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中祛寒第一方,四逆汤的10种功效

 板桥胡同37号 2025-05-09
四逆汤,温经散寒的良方,其组方精妙,作用全面。四逆汤的”四逆”,不是四味中药,而是回阳救逆的意思。该方由附子、干姜、炙甘草三味中药组成,各药相互协同,共同发挥温经散寒的作用。附子能温阳散寒,干姜能温中散寒,炙甘草则能调和药性,增强药效。通过服用四逆汤,可以有效地驱散体内的寒邪,恢复气血的正常运行。

Image

“四逆汤此方功用颇多,得其要者,一方可治数百病,因病加减,其功用更为无穷。”此乃近代中医扶阳派开山宗师郑钦安的评价。说起四逆汤,绕不开中医学一位著名人物~张仲景,其著作《伤寒论》便是四逆汤的出处。下面带大家聊聊千古名方四逆汤吧!

【方剂出处】四逆汤

【出处】汉.仲景《伤寒论》

【类别】温里剂

【配方组成】淡附片、干姜、炙甘草。

【功效主治】温中祛寒,回阳救逆。适用于阳虚欲脱,冷汗自出,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

【方歌】四逆汤中附草姜,四肢厥冷急煎尝,腹痛吐泻脉沉细,急投此方可回阳。

【方解】本方证乃因心肾阳衰,阴寒内盛所致,又称阳虚寒厥证。阳衰不能温煦周身四末,故恶寒蜷卧、四肢厥冷,而冷过肘膝;阳虚不能鼓动血行,故脉微细。《素问·;生气通天论》日:“阳气者,精则养神。”今心阳衰微,神失所养,则神衰欲寐;肾阳衰微,火不暖土,则腹痛吐利。此阳衰寒盛之证,非纯阳大辛大热之品,不足以破阴寒,回阳气,救厥逆。方中附子生用,大辛大热,走而不守,回阳救逆,尤善温肾阳,为回阳祛寒要药,为君药。干姜辛热,守而不走,温中祛寒,为臣药。二者一守一走,气味雄厚,使温阳之力更为宏大,故前人有“附子无姜不热”之说。附、姜配伍,重在温补肾阳以补先天。炙甘草甘缓和中,既能缓和姜附燥烈峻猛之性,使其无伤阴之弊,且与干姜配伍,重在温补脾阳以补后天,为佐使。综观本方,药简力专,大辛大热,使阳复厥回,四逆自温,故名“四逆汤”。

Image
Image
四逆汤的功效与作用
Image
Image
1.冠心病心绞痛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四逆汤加减联合麝香保心丸辅治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较好。

娄底市中医医院:应用四逆汤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

方城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硝酸酯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他汀类降脂药、抗血小板制剂等常规治疗及麝香保心丸基础上加用四逆汤,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缓解心肌受损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心肌梗死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四逆汤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可改善血脂指标,抑制患者脂质过氧化反应及炎症,提升患者心功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降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人民医院: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溶栓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四逆汤,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3.高血压
中山市石岐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医疗科:四逆汤联合西药治疗的方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阳虚型高血压症状,减少患者血压变异性,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四逆汤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疗效显著。

4.肝硬化腹水
东莞市塘厦医院:五苓散合四逆汤加减配合针灸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具有显著的良好疗效。

5.溃疡性结肠炎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人民医院:四逆汤加减联合美沙拉嗪栓能够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内镜下炎症表现和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6.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医院中医康复理疗科:四逆汤加减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HP(幽门螺旋杆菌)阳性DU(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肠黏膜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安全性较高。 

7.阳虚型便秘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联合四逆汤加味治疗阳虚型慢性便秘能有效提高普芦卡必利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并显著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8.慢性重型肝炎
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四逆散联合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9.晚期乳腺癌术后
河北大学医学院:四逆汤加味联合西医综合治疗措施治疗晚期乳腺癌术后临床疗效明确,可改善患者CD44v6、MUC1和VEGF水平,提高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0.糖尿病
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逆汤加减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降低T2DM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临床效果佳,不良反应少。 
简阳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在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异常的患者进行治疗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结合四逆汤加减口服,可以更加有效促进患者GLUT4水平的提高,控制的糖代谢及脂代谢水平。 
Image
Image
四逆汤适用人群
Image
Image

