫擎宇潮州独立。又策划刺冯国璋,事泄逃香港。

      目睹革命失败及革命党人之分裂,海鸣失望于革命。袁世凯死,海鸣进京主编《又新日报》,依附军阀,做安福议员。

      民国九年,海鸣潜心说部,鬻文为生。著《老琴师》、《倡门之母》、《倡门红泪》、《十丈京尘》等,同情底层女子,称为倡门画师。又作侨务研究,创办《侨务旬刊》,以为华人侨居外国当享受平等待遇云云。

图片

民国期间上海大东书局出版的《何海鸣说集》

       民国十五年,以毕庶澄绍介,海鸣委身张宗昌,出长安国军直鲁联军宣传部。及张宗昌败,海鸣潦倒于青岛、沈阳,求鬻文字。倭寇侵华,海鸣尝刊文反对倭寇,未几,竟出任天津日资报刊《庸报》社论主笔兼文艺部长,有附逆之嫌。民国二十三年,海鸣迁居南京,深居简出,闭门思过,埋头做考据文字。作《金陵纪战》,忆癸丑保卫南京事,载于《寸心杂志》。民国三十四年,病殁于南京。

      海鸣尝曰:“予生二十余年,曾为孤儿,为学生,为军人,为报馆记者,为假名士,为鸭屎臭之文豪,为半通之政客,为二十余日都督及总司令,为远走高飞之亡命客。其间所能而又经过者,为读书写字,为演武操枪,为作文骂世,为下狱受审,为骑马督阵,为变服出险,种种色色无奇不备。”

图片

民国五年由民权出版社出版的《求幸福斋随笔》

      元亨曰:观海鸣生平,有古侠士风。当其执笔江汉,血战金陵,凛凛若豫让吞炭、南八断指。然刚愎少谋,昧于大势:守金陵不知存人失地,附军阀未察虎狼之心,此其蔽也。然较诸首鼠之辈,则高下立判:黎元洪首义元勋,终为袁氏傀儡;汤化龙立宪名流,竟作洪宪帮闲。独海鸣困居孤岛,穷饿不移其志,可谓“乱世清流,末世硬骨”。  至若《大江报》振聋发聩,金陵城孤忠浴血,皆足铭青史。太炎先生论辛亥人物,谓“黄兴似李广,海鸣近张巡”,诚的评也!今观虹桥荒冢,无字碑前,犹闻铁血回声。盖民心如钟山苍翠,非刀斧所能摧也! 

       赞曰: 衡岳云雷,湘楚精魂。笔掀江汉,血沃金陵。迂而近狷,直则犯鳞。  无字之碑,万古嶙峋。  

图片
图片

癸丑之役

Zhenaiguangyin

青青子衿 隨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