1、面晦暗、无神采:面色晦暗、苍白或暗黄,眼泡易浮肿;唇色暗淡干枯,肌肉松软无力,皮肤多干燥无光。精神萎靡,面带倦容,目睛无神,表情淡漠、嗜睡、意识模糊。

Image

2、舌胖淡舌质淡胖而暗,多有齿痕,舌苔白厚,或黑润,或白滑。

3、脉沉、细、微、软:脉沉、细、微、软,或按之如游丝,或重按至骨方得,或空浮无力等。

4、畏寒喜暖:手脚冰冷、至肘过膝,尤其下半身冷为著;平时畏寒喜暖,易疲倦,好静恶动。

Image

5、便溏尿清口不渴:腹泻不止,泻下物为不消化物,或清稀的水样物;或大便常不成形,伴有腹胀、食欲不振、脱肛等。小便清长;口不干渴,或渴不多饮或喜热饮等。

6、诱因:抗菌素滥用、过食冷饮、饮食肥腻、衣着时髦单薄、熬夜、久居空调、缺少劳动及活动过量等,常常导致四逆汤证出现。
Image
Image
四逆汤现代临床应用总结
Image
Image

四逆汤及其加减的类方在现代临床中广泛用于内科、外科、骨伤科、妇科、皮肤科、五官科以及一些常见的疑难疾病,医师在使用四逆汤时及时准确地辨证施治往往能收到奇效。

一、内科疾病

1、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绞痛、窦房结综合症、心性脑血管综合症、心力衰竭、心肌梗死、高脂血症、高血压、低血压、心悸、胸闷、肺心病、呼吸困难、失眠多梦、尿少腿肿、手脚冰凉、呼吸急促、神疲乏力、倦怠欲寐、自汗盗汗、肥胖高脂血症、恶心呕吐、纳呆便结、夜间憋气、舌淡无味、语气低微、神志不清、面色苍白等。

2、呼吸系统疾病:

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鼻炎、咽炎、喉炎、感冒流感、头痛发烧、浑身无力。

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胸腔积液、呼吸衰竭、咳嗽痰多、过敏性哮喘、鼻炎、支气管炎、慢性肺炎、支气管哮喘等。

3、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腹泻、五更泄泻、积食不化、水样便、腹痛肠鸣、身倦乏力、呕吐发热、黄疸消瘦、皮肤发黄、胃下垂、急慢性胆囊炎、病毒性、黄疸型肝炎,各种类型急慢性胃炎、肠炎、胃溃疡等。

4、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

胃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及引发的各种并发病、多饮多尿、急剧变瘦等。

5、泌尿系统疾病:

全身浮肿、下肢水肿、血尿、蛋白尿、四肢沉重疼痛、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糖尿病肾病、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乙肝相关性肾炎、狼疮性肾炎、慢性肾衰竭、肾积水、肾石病、肾脏肿瘤、慢性前列腺炎等。

6、风湿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关节炎、痹病、滑囊炎、滑膜炎、腱鞘炎、尿酸性关节炎、痛风、糖尿病足、脉管炎等。

7、神经精神性疾病:

急性脑血管病、中风、偏瘫、偏头疼、坐骨神经痛、癫痫、失眠、神经衰弱、口歪眼斜、半身不遂、昏迷失语、行经头痛、癫痫等。

二、外科疾病

冻伤、血栓性静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肢端动脉痉挛病、低温失能等。

三、骨伤科疾病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腰腿疼等。

四、妇科疾病

痛经、经行头疼、经行腹痛、产后风、产后关节痛、产后足跟痛、产后腰痛、产后身痛、慢性盆腔疼痛、盆腔炎、带下病、不孕不育、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异位、输卵管炎、盆腔腹膜炎、输卵管卵巢囊肿、下腹坠胀等。

五、皮肤疾病

带状疱疹、硬皮病、荨麻疹、痤疮、多形红斑等。

六、五官科疾病

梅尼埃病、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外伤性耳道大出血、耳聋耳鸣、鼓膜穿孔、耳内流脓、变态反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出血、鼻痒鼻塞、打喷嚏、喉咙干燥干痒、声音嘶哑、咳嗽、慢性咽炎、急性喉炎、眼睑病、青光眼、弱视斜视、龋齿、牙石、牙菌斑、牙龈出血、牙本质过敏、牙齿不洁白、口气不清、口臭等口腔疾病。

七、疑难杂症及其他疾病

肥胖病、休克、婴幼儿腹泻、有机磷农药中毒后迟发性周围神经炎、药物性肝损害、烧伤后低温败血症、放疗化疗之后引发的系列毒性不适应症状等。

Image


中医讲究辩证施治,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四逆汤时,还需结合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总的来说,四逆汤作为中医的经典方剂,其温经散寒、回阳救逆的功效深受人们的广泛信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